“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這是毛澤東同志先后于1947年春天和1957年1月11日為劉胡蘭烈士親筆題詞。
01中年再讀《劉胡蘭》
敵人指著血淋淋的鍘刀說:“不說,也鍘死你!”劉胡蘭挺起胸膛說:“要殺要砍由你們,怕死不是共產黨員!”她迎著呼呼的北風,踏著烈士的鮮血,走到鍘刀跟前。劉胡蘭光榮地犧牲了。那年她才十五歲。——摘自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劉胡蘭》。
劉胡蘭9歲上村小,10歲參加兒童團,14歲入黨,15歲犧牲。在抗日戰爭期間,她和小伙伴們站崗、放哨,掩護抗日干部,隨武工隊到敵人據點散傳單、貼標語;內戰時期,她深入敵區收集情報,出入“青紗帳”,隱匿“古墓穴”,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那個年代,很多跟劉胡蘭一樣的孩子沒有無憂無慮的童話世界,有的是殘酷的戰爭,過早地肩負了我們這個年代成年人也扛不起的責任。
人到中年,再讀《劉胡蘭》這篇課文,心里不僅僅是對一個遙遠、陌生生命的敬畏,更多的是心疼年僅15歲的孩子,多的是敬佩和感激,短短一篇文章,讀完淚流滿面。每次讀到這樣的文章,刷到邊疆戰士被凍開裂的稚嫩臉蛋,看到抗疫人員的艱辛等等,都會拿來跟孩子一起再讀一遍看一遍,我要讓她知道,現在的生活是英雄們浴血奮戰、犧牲性命換來的,我們的歲月靜好背后是無數人的負重前行。
我10歲女兒的生活不僅僅需要童話,更需要英雄。她已經到了可以有偶像,會去欣賞、仰慕一些人的時候了。同齡的劉胡蘭,民族的英雄,正是女兒的學習對象,哪怕在和平年代,我們也要自己的孩子有這種民族精神和英雄氣概。
02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劉胡蘭(1932年10月8日—1947年1月12日),革命先烈,優秀共產黨員,她以自己的高貴品格、革命氣節、英雄壯舉鑄就了激勵后人的“胡蘭精神”。她的精神、她的英名和天地共存,與日月同輝。
1947年3月下旬,毛澤東帶領中共中央機關轉戰陜北途中,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縱隊司令員任弼時向他匯報了一位小姑娘劉胡蘭英勇就義的事跡。毛澤東深受感動,為劉胡蘭烈士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后在解放戰爭中遺失)。同年8月1日,中共中央晉綏分局作出決定,追認她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高度評價了她短暫而光輝的一生。
1957年1月11日 ,毛澤東主席第二次為劉胡蘭烈士親筆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被送往烈士故鄉。
03關于劉胡蘭的影視書籍等
影片《劉胡蘭》:由馮白魯執導,胡宗溫、陸小雅參與演出,講述的是劉胡蘭的心靈里從小就種下了仇恨的種子。紅軍來了,把地主呂善卿家的財物分給了窮人。劉胡蘭從紅軍戰士孫同志講的故事里,懂得了革命的道理,耳濡目染中,逐漸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46年秋,國民黨軍大舉進攻解放區,文水縣委決定留少數武工隊堅持斗爭,大批干部轉移上山。當時,劉胡蘭也接到轉移通知,但她主動要求留下來堅持斗爭。這位年僅14歲的女共產黨員,在已成為敵區的家鄉往來奔走,秘密發動群眾,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
1947年1月12日,閻軍突然襲擊云周西村,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鎮靜地把奶奶給的銀戒指、八路軍連長送的手絹和作為入黨信物的萬金油盒——三件寶貴的紀念品交給繼母后,被氣勢洶洶的敵人帶走。劉胡蘭在威逼利誘面前不為所動,被帶到鍘刀前眼見匪軍連鍘了幾個人,怒問一聲:“我咋個死法?”匪軍喝叫“一個樣”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