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670666
大眾日報消息,4月18日,濟南青島都市圈聯動發展協同開放會議在濟南召開。山東省委書記林武出席會議并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周乃翔主持。
會上提出,要強化濟南、青島兩個都市圈聯動發展協同開放,聚力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共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強化科創資源整合,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塑造更具影響力文旅品牌,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積極構建圈內同城發展、濟青“雙圈”聯動發展、濟青鄭都市圈協同發展的整體格局,更好促進全省區域協調發展,加快打造北方地區經濟重要增長極。
解讀:放眼全國,在區域一體化浪潮中,打破邊界、抱團發展早已是大勢所趨。縱觀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無不存在都市圈的協同聯動。
比如在長三角,杭州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一方面引領自身圈層的發展,一方面融入上海大都市圈發展,共享人才、科技、交通等各種優質資源。
在粵港澳大灣區,成熟的跨區域協作和分工生態不斷帶動產業集聚,廣東8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中,有6個都是跨都市圈協作共建,包括廣佛惠超高清視頻和智能家電集群、廣深佛惠莞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集群等。
在外界看來,山東作為GDP即將邁上10萬億元臺階的經濟大省,推動濟青都市圈聯動發展,是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力的迫切需求和關鍵一招。
圖片來源:《山東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
據統計,濟南、青島兩大都市圈土地面積占山東超四分之一,GDP超過5萬億元,占比超過山東的一半,人口規模也占據山東的“半壁江山”。可以說,未來兩大都市圈的“強強聯合”,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山東的發展成色。
正是因此,今年以來,山東加緊雙圈聯動布局——
2025年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深化區域協調發展機制改革,創新濟南、青島都市圈聯動發展機制”。
2月5日山東“新春第一會”,也強調“深化濟青都市圈協同聯動改革”,要求濟青都市圈建立協同聯動“共推”機制、科創資源“共享”機制、產業體系“共建”機制、基礎設施“共聯”機制。
此次會議山東又進一步提出,構建“圈內”“雙圈”“三圈”格局,“圈內同城發展、濟青‘雙圈’聯動發展、濟青鄭都市圈協同發展”。
“一個面向黃河,一個指向海洋;一個輻射全國,一個面向國際?!庇袑<以诜治錾綎|最新部署時指出,濟青“雙圈”從“單兵突進”到“集群作戰”,有利于實現市場資源在更大范圍內的優化配置,加速山東半島城市群要素高效流動,形成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良好格局。
#動向
深圳發布十條穩外貿政策清單
近日,深圳市商務局發布“2025年深圳穩外貿支持政策要點”,從支持企業線上線下開拓市場、發揮出口信用保險作用、擴大重點商品進口規模、增強企業綜合服務保障機制等10個方面,提出一系列具體舉措,幫助企業積極應對國際貿易形勢變化,穩訂單拓市場。
深圳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揭牌成立
深圳衛視深視新聞消息,深圳大學人工智能學院4月21日正式揭牌成立。學院建設基礎學科研究中心和算力平臺,與騰訊云共建產業學院。目前該學院包含2位中國科學院院士、1位日本工程院院士、5位國家級人才、2位國家青年人才,共有約80人的教研團隊。
蘇州港推出三個月免費堆存服務
“蘇州發布”消息,近日,蘇州港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發布關于給予蘇州外貿企業在蘇州港進出口重箱免費堆存服務的公告。為進一步發揮外貿企業在全市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支持外貿企業渡過難關,即日起,蘇州港各集裝箱碼頭對全市外貿企業進出口重箱提供免費堆存服務,暫定自2025年4月18日起至2025年7月17日止三個月。
河南出臺全國首部涉自貿區省政府規章
河南日報消息,4月21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實施保障辦法》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辦法》相關情況。該《辦法》是全國首部關于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工作的省政府規章,以法治方式更大力度引導、支持、保障、激勵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工作,將于5月1日起施行。自2017年4月1日河南自貿試驗區掛牌以來,已累計形成615項創新成果,25項在全國推廣。
#聲音
財政部通報六起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問責典型案例
在化解隱性債務風險關鍵時期,4月18日,財政部通報六起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問責典型案例,涉及內蒙古、吉林、黑龍江、河南、云南、青海等省區。這些案例涉及的相關責任人被問責。
這六起案例包括: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通過違規捆綁包裝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及向房地產開發企業借款新增隱性債務6.88億元,吉林四平市隱性債務化解不實2.85億元,黑龍江佳木斯市承諾社會資本方最低收益回報、固定收益率和回購社會資本方投資本息等新增隱性債務15.73億元,河南開封市杞縣五里河鎮通過國有企業墊付資金建設樓堂館所新增隱性債務953.1萬元,云南昆明市富民縣通過所屬國有企業籌集資金建設樓堂館所新增隱性債務1.69億元,青海海東市通過國有企業直接借款新增政府隱性債務16.45億元。
財政部表示,六起案例暴露出,一些地方和單位相關責任人政績觀存在偏差,紀律觀念不嚴,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打折扣、搞變通。各地方各單位要把防范化解隱性債務風險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妥善處置和化解隱性債務存量。
財政部強調,對新增隱性債務和化債不實等違法違規行為,將“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問責一起”,持續強化隱性債務查處問責力度,堅決遏制新增隱性債務,防止前清后欠,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數讀
全國登記在冊民營企業占企業總量92.3%
市場監管總局4月21日發布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全國登記在冊民營企業超過5700萬戶,占企業總量的92.3%。一季度,全國新設民營企業197.9萬戶,同比增長7.1%,超過過去三年平均增速。
一季度,全國新設“四新”經濟民營企業83.6萬戶,占同期新設民營企業總量的四成以上,同比增長1.4%。其中,互聯網與現代信息技術服務企業增長最快,達到18%。新設“數字經濟”民營企業27.4萬戶,占新設民營企業總量的13.9%,其中的“數字產品服務業”增速最快,幾乎是去年的2.5倍。
#放榜
安徽一季度汽車產量居全國第一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1—3月,安徽以76.17萬輛的整車產量位居全國第一,超過第二名廣東(66.51萬輛)近10萬輛。同期,安徽新能源汽車產量達37.92萬輛(占全國12%),同樣位居全國第一,同比增長313%,遠超廣東的21.71萬輛。
前三個月,山東汽車產量57.63萬輛,首次躋身全國第三;重慶位居第四位,產量為55.92萬輛;江蘇由前兩個月的第三跌至第五,產量為52.16萬輛。
去年,安徽汽車產量歷史上首次突破300萬輛,達357萬輛,同比增長43.3%,占全國比重超1/9;新能源汽車產量首次突破百萬大關,達168.4萬輛,同比增長94.5%,占全國比重超1/8。汽車產量和新能源汽車產量均居全國第二位。
今年前兩個月,安徽省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產量雙雙躍居全國第一,實現歷史性突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