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1 日,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嘉年華暨華語音樂排行榜 “創榜 20 周年” 慶典活動于北京盛大啟幕。張宏光、孟文豪、烏蘭圖雅、李杰、皓天等嘉賓匯聚一堂,共同為本次活動助力。
當日上午的論壇現場,嘉賓們圍繞 “如何讓音樂雕刻電影時代” 這一前沿議題展開深度對話與思想碰撞。烏蘭圖雅以其深耕音樂領域多年的創作與演唱經驗為切入點,生動闡釋了音樂與電影之間密不可分的藝術聯結。她指出,音樂堪稱電影的靈魂載體,能夠以細膩的旋律精準傳遞影片的情感內核,引領觀眾沉浸式踏入電影構建的情境世界。她特別提及經典電影配樂對作品的升華效應,強調音樂在架構電影時空維度、塑造角色性格特質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藝術價值。
在與嘉賓們探討民族音樂在電影中的創新運用時,烏蘭圖雅展現出對傳統文化的深刻洞察。她表示,民族音樂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基因,將其有機融入電影音樂創作,不僅能為影片注入獨特的藝術韻味,更能成為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她以 1953 年電影《草原上的人們》插曲《敖包相會》為例,指出這首蒙古族經典歌曲通過電影媒介廣泛傳播,不僅讓草原上的純真愛情與民族風情深入人心,更成為中國民族團結的文化象征。而在當代電影《哪吒》中,呼麥元素的創新運用則是傳統與現代碰撞的典范 —— 蒙古族喉音藝術與奇幻敘事的結合,既彰顯了電影的 “東方神韻”,更詮釋了各民族文化共融共生的美學追求。這一系列案例印證:民族音樂絕非靜態的文化符號,而是電影中塑造氛圍、強化情感、構建文化語境的動態藝術工具。
在華語音樂排行榜 “尋找百位音樂人計劃” 啟動儀式后,烏蘭圖雅在 “一路歌唱” 環節登場,傾情獻唱代表作《阿爾山的姑娘》。她極富感染力的嗓音與悠揚的旋律交相輝映,瞬間將現場氛圍推向高潮。
此次活動不僅是一場電影與音樂的跨界盛宴,更是一次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的對話之旅。烏蘭圖雅以其對藝術的深刻理解與實踐經驗,為音樂與電影的融合發展提供了極具價值的思路啟迪。期待在未來的藝術創作中,更多像烏蘭圖雅這樣的藝術家能繼續以音樂為筆、以情感為墨,在光影世界中勾勒出更絢爛的文化圖譜,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跨界融合中綻放新的時代光彩。
責任編輯:任芯儀(EN06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