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谷歌地圖名稱更改風波及中國應對策略
谷歌最近又出新動作,直接把“南中國海”改成了“西菲律賓?!保@顯然是想在南海問題上給中國制造麻煩。
菲律賓那邊高興得不得了,到處宣揚這是給他們撐腰。
不過,他們才高興沒幾天,中國就連續出了三招:外交部強硬回應,解放軍在南海搞了三天的實彈演習,還順手調查了谷歌的反壟斷問題。
這事可不簡單,看似只是地圖名字的改變,實際上卻是技術與主權之間的較量。
那么問題來了,谷歌為什么在這個時候這么做?它到底有什么樣的打算呢?
?——【·谷歌小動作,菲律賓歡呼雀躍·】——?
事情是這樣的,4月14日那天,網絡上突然炸開了鍋。
有人發現谷歌地圖居然把菲律賓西部海域標注為“西菲律賓?!?,而且還是默認顯示,不用特意搜索就能看到。
這么一個小改動,卻實實在在觸動了中國在南海的核心利益。
要知道,我們熟知的南海,可是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領海,九段線范圍內的主權不容置疑。
而菲律賓這些年一直想占點便宜,2012年阿基諾三世上臺后就發布了一個行政命令,單方面把靠近菲律賓的南海部分改名叫“西菲律賓?!?。
這種標簽游戲雖然玩得很花哨,但在國際上根本沒人認這一套。
南海這個名稱可不是隨便起的,它是國際公認的地理名稱,被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廣泛使用。
2016年,盡管有個所謂的國際仲裁法庭做出了不利于中國的裁決,但中國堅決不承認、不接受,繼續捍衛自己的領土主權。
這是原則問題,一寸都不能讓步!
所以,谷歌這時候跳出來搞事情,可別以為是什么技術更新,分明就是政治操作??!
谷歌作為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掌握著數十億用戶的信息入口。
它通過改變地圖標簽,實際上是在為菲律賓造勢,幫助美國在南海的戰略部署。
這也不是谷歌第一次干這種事了。
早在2015年,它就把中沙群島改名為“斯卡伯勒淺灘”,明顯偏袒菲律賓,現在又故伎重施,而且更加明目張膽。
這些科技巨頭表面上是企業,背地里卻配合著美國政府的全球戰略,這才是最讓人擔憂的地方。
谷歌地圖一改,菲律賓那邊就像過節一樣,政府高官們爭先恐后地出來表態。
菲律賓參議員托倫蒂諾第一時間宣稱這是“菲律賓的勝利”;菲律賓軍方發言人帕迪拉上校也不甘落后,說什么谷歌此舉是對事實的真實表述;菲律賓眾議院議長羅穆亞爾德斯更是夸張地說這是“每個菲律賓人的喜訊”。
這些人急匆匆地表態,背后顯然有統一的輿論戰術,他們想利用谷歌這個國際平臺,為自己的非法主張爭取國際支持。
菲律賓海岸警衛隊、國防部、外交部,各個部門輪番上陣,在媒體上大肆宣傳,好像一個地圖標簽就能改變國際法和歷史事實似的。
菲律賓媒體也是拼命炒作,社交網絡上甚至出現了“去谷歌上搜西菲律賓?!钡幕顒?。
這種集體狂歡的背后,是菲律賓的一廂情愿:希望通過輿論造勢,積累對自身非法主張的國際支持。
更搞笑的是,菲律賓野心越來越大,已經盯上了中國東部的“本漢姆高地”,想把它改名為“塔蘭帕斯群島”。
這種得寸進尺的行為,暴露了菲律賓不斷蠶食中國海洋權益的險惡用心。
同時,美菲軍事合作也在加速。
就在谷歌地圖改名的同一周,美菲宣布要舉行一場有14,000名軍人參與的大規模聯合軍演,美日菲還在南海頻繁進行聯合巡航。
美國顯然是要把菲律賓打造成對抗中國的橋頭堡,而菲律賓則甘愿充當美國的馬前卒,雙方里應外合,試圖在南海問題上對中國施壓。
?——【·中國多管齊下,強力反擊挑釁·】——?
面對谷歌和菲律賓的聯手挑釁,中國先是外交戰線上強硬回擊。
4月16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記者會上明確表示:“南海是國際公認的地理名稱,被全球各國和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廣泛接受?!?/p>
他強調,任何單方面的改名都無法改變中國對南海擁有主權的事實。
中國國家南海研究院的專家也紛紛站出來駁斥菲方言論。
國際與區域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丁鐸指出,菲律賓炒作“西菲律賓?!备拍罡緹o法撼動中國的南海主權,谷歌地圖的變動很可能是菲律賓游說和西方媒體協調的結果,但這絲毫不值得擔心。
外交回應只是第一步,中國隨即展示了“硬實力”。
就在谷歌改名后的第四天,也就是4月19日,中國軍方宣布在南海舉行實彈射擊訓練。
陽江海事局和清瀾海事局接連發布軍事管制通告,解放軍將在南海連續三天進行實彈演習。
這次軍演的時機選擇非常巧妙,正好與美菲即將舉行的聯合軍演形成對峙,向國際社會傳達了一個清晰信號:中國捍衛南海主權的決心毫不動搖,任何挑釁都將面臨強有力的回擊。
除了軍事威懾,中國還打出了經濟牌。
實際上,早在2月4日,中國市場監管總局就已經對谷歌啟動了反壟斷調查。
雖然谷歌的搜索引擎在中國被封,但它仍然通過廣告業務和與中國企業的合作在中國獲利。
如果這次反壟斷調查結果嚴厲處罰谷歌,那將是對其挑釁行為的有力回擊。
有趣的是,就在谷歌改南海名稱的同一周,美國法院裁定谷歌的廣告技術業務構成非法壟斷。
這為中國市場監管總局提供了更多參考依據,可以借此向谷歌施壓,迫使其糾正南海問題上的錯誤立場。
別看只是改個地圖標簽,背后涉及的問題可不小,谷歌早已不是簡單的互聯網公司,而是控制全球信息流動的數字帝國。
它掌控著全球90%以上的搜索流量,80%的手機操作系統市場,谷歌地圖服務覆蓋220多個國家。
這種壟斷地位讓谷歌有能力影響全球數十億人對世界的認知,甚至干預國際爭端,正因為如此,谷歌近年來面臨越來越多的反壟斷挑戰。
美國、歐盟、韓國、俄羅斯、印度、土耳其等多個國家都對谷歌發起調查,指控其濫用市場地位。
美國司法部甚至要求谷歌剝離Chrome瀏覽器,限制其與蘋果、三星的獨家協議。
中國的反壟斷調查表面上針對谷歌的商業行為,實際上是中美科技戰、貿易戰的一部分。
今年2月,特朗普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中國隨即宣布對美國煤炭、液化天然氣、原油加征關稅,同時啟動對谷歌的反壟斷調查,明顯是一種對等反制。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的調查可能聚焦谷歌Android系統。
雖然谷歌搜索在中國被封,但Android系統仍主導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中國手機廠商長期抱怨谷歌強制預裝谷歌應用、限制系統定制等行為。
華為就因為美國制裁無法使用谷歌服務,被迫開發鴻蒙系統。
此外,中國還建立了“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可以限制外國企業在華活動。
在對谷歌啟動調查的同時,中國還將美國PVH集團(擁有Calvin Klein、Tommy Hilfiger等品牌)和生物科技巨頭Illumina列入清單,展現了反制決心。
谷歌在南海問題上偏袒菲律賓,必將加快中國反壟斷調查進程,可能面臨更嚴厲處罰。
這種處罰不僅是針對谷歌,也是對所有干預中國主權問題的外資企業的警告。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