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少軍事大V都在轉發一條消息,聲稱央視軍事在最新節目中披露了“銀杏葉”六代機的模型,其中還清楚地展示了該機采用的并列雙座布局,并由此提出了各種猜想??上У氖?,如果細究該消息的詳細報道,就會發現這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央視軍事在最新節目中披露了“銀杏葉”六代機的模型
單從相關視頻截屏看,的確央視是在節目中展出了殲-36戰斗機的模型,而且旁邊的站臺上還有“1/144中國空軍驗證型戰斗機免膠拼裝模型”的說明牌。從視頻上看,模型制作得相當精細,包括標志性的三發設計、機背DSI進氣道和寬大的內部彈倉,而最受關注的則是該機采用的并列雙座布局,印證了外界長久以來的猜測。
筆者之前已經多次提過,六代機的作戰設想不同于現有的四代或五代機,更強調利用隱形和高速性能實現遠距離“一擊即殺”,因此對于空中機動性能要求相對沒有那么高;同時出于未來與無人僚機協同作戰的需求,以及處理從機載傳感器以及其他平臺提供的復雜空域信息的要求,對機組人員密切配合的要求也更高了。
蘇-34和F-111戰斗轟炸機都采用并列雙座布局
因此外界此前一直猜測,為適應這些未來空戰需求,殲-36可能會選擇空氣阻力更大的并列雙座布局。通常而言,選擇并列雙座布局更有利于機組人員交流和分享戰場情報,應對復雜作戰環境時的表現更好,但缺點是會影響機動性能,同時主駕駛員在肉眼觀察周圍空域時也存在死角——說白了就是不利于狗斗。因此以往大都是笨重的戰斗轟炸機會選擇這樣的布局,例如俄羅斯的蘇-34、蘇-24或者是美國的F-111。殲-36的超大尺寸和強大的掛載能力(內部彈艙尺寸就能看出來)讓部分西方媒體認為它是戰斗轟炸機,因此猜測該機選擇并列雙座布局就成為順理成章的結果。
而最新央視軍事的報道,似乎印證了外界的這種猜測。
央視軍事報道
可惜的是,筆者仔細查看了央視報道的原文,發現這只是一個美麗的錯誤——因為相關截屏,其實是來自于18日-20日在北京展覽館舉行的第23屆中國國際模型博覽會的現場報道。關于殲-36的模型,具體是這么說的:
除了人民軍隊現役裝備的模型,現場還有個神秘的戰機模型:它的外觀像一片飄逸的銀杏葉?!斑@個模型是我們期待的中國下一代戰機的樣子”,展位負責人介紹說:“我們根據現有的裝備和資料進行合理推測和探討,打造了這個模型。將我們心中的期待打造成一個拿在手里的真實物品,這也是模型的魅力所在?!闭刮回撠熑诉€告訴記者,希望能早日驗證軍迷、模型迷們打造的模型,和中國真正的下一代戰機到底有何相同之處、不同之處。
圖為六代機的模型
央視相關報道發布了更多現場照片,可以發現所謂殲-36的模型還不只一種,而是不同廠家展出了各自的版本,仔細看還可以發現,它們的彈艙等細節部分其實也與網絡上流傳的殲-36試飛視頻并不完全相同。
說白了,前面提到的央視視頻上出現的殲-36模型,本身就是廠商們根據軍迷的猜測而制造出來的,并沒有官方背書——如果再拿它們來“證明”殲-36真的采用并列雙座等設計,那才是顛倒因果關系了。
事實上,在最初流傳的央視軍事截屏的說明牌上,下面還寫著“預售中”——這也是典型的模型展商的推銷手法。如果在淘寶上搜索,還可以找到更多根據軍迷描述或猜測而制造的殲-36模型……
民眾拍攝的六代機
不過話又說回來,筆者并不是否認殲-36采用并列雙座布局的可能——從邏輯上看,這應該是比較適合六代機理念的設計之一。更有意思的是,最近中國六代機的進展不斷公布,就連央視這樣的權威官媒如今也在大方地介紹“銀杏葉”模型(哪怕是非官方的),這些都能說明對該機的進展非常有信心?;蛟S在不久的未來,中國空軍就會對它有真正公開的展示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