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近期特朗普在白宮召開內閣會議,美國政府效率部牽頭人馬斯克也參與其中。會議期間,特朗普當眾評價馬斯克,直言“我不需要埃隆(馬斯克)做任何事,只是碰巧喜歡他而已”,還補充道“但我告訴你,這家伙干得很棒” 。特朗普還提到自己購買特斯拉汽車的經歷,稱“我不需要他的車,但我還是買了一輛。他們問我‘打折了嗎’,我說‘不,給我最高價’”,并表示買這輛紅色特斯拉就是為了表達支持。這番言論經美媒報道后,迅速引發廣泛關注,而當時馬斯克本人就在現場,聽聞后只是笑了一下。
馬斯克(資料圖)
回溯此前,特斯拉曾經歷一段艱難時期。當地時間3月10日,特斯拉市值縮水1300億美元。馬斯克在接受福克斯商業頻道采訪時透露,自己在與特朗普政府合作的同時,經營企業“非常艱難”。次日,特朗普在白宮外選購了一輛全新的特斯拉Model S紅色電動汽車,似乎是在用行動力挺馬斯克及其電動汽車公司。然而,表象之下,兩人的關系實則暗流涌動。
馬斯克在特朗普政府內的去留問題,近期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按照相關規定,作為“特別政府雇員”,馬斯克一年內服務時長不得超過130天,這意味著他最快可能于今年5月底卸任政府效率部負責人。盡管特朗普在4月3日表示,只要馬斯克愿意,留任多久都可以,但也暗示他可能在幾個月后離職。不過,即便馬斯克離職,政府效率部的工作仍會繼續推進。
看似簡單的互動背后,實則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切割手術”,暴露出美國政商聯盟最真實的權謀邏輯。馬斯克能在特朗普政府中獲封“政府效率部”掌門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社交媒體影響力和競選資金支持。但如今,他強行擠進白宮會議室的舉動,更像是他與特朗普利益聯盟瀕臨崩盤時的掙扎。
馬斯克(資料圖)
馬斯克旗下的特斯拉面臨著諸多困境。其上海工廠的電池原料成本暴增37%,德國工廠電機關稅增加25%。在這種情況下,馬斯克連夜私會特朗普卻被拒之門外。特朗普發動的關稅戰,讓馬斯克成為最大受害者之一。在關稅政策出臺的一周內,特斯拉股價單周暴跌38%,馬斯克的個人財富縮水超300億美元。與此同時,美媒爆出特朗普家族通過內幕交易狂攬300億美元,形成了極具諷刺意味的對比。而且,特斯拉的生產線大多在海外,關稅的增加極大地推高了生產成本。歐洲一些國家的民眾甚至將怒氣撒到特斯拉身上,上街抗議號召抵制,嚴重影響了特斯拉的銷量。
此外,馬斯克主導的政府效率部已觸及19個部門,連美國國際開發署都被關停,這引發了43%共和黨人的不滿。特朗普既需要馬斯克提出的1萬億美元節支計劃來討好選民,又擔心他權力過大威脅自身權威。正如《紐約時報》所評價的那樣:“馬斯克像拿著電鋸沖進瓷器店,特朗普既要他砸碎舊官僚體系,又怕碎片傷到自己。”而4月9日,特朗普宣布對華加征125%關稅,卻忘了提前通知特斯拉上海工廠30%零部件依賴進口的馬斯克,這無疑讓雙方矛盾進一步激化。
特朗普(資料圖)
除了經濟利益層面,馬斯克和特朗普在理念和政策上也存在諸多分歧。馬斯克一直重視氣候變化和可再生能源,積極推動清潔能源的發展;而特朗普在環保和氣候政策上,更多地傾向于支持傳統能源產業,兩者立場截然不同。在社交媒體上,馬斯克也曾多次批評特朗普的一些言論和政策,認為其不夠理智。并且,馬斯克在特朗普擔任總統期間退出了總統顧問團,以表達對某些政策的不滿,這些都進一步加深了兩人之間的矛盾。
曾經,馬斯克憑借自身影響力在政治舞臺上擁有一定地位,被外界戲稱為“權力寵兒”。但如今,他與特朗普之間的關系愈發緊張。從他們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美國政商關系的復雜與微妙。在權力與財富交織的舞臺上,利益是主導一切行動的核心因素,所謂的合作與支持,在利益沖突面前往往不堪一擊。未來,特朗普與馬斯克之間還會有怎樣的故事上演,他們的關系又將如何發展,無疑值得持續關注,因為這不僅關乎他們個人,更反映出美國政商生態的深層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