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1年寒冬的一天,重慶“白公館”的監獄內關押進來了兩個特殊的犯人。其中有一個犯人,便是還沒有斷奶、不到九個月大的“小蘿卜頭”,他的真實姓名叫做“宋振中”。而另一個犯人,則是他的母親“徐林俠”。
“小蘿卜頭”的父母都是十分優秀的共產黨員。在“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之后,父親宋綺云成為了楊虎城將軍的秘書,秘密開展楊虎城將軍和十七路軍的相關工作。同時,他還擔任著《西北文化日報》的社長和總編輯。宋綺云利用報刊的消息傳播功能,廣泛宣傳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具有很前沿的革命意識。
而“小蘿卜頭”的母親徐林俠曾經幫助丈夫宋綺云進行聯絡工作,安置到處被抓的地下黨員。在平時,徐林俠也在積極籌備婦女救國會,并協助丈夫開展一系列的革命活動??梢哉f,夫妻二人為抗日工作貢獻出了巨大的力量。
不過,夫妻兩人的革命努力似乎在1936年12月11日的那個夜晚,發生了巨大的沖擊震動。那一晚,宋綺云被緊急叫到辦公室。第二天,就發生了轟動全國的“西安事變”。自此,他也成為了被國民黨反動派重點關注的對象。
幾年后,他們夫妻兩人還是沒有逃過國民黨反動派的“魔爪”。1941年,已經是國民黨第四軍少將的宋綺云,被特務用一封假的電報騙回了家。剛一到家,他就被蹲守在暗處的特務們逮到了。當丈夫被捕以后,妻子徐林俠每天步行30多公里,四處打聽丈夫的下落,常常悲痛落淚。
特務們看到這樣悲慘的一對母子,不但沒有同情,而且故技重施。又編造了一個謊言,讓徐林俠送來丈夫換洗的衣服,這又是一個陷阱。當時,徐林俠還抱著沒有斷奶的“小蘿卜頭”。由于營養不良、發育畸形,身子弱小,但是腦袋特別大,所以有了“小蘿卜頭”的外號。母子兩人也遭到了特務們的陷害,被關押進了重慶“白公館”的女牢。
其實,在丈夫宋綺云被捕之后,除了剛剛出生的“小蘿卜頭”之外,家里還有六個孩子需要照顧。不過,在妻子徐林俠四處打聽丈夫消息的時候,六個比較大的兒女已經托付給了親人照顧,而自己帶著還沒有斷奶的“小蘿卜頭”到處在西安城打聽消息。
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還不到九個月大的“小蘿卜頭”就和母親一起被關進了監獄之中。監獄中的條件十分惡劣,終年不見陽光,陰暗潮濕,氣味難聞。距離牢門不遠的地方,赫然放著一個糞缸,臭氣逼人。可想而知,當時的母子兩人遭受到了怎樣的虐待,每天都要聞著刺鼻的臭味吃飯、入睡,飽受蟲蚊的叮咬。
由于監獄環境不太過惡劣,“小蘿卜頭”被叮咬得全身是包,甚至有的化膿成瘡,惹人憐惜。母親面對這種情況也是無可奈何,大人都難以承受監獄的痛苦,何況一個襁褓中的嬰孩呢?雖然監獄中伙食條件也是同樣惡劣,每天只能吃到發霉的饅頭和壞掉的白菜,就連這樣稀爛的飯菜,每天都只能吃到一頓。這導致母親奶水不足,孩子的營養遠遠跟不上,這也導致了后來的“小蘿卜頭”的外形出現。
監獄中每到深夜,都能聽見難友們的慘叫聲,以及沒有人性的特務們的狂吠聲。經歷了漫長的監獄折磨之后,夫妻二人也都變了模樣,瘦得皮包骨頭。小蘿卜頭就這樣在監獄中慢慢長大,一直到五六歲。
有一次,一個女看守對“小蘿卜頭”說:
“你叫我阿姨,我就給你糖吃?!?br/>
“小蘿卜頭”看到女看守手中攥著的糖果,十分想吃??墒?,他也記得媽媽囑咐他的話,這些看守都是特務,特務給的東西當然不能吃。女看守怒斥道:
“小東西,不識好歹!”
他哭著跑回牢房,問媽媽:
“糖是什么?糖是什么滋味?”
媽媽眼里泛起淚花,用手指蘸了點窗臺上放著的鹽,放在他的嘴里說:
“孩子,這就是糖的味道。”
到了上學的年紀,“小蘿卜頭”不能像其他同齡人那樣正常上學,只能在特務的允許之下,跟著當時的“政治犯”黃顯聲學習。雖然學習環境不好,但是“小蘿卜頭”十分好學。每天“小蘿卜頭”都被特務押著去男子監獄學習,學習完后再被押回女子監獄。他堅持每天都上課學習,認真聽取老師黃顯聲的教導,逐漸形成了完善的人格。
在小蘿卜頭八歲的時候,老師黃顯聲送了他一支鉛筆,這對于小蘿卜頭來說,是人生中最珍貴的禮物,他平日里舍不得用這支鉛筆,只有在上課的時候才會拿出來,平時在監獄里的時候,就拿著小石子在地面上寫寫畫畫。
轉眼間到了1948年的新年,“小蘿卜頭”在學習方面已經漸入佳境,可以背誦多首古詩。由于“小蘿卜頭”年紀尚小,所以特務們很容易忽視這樣一個小孩子。所以,他得以幫忙在監獄中做了不少大人們做不到的事情。
小蘿卜頭跟著黃顯聲學習了俄語,每當特務在旁邊監視的時候,他們就用俄語交流,特務聽不懂但也沒有辦法。在臨近解放之前,“小蘿卜頭”就秘密地將人民解放軍勝利的消息,傳達給了監獄中的難友們,讓他們堅定信念,持續斗爭。在解放戰爭前夕,蔣介石政府下達了分批處理政治犯的命令,并且聲稱:一律不準釋放。
就這樣,悲慘無情的時刻最終還是降臨在了這樣一個孩子身上?!靶√}卜頭”犧牲的時候,手中還攥著一小截鉛筆,懷揣著學習的夢想。
“小蘿卜頭”用這根鉛筆在監獄中畫了一些畫,盼望著能夠走到監獄外邊,在明亮寬敞的教室中使用這半截鉛筆。但是,他的這個小小的愿望卻永遠無法實現了……
“小蘿卜頭”在犧牲時,還不到九歲。他短短的一生,都不知道糖是什么味道,但是卻能分辨什么是善,什么是惡。
他從八個月大就在監獄里,一直到九歲,他都沒有見到過真正意義上的陽光,常年處在陰暗潮濕的地方,小蘿卜頭對于光明是很渴望的,他時常趴在監獄的窗戶那里,感受一點點的陽光,只是他最終還是沒能撐到獲得光明的那一天。但是,他小小的心中,早已充滿革命的光芒。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如今,“小蘿卜頭”的故事如今被記載在《紅巖》一書中,在那一段艱難歲月中,感人至深。希望他的故事,能夠影響到新時代年輕一輩。
讓我們向最小的革命烈士“小蘿卜頭”致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