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戰爆發半個月,美國內已有人向特朗普下了戰書,與此同時,中方也有了新動作。
自從特朗普掀起了中美關稅大戰,美國的政壇就充滿了火藥味。加州州長紐森,看似只是個“地方諸侯”,但實際上,他的每一步棋都是在試探聯邦政府的底線。如今紐森正式起訴特朗普政府,既是對特朗普的不滿,也是一場必須進行的角力。
(加州州長紐森起訴特朗普)
加州有科技巨頭硅谷、好萊塢和葡萄酒莊園,它不僅僅是民主黨的票倉,更是美國與中國貿易關系最緊密的州之一。面對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政策,這里的人自然不買賬,因為他們損失的不僅是單純的利益,還有實打實的工作機會和經濟發展機會。
紐森的底氣來自哪里?他可是和特朗普有著多年“過招”經驗的人。這并非他第一次站在特朗普的對立面,早在特朗普的首個任期開始的時候,加州就和聯邦政府打了不少法律戰。在紐森看來,此次關稅政策不僅威脅到了加州的經濟命脈,而且可能會讓加州成為中美對抗的“出氣筒”。
(紐森有和特朗普周旋的經驗)
紐森心里的算盤打得噼啪響。可是想要徹底繞開聯邦政策,談何容易,尤其是對等關稅這種聯邦稅,說到底,紐森還沒法帶著加州徹底和特朗普鬧翻。所以,在聯邦法院發起起訴是個不錯的選擇。只要能在法律層面拖住特朗普,給加州爭取時間和空間繼續和中國做生意,這局棋就算穩住了。
現在不僅是美國國內有人反對特朗普,中方也有了新動作。
日前,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對外宣布,將召開聯合國安理會非正式會議,專門討論美國加征關稅的問題。乍一聽,像是給所有;聯合國成員國家搭了個大舞臺,在聚光燈下,當面控訴美國的關稅政策。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
為什么選擇在這個時機?首先,聯合國這個平臺在國際社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國這步棋,不僅僅是對美國單邊主義的公開批評,更是利用自己的國際影響力,拉攏更多國家,一起對抗這種“蠻不講理”的政策。
其外,如果這次能全都拉上193個成員國參與,那這個會議將不僅僅是對美國的控訴,更是在國際社會發出了集體呼聲。透過這一個平臺,我們自然是希望有更多國家站出來表態,形成對美國的多邊壓力。
那么如此說來,特朗普面對國內外的壓力,還能胡來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中方以聯合國為平臺控訴美國)
特朗普輸掉對華貿易戰,也將只是時間問題。至于原因,也很清晰。
首先,特朗普關稅政策存在內在矛盾,他一直聲稱關稅是為了減少貿易逆差、重振美國制造業、對抗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但這些目標相互矛盾。例如,高關稅推高美國企業成本,反而削弱制造業競爭力。
特朗普更關注通過關稅展示個人權威,而非解決實際問題。關稅是他少數可以繞過國會直接行使的權力,因此被濫用。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是不是在濫用個人權力)
其次,美國經濟遭受反噬,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推高了美國消費品價格,紐約聯儲預測2025年美國通脹率將升至3.5%到4%,經濟增長可能跌破1%。不僅如此,美國對中國工業中間品的依賴度是中國的三倍,高關稅導致企業生產成本激增,影響投資和生產。
第三,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注定了這次關稅戰的結局。中國對美出口占GDP比重已降至2.3%,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65%,內需增長彌補了出口損失。
美國技術封鎖反而推動中國半導體、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突破。最關鍵的是,中國控制全球77%的稀土精煉能力,對美出口管制直接打擊美國軍工和高科技產業。
(特朗普關稅戰的代價就是消費者承擔風險)
第四,全球盟友的背離,歐盟、東盟都拒絕站隊,前者批評美國關稅政策破壞全球貿易規則,而后者和中國的貿易額,則突破了1.8萬億美元,多國拒絕加入美國對華圍堵。
總的來說,特朗普的關稅戰本質,是試圖用20世紀的手段解決21世紀的問題,但全球經濟已深度互聯,單邊施壓難以奏效。中國通過內需增長、技術自主和全球合作構建了強大的抗壓能力,而美國則因政策矛盾、經濟反噬和盟友疏遠陷入孤立。
這場貿易戰不僅未能讓中國屈服,反而加速了全球去美元化和多極化趨勢,標志著單極霸權時代的終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