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隔三差五就冒刷到新帖:提前預約的順風車在出發前兩小時突然取消,司機電話打不通,說也不說一聲,半夜再臨時叫車根本叫不到,趕不上六點起飛的航班。
選半夜的順風車原本是圖方便。價格比白天便宜三分之一,還能提前約好三四點準時出發,特別適合趕早班飛機高鐵的人。
打開順風車平臺一喂、滴滴等,后半夜訂單里十個有七個寫著"xx機場""xx火車站",這類訂單多集中于三點至五點時段。但這份提前安排好的行程經常出問題,有司機接單后突然取消,甚至于是在凌晨兩三點的時候,此刻人乘客還在睡夢中,也有人到了約定時間才發條消息:"來不了,你取消吧"。
順風車共享機制與準時需求存在根本沖突。乘客選擇順風車的核心訴求是低價準時,而平臺設計的拼車系統本質上是通過犧牲確定性換取價格優勢
開夜班順風車的多是職業司機,他們算的是另一筆賬。半夜送人去機場往往要跨兩個區,回程八成概率空跑。跑五十公里刨去油費和高速費,實際到手經常不到八十塊。有些司機會同時掛三四個跨區訂單,哪個能湊夠三個人拼車就走,湊不夠的就找借口讓乘客加價二十塊,談不攏就直接取消。
司機端接單策略呈現明確經濟理性:跨區訂單需至少拼滿兩單才能覆蓋夜間運營成本,即便乘客選擇"獨享"服務,實際接單車輛仍在出發前三小時接拼車。
部分司機坦言,部分乘客凌晨趕車還下拼車單,而拼車價格太低,只接一個人實在是劃不來,而凌晨人本來就少,拼車失敗后違約實屬無奈選擇。
雙方矛盾集中在時間與成本的不可調和。乘客支付低于市場價百分之四十的車費,要求準時單獨接送;司機需要拼滿三單才夠覆蓋夜間跨城成本。實際操作中,凌晨三點后城市道路空曠,拼車成功率不足三成,導致大量司機選擇優先履約白天訂單,凌晨時段違約率較日間高出五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