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入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根據教育部《關于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教學〔2020〕1號)文件精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經教育部批準我校2025年繼續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亦稱“強基計劃”),探索多維度考核評價模式,選拔一批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的青年學生進行專門培養,為國家重大戰略領域輸送后備人才。
一、招生對象及報名條件
符合2025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報名條件,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并有志于將來從事相關領域科學研究工作的高中畢業生均可申請報名。申請報名考生分為以下兩類:
第一類:高考成績優異的考生
熱愛祖國、志向遠大、高考成績優異、綜合素質優秀,對報考的專業有濃厚興趣且有志于將來從事報考專業領域基礎科學研究工作的優秀高中畢業生。
第二類: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
高中階段在報考專業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在數學、物理、化學、信息學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得全國決賽一等獎,且有志于將來從事報考專業領域基礎科學研究工作的優秀高中畢業生。
二、招生專業及招生省份
(一)招生專業
我校強基計劃的招生專業、非高考綜合改革省份科類要求及高考綜合改革省份的選考科目要求見下表。
強基計劃招生專業及科類(選考科目)要求
考生身體條件須符合教育部、原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要求,應用物理學專業不招收患有色覺異常Ⅱ度(俗稱色盲)的考生。
(二)招生省份
我校強基計劃面向全國所有省份招生,各省份投放的招生專業及招生計劃數須在報名系統內查詢。
三、報名及選拔程序
(一)強基計劃報名
第一類考生的報名時間為2025年4月21日至5月10日。第二類考生的報名時間為2025年4月21日至4月30日。在報名期間考生可登錄哈爾濱工業大學強基計劃招生報名平臺(網址: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213),按平臺要求準確、完整地完成網上報名。
報考我校強基計劃的考生不能兼報其他高校強基計劃。考生可在報名系統內根據分省投放專業計劃選擇1個或2個專業(區分專業志愿先后順序,以報名系統內數據為準)作為專業志愿,報名截止后所有考生的專業志愿及其他報名信息均不得修改。
(二)第二類考生材料審核
對于第二類考生,我校將根據考生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獲獎等級與排名,擇優確定審核合格名單。審核結果于5月2日前公布并電話通知考生。
(三)考生參加統一高考
(四)考生確認是否參加強基計劃校考
2025年6月11日至6月18日考生必須在報名系統中確認是否參加我校強基計劃考核,并簽訂承諾書。確認不參加考核或逾期未確認參加考核的考生視為放棄我校強基計劃入圍資格。對于確認參加學校考核但入圍后未參加考核的考生,如實記錄并通報生源省份考試招生機構。
(五)入圍學校考核辦法
確認參加考核的考生中,對于第一類考生,高考總成績(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下同)達到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本科第一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本科第一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參照該省份確定的部分特殊類型相應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執行,下同)的前提下,我校依據“入圍成績優先”的原則,按照分省分專業計劃數的4倍擇優確定入圍考生名單和入圍專業(末位同分均入圍)。
在入圍時我校使用重點科目(高考改革省份為數學、物理,非高考綜合改革省份為數學、理科綜合)高考成績加權計算后的入圍成績作為入圍標準。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入圍成績=重點科目高考成績之和*1.2+其他科目高考成績之和。
對于材料審核合格的第二類考生,高考總成績達到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本科第一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即可破格入圍,且入圍專業為考生第一專業志愿。
考生入圍專業確定后不得更改,并以入圍專業作為最終的專業志愿進入考核環節。
6月26日前完成強基計劃入圍工作,并公示入圍標準。我校屆時將同步發布考核具體安排,入圍考生請留意我校本科生招生辦網站的相關通知。
(六)學校考核
我校將于6月30日至7月3日期間進行強基計劃考核(包括綜合面試、體育測試兩部分),具體考核時間見準考證。
1.綜合面試
綜合面試主要考察考生在入圍專業領域內的志向興趣和學習科研能力等,采取考場、專家、考生“三隨機”抽簽的方式,面試全程錄音錄像。面試過程中我校將對綜合素質檔案進行考察。
2.體育測試
體育測試項目為一分鐘跳繩。強基計劃考生必須參加體育測試,無故不參加體育測試視為放棄我校強基計劃考核資格。因身體殘疾或突發疾病等原因無法參加體育測試的考生,須提供三甲醫院證明,我校視情況予以免測或安排補測。體育測試結果作為學校考核的重要參考。在考生綜合面試成績和高考總成績均相同情況下,優先錄取參加體育測試且體育測試成績更高的考生。
學校考核工作方案如遇不可抗力因素,考核流程所作調整,將另行通知。
(七)錄取辦法
1.綜合成績折算辦法
綜合成績=考生高考成績(折合為百分制)×85%+綜合面試成績(百分制)×15%。
2.確定錄取名單
對于第一類考生,按入圍專業排隊,根據分省分專業計劃數依據綜合成績由高到低順序確定強基計劃預錄取名單(如存在綜合成績同分情況,依次比較高考成績、重點科目高考成績之和、語文、外語單科成績)。對于第二類考生,綜合成績達到同省份同專業第一類考生的錄取標準的,我校予以預錄取,錄取不占用第一類考生分省計劃;未達到對應錄取標準的,不予錄取。
強基計劃預錄取名單經學校本科招生工作領導機構審議通過后,報各省級招辦審核,辦理正式錄取手續。
我校于7月5日前公布錄取名單并公示錄取標準。被強基計劃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后續高考志愿錄取;未被錄取的考生可正常參加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后續各批次高考志愿錄取。
四、培養方案
強基計劃錄取的考生入校后,本科階段將在校本部按照單獨制訂的培養方案進行培養,采用單獨編班,實行導師制、小班化、個性化、國際化培養模式,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培養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
(一)培養目標
【智能裝備與系統】專業,依托航天學院培養。面向國際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聚焦未來革命性、顛覆性技術人才需求,立足學校作為航天第一校“尖兵”的資源優勢,具有鮮明的人工智能特色,培養具有優良品德、家國情懷、攻堅能力、國際視野和前瞻性,能夠引領未來發展的國防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工程力學】專業,依托航天學院培養。著力培養航天國防等領域信念執著、品德優良,具備堅實的數理與力學基礎、系統的科學素養,扎實的力學理論分析、科學計算和實驗研究核心能力,優秀的工程科學研究實踐能力和國際視野,未來能夠綜合運用力學基本理論解決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領域復雜科學與工程問題的拔尖創新人才。
【復合材料與工程(航天材料)】專業,依托航天學院培養。培養信念執著、德才兼備、知識豐富、本領過硬,具有深厚的數理基礎和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專業知識,具備在航天材料領域研究開發和創新實踐的能力,兼具科學精神、領導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能夠引領未來航天材料科學與工程及相關領域發展的拔尖創新人才。
【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依托機電工程學院培養。培養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正確的價值觀,具備堅實的數理、力學、機械工程基礎和科學素養,深厚的飛行器制造工程理論分析、實驗研究和科學計算功底,良好的科學研究與實踐能力,能夠綜合運用基礎理論分析和解決國家飛行器制造領域中復雜科學和工程問題的拔尖創新人才。
【材料科學與工程(航天材料)】專業,含材料科學與工程和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兩套培養方案,分別依托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和化工與化學學院培養。培養信念執著、德才兼備、知識豐富、本領過硬,具有深厚的數理基礎和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專業知識,具備在航天材料領域研究開發和創新實踐的能力,兼具科學精神、領導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能夠引領未來航天材料及智能制造領域發展的拔尖創新人才。
【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依托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培養。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培養具有優良品德、執著信念和社會責任感,具備多維知識結構、創新思維和國際視野,具備組織協調和解決復雜工程問題能力,在核工程與核技術及相關領域引領未來發展的杰出人才。
【數學類】專業依托數學學院、航天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計算學部人工智能學院培養,包含5套培養方案。
數學學院設有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兩個專業,對應兩套培養方案。數學學院的培養方案貫徹“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學習與發展成效驅動”的教育理念,遵循數學學科拔尖人才的成長規律,創建具有哈工大特色的數學拔尖人才的培養模式和成長環境,使其逐步成長為具有扎實基礎知識、高超專業技能、有開闊國際視野、發展潛力巨大的數學和信息與計算科學創新型人才。
航天學院的培養方案采用數學與應用數學+自動化雙學士學位培養,立足航天、服務國防,面向國際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迎接全球性重大挑戰。貫徹“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學習與發展成效驅動”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養具備數學與控制學科交叉的多維知識結構,能夠解決航天領域復雜工程問題,肩負社會責任,恪守工程倫理,引領數學與控制等領域發展的創新型杰出人才。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的培養方案采用數學與應用數學+電子信息工程雙學士學位培養,面向國際學術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遵循數學科學與電子信息領域拔尖人才的成長規律,“立足航天、服務國防”,培養具有優良品德、執著信念、家國情懷,尊重社會價值,恪守工程倫理道德,具有溝通協作能力、創新精神和國際視野,具備扎實的現代數學和自然科學基本知識,具備多維知識結構和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職業勝任力,具備面向理論前沿、高新技術、工程科學及相關領域新發展的適應能力,能夠引領未來電子信息理論、技術及相關領域發展的復合型杰出創新人才。
計算學部人工智能學院的培養方案依托智能科學與技術一級交叉學科、國家人工智能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和國際合作平臺,以AI基礎理論/關鍵技術、AI+X領域交叉融合為培養特色,強化AI數理基礎培養,訓練AI基礎研究能力和AI應用能力,側重于大模型、空間智能、具身智能、無人系統、群體智能、人工智能安全等關鍵技術和底層算法,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創新精神、引領未來發展的人工智能學術引領者、行業領軍者和戰略領導者。
【應用物理學】專業,依托物理學院培養。人才培養以“夯實物理基礎、強化實踐能力、激發科研潛能、注重個性化發展”為育人理念,強化“厚基礎、強實踐、嚴過程、求創新、拓視野”的培養特色,突出“理工交叉融合”和“服務航天國防”本色,培養信念執著、品德優良、物理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同時具有批判性思維、創新意識、國際視野、學科交叉、團隊合作、組織領導等能力,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創新拔尖物理學人才。
(二)階段性考核和動態進出辦法
強基計劃將根據各專業分階段培養目標和培養要求,開展階段性考核,實行動態進出機制。對于階段考核未達到要求的學生,轉入該專業普通班學習。
(三)研究生階段轉段學科專業范圍
我校對符合培養要求的強基計劃學生實行本研銜接培養。進入研究生階段后,學生主要在強基計劃所在基礎學科專業進行培養,部分學生也可根據培養方案在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制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進行學科交叉培養。本研銜接專業范圍見各強基計劃招生專業培養方案,具體專業招生名額以當年度學校公布的工作方案為準。
(四)本研銜接培養方案
轉段至研究生階段的強基學生在研究生階段原則上采用“本博”銜接培養模式繼續著力培養。
(五)其他激勵機制
學校將從未來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的角度出發,強化強基計劃學生的基礎能力,配備優秀教師承擔課程任務;同時,為強基計劃學生進入院士、國家級高層次人才等創新團隊創造條件,并為其開放各類國家級科研創新平臺。
五、其他說明
(一)關于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對于已建立省級統一信息平臺的省份,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直接上傳至強基計劃報名系統。對于尚未建立省級統一信息平臺的省份,由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匯總本地各中學報考學生的綜合素質檔案后,統一上傳至強基計劃報名系統。
(二)對于綜合素質檔案造假或在高校考核中舞弊的考生,將取消強基計劃的報名、考試和錄取資格,并將有關情況通報有關省級招生考試機構或教育行政部門,取消其當年高考報名、考試和錄取資格,并視情節輕重給予3年內暫停參加各類國家教育考試的處理。已經入學的,按教育部和我校相關規定處理并取消學籍,畢業后發現的取消畢業證、學位證。中學應當對所出具的材料認真核實,出現弄虛作假情形的,我校保留采取相關措施的權利。
(三)強基計劃錄取考生入學后本科階段原則上不得調轉專業。
(四)綜合面試期間,考生的交通、食宿等費用自理。入圍考核的考生如存在家庭經濟困難等情況可向我校提出申請,我校可酌情提供保障性路費和住宿補貼。
(五)學校未委托任何個人或中介組織開展強基計劃等考試招生有關工作,不舉辦任何形式的營利性培訓活動。
六、監督保障機制
(一)我校強基計劃招生工作在學校本科招生工作領導機構的領導下,由哈爾濱工業大學本科生招生辦公室負責具體工作的組織和實施。我校在實施本簡章的過程中做到招生方案公開、選拔方法公平、錄取標準公示。
(二)我校將對錄取的學生進行入學資格復查,對不具備入學資格的學生,按教育部相關規定處理。
(三)哈爾濱工業大學強基計劃招生工作接受哈爾濱工業大學紀檢監察部門全程監督,并接受社會監督。
七、本簡章由哈爾濱工業大學本科生招生辦公室負責解釋。
八、本科生招生辦公室聯系方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