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8時至4月19日8時,湖南沅陵縣普降大雨,部分鄉鎮暴雨到大暴雨,并伴隨冰雹、大風等極端天氣,最大累計降雨量為226mm(七甲坪鎮七甲坪站),最大小時雨強92.5mm(七甲坪鎮七甲坪站,4月18日20時-21時),全縣共轉移1408戶3349人,因轉移安置及時,無人員傷亡。
沅陵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防汛抗災工作,從4月1日開始,全面實行防汛應急24小時值班及領導帶班制度,4月10日,沅陵縣舉行了2025年防汛總動員暨山洪地質災害防御應急演練觀摩活動并召開了全縣防洪度汛誓師大會,大會要求全縣上下保持高度警醒,強化底線思維,全面提升防汛減災能力,做好汛期“迎戰”準備。
4月18日上午,該縣氣象局發布天氣預警,重點防范局地強降雨可能誘發的山洪,地質災害及城市內澇等次生災害,提前做好防范應急措施。當晚,縣政府相關負責人坐鎮縣應急指揮中心,縣應急、氣象等部門24小時聯合值班,嚴格落實“631”預警響應機制,收集各鄉鎮雨情、水情、災情信息,會商調度各鄉鎮和應安委會成員單位防汛抗災。
4月18日晚,各鄉鎮相繼出現強降雨,晚18時許,五強溪鎮喬子坪社區遭受大雨、暴風、鴿子蛋大小冰雹天氣襲擊,七甲坪鎮區域局地強對流突變,晚20時10分,七甲坪鎮過去1小時雨量達62.4mm,縣氣象臺發布暴雨紅色臨災警報,縣防汛抗旱指揮部啟動防汛四級應急響應,同步下達轉移指令,同時通告各鄉鎮高度警醒,以極限思維應對當前極端異常的天氣變化。縣安委辦對出現強降雨需轉移安置的鄉鎮一一叫應,各部門迅速啟動應急響應機制,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各鄉鎮黨委政府組織干部對洪水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駐點值守,并按照響應“631”機制、嚴格執行“四個一律”的轉移要求,迅速組織值班干部職工深入村組、網格,開展逐戶上門敲門行動,對危險區域的群眾進行轉移安置。七甲坪鎮轉移1313戶,3078人(其中地災點85戶109人,切坡建房和斜坡單元1001戶2516人,低洼地帶227戶453人);五強溪鎮緊急避險轉移333人,緊急轉移安置257人……各地高風險區完成敲門式轉移,確保危險區域人員全部安全撤離。
七甲坪鎮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將受威脅群眾轉移到安全地帶,其中部分集中安置到賓館,部分就近轉移安置在親朋好友家;隨后鎮政府對被轉移安置的群眾發放了必要的生存物質,確保群眾正常生活。
五強溪鎮受極端天氣影響,桿線倒塌風險大,村支兩委干部與公安民警當機立斷,迅速采取應急處置措施,對災害現場兩端進行物理阻斷并安排人員值守,并迅速對存在風險隱患樓棟內的群眾進行轉移。22時07分11戶53人全部完成安全轉移,其中6戶34人就近轉移至親友家,5戶19人集中安置在社區賓館內。因處置得當,沒有對周邊群眾、住戶及過往車輛通行造成危險。
暴雨無情,人間有愛。各鄉鎮轉移安置一線,一個個感人的畫面定格在雨幕當中。
4月18日21時,五強溪鎮村干部及網格長在牛獅坪村排查轉移安置工作時,發現重點地災區域內唐小平家85歲癱瘓老人傅淑玲未轉移,屋內已進水且屋后有落石垮塌風險。鎮指揮部迅速組織救援,應急隊員冒雨將老人抬出,送至鑫沅賓館安置。老人女兒感動不已,“多虧了他們及時排查、全力救援,把我母親安全轉移,還安排得這么周到。”
4月18日,七甲坪社區(斜坡單元)預判楊柳灣組張世雄一家4口房屋存在安全風險。當晚21時40分,張世雄一家接到轉移通知,迅速行動,于22時20分轉移至臨時安置點。僅45分鐘后,其屋后土方垮塌致兩間房屋受損,因轉移及時,成功避免人員傷亡。“多虧社區和村里及時通知轉移,不然我們一家四口就危險了,太感謝他們了!”張世雄感激地說道。18日晚,七甲坪鎮因轉移及時,土方垮塌房屋受損而無人員傷亡的還有雷家莊村爺孫張大權、張世強,梨樹村長屋組張仁柏、全滿娥夫妻。
雨幕中的沅陵,黨旗在搶險一線高高飄揚,沅陵縣委、縣政府將持續加強地質災害點巡查,做好轉移群眾生活保障。在這場與暴雨賽跑的較量中,見證著基層治理的溫度與力量,更書寫出人民至上的生動答卷。(張貝、石智翔、瞿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