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時節,草木葳蕤,海河西岸一派欣欣向榮。
4月16日上午9點,一場題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解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相約上合、擁抱世界”的主題互動活動在河西區茂名道16號河西區委黨校報告廳拉開序幕。這次活動,也是河西區2025年人才節系列“西岸人才說”的第一講。
受邀的講師,來自南開大學博士生講師團,分屬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統計學、金融學、光學工程等不同專業,人均95后。
“自2012年5月成立以來,講師團始終秉持“秉公能志向,揚青春精神”理念,把公益講座送進黨政機關、送到街道社區,也送到了校園,累計受眾近3萬人次。這次宣講,是今年在河西區的開年第一講。”開場白中,講師團團長徐子越這樣介紹著所在團隊。
在座的聽眾,是河西區第37期青干班學員,來自全區41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街道,大多90后。
“特別期待和講師團的老師互動”“聽說這支團隊可不簡單”“爭取提個問題”。宣講還沒開始,青干班的不少學員提前準備好了發言提綱,列出了問題。
9點15分,宣講正式開始。講師團成員張欣童以“一帶一路”為題,從歷史回顧、政策解讀、實踐意義等專業角度對中國式現代化給世界經濟體系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進行主題分享。通過深入剖析“中巴經濟走廊”的典型案例,詳細闡釋了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機制,并結合當前形勢對未來提出展望。
講臺上,講師激情滿滿;講臺下,學員們躍躍欲試。“上合峰會在天津舉辦,我們要做好東道主,還要當好‘服務員’。必須提前充好電,加好油。”結合各自的崗位工作,來自區商務局的劉偲、區委統戰部的孟純和來自市場監管局的張博緊扣“相約上合 擁抱世界”主題分別進行了發言。劉偲以“幸運身逢偉大新時代 幸運身處河西這方熱土 幸運投身經濟工作主戰場”為題,表示要積極擁抱上合峰會,抓住干事創業“黃金期”,積極投身于經濟工作主戰場,與時代同頻同向同行,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火熱實踐中挺膺擔當、綻放青春力量。孟純則以“同心包容,合作共贏”為題,從凝聚思想共識、深化民間交流、優化服務保障三個方面展現出統一戰線工作的主要發力方向,表示要以上合峰會在津舉辦的有利契機,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全力搭建起中國天津與世界國家的民心相通之橋,積極引導廣大海外僑胞為實現民族復興貢獻智慧和力量。張博則表示,要打好強化食品安全監管、強化特種設備安全、強化市場秩序維護“三個強化組合拳”,來有力回應在峰會召開之際,應當如何彰顯大國擔當、如何交出滿意答案、如何貢獻河西力量。
精煉的授課大家意猶未盡,學員們的簡短發言更是勾起了大家的交流欲望。在接下來環節中,互動式的問答更顯專業性和含金量。
“河西區在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中有著豐富的經驗。在共建‘一帶一路’進程中,應該如何搭建河西區與沿線國家的生態環境領域的交流平臺,通過提升河西區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來吸引更多國際資源反哺河西區生態產業發展?”一上來,來自區生態環境局馬鵬飛拋出了極具專業性的問題。話音剛落,講師團成員、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23級博士研究生張金葉便給出了參考答案。她說,河西區首先可以結合大氣污染防治的先進經驗從“科技創新”“技術-產業雙驅動”“學術交流”等方面和沿線各國搭建多維度、多層次的國際交流平臺。同時,可以建立“一帶一路生態云平臺”,實現先進治理案例分享,環境監測數據共享,同時選擇重點城市,輸出“河西智慧環保網格化管理”,結合當地需求改進治理方案。她還認為,河西區可以為發起方與沿線各國設立“一帶一路綠色城市聯盟”“碳中和行動聯盟”“一帶一路生態實驗室”等,定期舉辦生態論壇、高精尖人才交流峰會,全面打造河西IP,提升國際影響力。
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重要支點和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天津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著港口戰略資源優勢,這種背景下,河西區如何才能依托天開河西園、新八大里數字經濟產業園區、陳塘科技商務區等載體,打造獨特競爭力?對于柳林街道宋賀利提出的問題,講師團成員、金融學院2023級碩士研究生段星宇給出了這樣的建議:“要想實現傳統金融、特色金融與新興金融產業三者均衡發展戰略,可以依托河西區航運金融優勢籌建設計展現天津特色的全國性的新型金融宣教中心,力爭在津發起中國融資租賃學會等全國性的行業組織,確立在國內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等領域的行業標準制定方面的主導作用。”
活動最后,講師團把提問機會留給了來自陳塘科技商務區服務中心的時嘉琪。時嘉琪提到,2016年,為響應天津市建設“設計之都”的發展目標,河西區打造“設計之都先行區”,成立北方設計聯盟,聯盟企業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倡議,承擔了中白工業園、卡洛特水電站等一系列重點項目。希望能結合京津冀具體典型案例,在聯盟企業發展、就業機會或者技術升級方面提出一些建議。結合問題,段星宇給出了參考答案。他說:“可以發揮河西區設計企業集聚優勢,聯動北京設立專家庫,形成“京津設計+河北制造”模式,同時在區域合作基礎上,以中白工業園項目經驗為基礎,設定區域設計標準標桿,并立足“海河英才”等人才招募計劃,廣泛吸納高校團隊入駐,吸引高校優秀畢業生加入設計團隊。”
學員的問題精準有力,講師團的答案條分縷析。持續了90分鐘的首場“西岸人才說”,氣氛活躍又富有成效。全程觀摩互動交流活動后,河西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洪喜說,今后,河西區將在鞏固現有成果的基礎上,繼續加強校地“握手通道”建設,通過合作共建、課題共研、理論共學、成果共享等形式,持續搭建全區青年干部與高校青年學子間學訪交流的舞臺,譜寫校地融合發展新篇章。
“南開大學始終將服務區域發展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使命。這次活動,是與河西區深化合作的重要契機。希望今后進一步加強雙方在人才培養、理論宣講、社會實踐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南開大學黨委副書記?牛文利表示。
【后記】這場以“一帶一路”為紐帶的思想對話,恰與上合峰會即將在津舉辦的契機形成共振。當南開大學博士團以專業視角解碼“中巴經濟走廊”“綠色城市聯盟”等議題時,河西青干班學員正立足商務、統戰、市場監管、生態環境等崗位,探討如何以“東道主”之姿提升城市能級——從生態治理到金融創新,從設計之都到航運樞紐,每一個回應都暗合著上合峰會“共商共建共享”的核心命題。活動不僅展現了校地協同為區域發展蓄能的實踐智慧,更折射出天津以“一基地三區”建設服務國家戰略的深層邏輯:當“海河英才”計劃遇見“上合智慧”,當高校理論創新碰撞基層治理經驗,這場“人才交響”正為即將到來的峰會寫下生動注腳,也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河西實踐標注開放基因。
最后,讓我們一起:相約上合,擁抱世界!(郝培杰)
來源:河西區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