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近日,日本大阪世博會正式向公眾開放,這場盛會原定持續至10月13日,承載著人們對未來社會的諸多美好構想。可誰能想到,開幕不久就狀況百出。4月14日,就在世博會會場,一名80歲的日本男子在入場安檢區域,竟對安保人員聲稱“包里裝著炸彈”。這一言論瞬間引發恐慌,現場約200人被緊急疏散。警方迅速介入,調查后發現男子包中并無危險物品。男子交代是因為太期待世博會,情緒過于興奮才這么說的,但警方仍在對其真實動機深入調查。
被逮捕的80歲日本男子(資料圖)
大阪世博會選址于海中人工島“夢洲”,155公頃的園區面積不算小。其主題為“構想煥發生機的未來社會” ,各國展館和主題展館圍繞“生命”“循環”等主題,借助多媒體技術、互動展示以及機器人等手段,試圖勾勒未來社會的模樣。可愛的吉祥物“脈脈”,頭部和身體能通過不同組合變換形態,寓意著未來充滿無限可能,這本是一大亮點。
而早在4月8日,大阪府警方就曾逮捕過一名居住在兵庫縣的21歲男性大學生,他3日在網絡上發文威脅要“引爆在大阪世博會會場附近地鐵站設置的炸彈”,事后稱只是為了“發泄情緒”。這兩起事件給世博會的安保和社會秩序蒙上了陰影。
除了安全威脅事件,大阪世博會在運營和規劃方面也問題不斷。大阪府知事曾喊出“不排隊的世博會”口號,現實卻狠狠打臉。開幕時,場館外大排長龍,遇上降雨天氣,網絡還癱瘓了,游客們在雨中苦苦等待,連上廁所都困難,體驗感極差。進入園區后,問題依舊不少。開幕式上,印度、智利、尼泊爾、越南、文萊5國展館因施工延誤缺席首秀,部分開放的展館也被吐槽像“工地”,鋼筋水泥外露,腳手架都沒拆。
大阪世博會(資料圖)
在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下,大阪世博會的網絡服務卻令人大失所望。當游客滿懷期待踏入園區,本應便捷的通信體驗卻被突如其來的信號中斷打破,許多人發現手機在短時間內陷入“失聯”狀態,這種網絡服務的滯后,無疑給參觀者的游園體驗蒙上了一層陰影。
園區內的“未來人類洗澡機”作為大阪保健館的重點展品,憑借其極具科幻色彩的外觀與概念,迅速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眾多游客被其新穎的科技感吸引,紛紛排隊等候體驗。然而,由于體驗名額稀缺,隊伍往往綿延不絕,游客們常常需要耗費數小時的時間排隊,導致周邊通道擁堵不堪。當人們終于得以體驗后,卻發現這一裝置更多地停留在概念層面,實際使用中存在諸多不便,實用性大打折扣,引發了大量游客的吐槽。
飲食區域的設置同樣引發爭議。世博園區內規模最大的美食廣場“大阪暖簾巡禮~美食與慶典博覽~”,雖擁有約2000平方米的空間,提供近1000個就餐位置,但其中半數座位需付費使用,每席50分鐘收費550日元(約合人民幣28元) 。而免費就餐區僅能站立用餐,這樣的設置讓不少游客難以接受,網絡上質疑聲不斷,眾多網友直言主辦方商業氣息過于濃重,為盈利不擇手段。
大阪世博會(資料圖)
2024年5月,阿根廷等12個國家因施工進度緩慢、建設標準模糊等問題,集體宣布退出,如此大規模的退展在世博會歷史上前所未有。即便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親自出面斡旋,也未能挽回局面。同年11月,關西經濟聯合會為挽救低迷的門票銷售狀況,專程前往北京尋求助力,試圖吸引中國游客。彼時,世博會門票僅售出262萬張,且其中多數為贈票。這一求援舉動在日本國內引發爭議,《產經新聞》指責其“過度依賴中國”,大阪市政廳內部也因應對策略分歧陷入爭論。
盡管大阪世博會在籌備與舉辦初期遭遇諸多挫折,但從全球發展的視角來看,世博會承載人類對美好未來探索的初衷值得肯定。地球是全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可持續發展社會,是全人類共同的使命。
日本大阪世博會雖然開幕即遭遇諸多波折,但也為全球提供了一個反思和改進的契機。希望后續能妥善解決問題,也期待各國在世博會上深入交流,共同為構建美好未來貢獻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