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華網援引韓聯社報道,自4月17日起,韓國空軍與美軍展開名為“自由旗幟”的聯合空中演習,將持續至5月2日。此次演習規模龐大,美軍出動包括F-16、F-35B等在內的90多架戰機及1100多名人員,且美軍B-1B戰略轟炸機參與其中,還在朝鮮半島上空進行了演習。韓方更是直言,美軍轟炸機此番行動意在震懾朝鮮。
特朗普(資料圖)
面對美韓這一軍事動作,朝鮮方面迅速作出強硬回應。朝中社發文稱,美韓以“延伸威懾”為由,出動B-1B戰略轟炸機進行“挑釁性訓練”,這一系列軍事行動展現出對朝鮮的“對抗姿態”。朝方強調,美軍戰機頻繁出沒,是對朝鮮國家安全的“露骨威脅”,極大地加劇了地區軍事緊張局勢,使半島局勢達到“極端危險水平”,是嚴重的挑釁行為。朝鮮明確對美國發出警告,稱會行使“壓倒性遏制力”,表明美軍當前的軍事部署冒險且毫無必要,美國的挑釁程度越高,朝鮮的回擊力度就越大,“返回的危機”也會越嚴重,即朝鮮將采取更強硬的反制措施。
從軍事戰略角度看,美軍B-1B戰略轟炸機性能頗為突出。它以超音速突防、大載彈量著稱,可攜帶遠程反艦導彈,聲稱能威脅1000公里外目標,甚至可模擬對朝鮮導彈陣地和指揮中心的“斬首打擊” 。然而,其實際作戰效果備受外界質疑。在現代防空體系面前,尤其是面對朝鮮的“火星-17”導彈以及俄制S-400防空系統,B-1B依賴的高空高速突防模式生存力堪憂。并且,B-1B每小時飛行成本高達6.5萬美元,在極寒氣候下故障率超27%,維護難度極大,這使得其部署在一定程度上象征意義大于實戰價值 。
特朗普(資料圖)
此外,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動作不止于此。前一天B-1B轟炸機在“三八線”附近參與演習,第二天,該轟炸機編隊就抵達日本,降落在三澤空軍基地。三澤基地已被改造為集戰略打擊、電子偵察于一體的作戰樞紐,距離中國山東半島僅900公里,成為美國“印太戰略”的前沿支點。
據了解,美軍此次行動是此前美日防長達成的共識,旨在應對所謂“中國在南海、臺海等地的安全挑戰” 。這一系列舉動表明,美國試圖通過在亞太地區頻繁的軍事活動,強化其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維護其所謂的“關鍵作用”,但實際上卻進一步加劇了地區緊張局勢。
朝鮮半島局勢一直是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近年來,美韓頻繁舉行聯合軍演,對朝鮮進行軍事施壓,而朝鮮為維護自身主權與安全,不斷發展自身軍事力量,包括在導彈技術、核技術等方面取得進展。比如,一些專家推測朝鮮可能正在研發能夠搭載核彈頭的潛射彈道導彈,若成功,將使其具備第二次核打擊能力,這無疑會改變地區軍事戰略平衡 。這種美韓與朝鮮之間相互對抗、相互施壓的局面,使得半島局勢愈發緊張,一觸即發。
特朗普(資料圖)
在這種緊張局勢下,中方早已表明立場。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例行記者會上指出,中方注意到相關報道以及朝方對美韓軍事、外交制裁等動向的多次表態。中方希望有關方正視半島問題的根源,堅持政治解決的大方向,為緩和緊張局勢、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作出努力 。中方深知,半島局勢的穩定不僅關系到朝鮮半島自身的和平與發展,也對周邊國家乃至整個亞太地區的安全與穩定有著重要影響。一旦半島爆發沖突,將帶來不可預估的后果,不僅會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還可能引發地區安全局勢的連鎖反應。
中方一方面堅決反對任何可能激化半島矛盾的行為,另一方面積極倡導通過對話與協商解決爭端,推動建立半島和平機制。中方始終認為,只有通過和平談判,才能實現半島的長治久安,才能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中方將繼續發揮建設性作用,為推動半島問題的妥善解決貢獻智慧和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