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俄羅斯方面的熱情邀約,向來看重俄蒙關系的蒙方,卻罕見地表現出遲疑,蒙古國高官更是直接說出實話,在中俄兩國鄰國之間,這個內陸國家,似乎更想選擇中國。
蒙古國總理奧云額爾登
近日,蒙古國外長巴特策策格,在該國國家議會預算委員會會議上,談到了俄方邀請蒙方加入歐亞經濟聯盟一事。她澄清稱,俄方并沒有針對此事向蒙方施加過壓力,目前,蒙方正考慮,與俄方簽署一份為期三年的臨時貿易協定。
在簽署協議三年后,蒙方可以自行決定是要否續簽。然而,在這場會議上,包括蒙古國能源部長在內,大部分官員都建議推遲考慮這一問題。
不久前,蒙方剛與該聯盟進行了第三輪談判,針對免稅供應的商品名單及其他協議事項達成了一致意見。但截止目前,蒙方依舊沒有松口。
歐亞經濟聯盟與蒙古國談判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蒙方第一次推遲這一協定了。早在去年夏天,俄外交部就放出消息稱,歐亞經濟聯盟與蒙古國的自由貿易臨時協定計劃,將在不久后正式簽署。
普京更是當面對蒙總統呼日勒蘇赫強調,這份協議將為各方創造新的發展機遇,顯然是在暗暗催促蒙方盡快簽字。然而,在經過將近半年的考慮后,蒙古國政府在去年12月召開例會,宣布暫緩加入這一聯盟的進程。
當時,蒙副總理阿瑪爾賽罕就表示,此舉是為了保護蒙古國內企業和制造商權益,扶持本土制造業,并提高國內產品質量,而這一決定也得到了蒙古國經濟發展部、國家工商會以及制造商代表的一致同意。
蒙副總理阿瑪爾賽罕
從這一角度來看,蒙方之所以對這一邀約如此遲疑,確實情有可原。畢竟,而蒙古國作為一個內陸國家,最看重礦產領域的發展。但歐亞經濟聯盟的成員國,基本都在能源、礦產領域儲備豐富。
也就是說,就算簽署了相關協定,蒙古也很難將礦產賣到這些國家,進而獲取利益,本國的其他產業,反而可能會受到俄羅斯等國的制造業沖擊,落個得不償失的局面。
而從蒙外長的表態中,也可以看出蒙方的另一層考量。她在為俄方澄清后,轉頭強調,與歐亞經濟聯盟的其他成員國相比,蒙古的國內工業顯然“欠發達”,蒙方也一直都主要向中國出口。
也就是說,與俄方的提議相比,蒙古國其實更依賴中國,也更偏向于選擇中國。而兩國之間的頻繁互動,也給了蒙方更多的底氣。
中蒙官員會面
不久前,中國高官帶隊訪問蒙古國,并出席了兩國的議會常設機制會議,針對邊境口岸建設、農牧業、可再生能源等領域的合作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兩國的跨境港口建設也提上了日程。
直白點說,與俄羅斯及其盟友相比,蒙古國與中國的經濟互補性和產業結構,要更為互補,一旦答應了俄方的要求,很可能會間接減少對華合作,這對蒙方而言,并不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