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安徽的一位農民為了改善一下家里的生活,準備在自家的院子里蓋一個豬圈。他正拿著鏟子挖地時,無意中挖出了一個小物件。他隨手將它撿起,將上面的土清理干凈之后竟發現:這竟是一只鑲著金邊的小碗,碗的主體似乎是石頭做成的,十分堅硬。
考古現場 網絡圖片
北宋 金邊瑪瑙碗 安徽博物館藏
這位農民發現的小碗,是一只北宋年間的金邊瑪瑙碗。瑪瑙這種物品,早在新石器時期就已經被人們發現,并被簡單打磨,用來祭祀神明。春秋時期,人們開始將它視為財富的象征。漢魏時期,隨著玉器的盛行,瑪瑙器的品類有所拓展。盛唐時期,中西方的貿易往來更為頻繁。來自西方的商人帶來了瑪瑙原石,工匠們也開始使用腳踏式的砣機,生產技術更為先進。
春秋 瑪瑙扣 網絡圖片
唐代 獸首瑪瑙杯 陜西歷史博物館藏
發展到北宋時期,北宋時期的瑪瑙器具的風格變得更為內斂,瑪瑙也更為典雅素凈。這位農民挖出的這只金邊瑪瑙碗,就是北宋瑪瑙器的代表作,它是以一塊完整的瑪瑙雕琢而成,口沿以黃金打造出一圈窄邊黃金條飾,樸素而典雅,符合當時的審美風格。
北宋 金邊瑪瑙碗 安徽博物館藏2
但關于這只瑪瑙碗主人的身份,專家們卻意見不一。個人認為,這只瑪瑙碗的主人曾是一位北宋時期的達官顯貴。理由如下:
首先是因為這只瑪瑙碗本身工藝十分復雜,而且價格昂貴。
從瑪瑙器的制作上來看,其工藝之復雜,非常人所能想象。瑪瑙本身質地十分堅硬,脆性較差,一旦雕刻失誤,會直接導致瑪瑙破損,因此對工匠的要求極高。在瑪瑙這么脆弱的材質上附著口沿,更是異常艱難。
北宋 金邊瑪瑙碗 安徽博物館藏3
從金邊的制作工藝角度上看,也不能猜度出其主人的身份。因為在器物口沿處附著金邊,是北宋權貴們之間興起的潮流。北宋中期的定窯就曾以遮蓋芒口為名,用金、銀、銅等金屬覆蓋口沿。但金屬本身的價值就極高,如果不是身份顯赫的達官顯貴,又有幾人能用得起這樣的瓷器呢? 瑪瑙器也是同理。
北宋定窯 蓮瓣劃花蓮荷螭紋盤 網絡圖片
北宋 金邊瑪瑙碗 安徽博物館藏4
其次是因為瑪瑙碗旁邊的陪葬品。在挖掘現場,考古人員還發現了一只純金打造的精美金釵。在宋朝,純金飾品一般出自于貴族婦女之間,由此可以推斷:這是一位出身顯貴的婦女。
最后是出土墓葬的情況。考古專家挖掘墓葬時發現:這并不是一座規模很大的墓葬,墓室頂部是用小磚頭砌成的,這與金邊瑪瑙碗主人應有的尊貴身份完全不符。
考古挖掘現場 網絡圖片
根據金邊瑪瑙碗的主人是北宋時期的達官顯貴這一結論,可以推斷出當時的情形:北宋末年,宋朝軍隊被金國鐵蹄擊敗,昔日的繁華也早已隨著北宋王朝的滅亡而灰飛煙滅。一位北宋時期的高官帶著自己的家人和金邊瑪瑙碗、金釵等少量財物逃脫,等他們在安徽境內安頓下來后,家中的一位女眷不幸去世,于是家人就把瑪瑙碗、金釵作為隨葬品埋入墓中。
千年后當人們重新發現這只小碗,這段塵封的歷史才被喚醒。瑪瑙碗背后的那段國破家亡的辛酸悲苦,或許也只有墓主人才能體會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