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毛主席乘坐專列南下,視察江蘇、浙江等地。毛主席專列停靠在蘇州期間,市委書記劉中、市長李蕓華登上專列,向毛主席匯報工作。
在這期間,兩位市領導提到蘇州市民在銀行儲蓄下降的問題,引起毛主席的格外關注。當時華東局第三書記譚震林也在專列上,毛主席問他:“譚老板,你在銀行存了多少錢?”
譚震林回答:“30元?!?/p>
毛主席笑了,說:“沒想到你還是個富農哩!”
不過譚震林這個“富農”,卻十分“吝嗇”于對親友們提供幫助。他的弟弟來找他,請求安排工作,被他關了起來。還有一個弟弟生活困難,也要幫助,譚震林讓他扎根在農村......
譚震林原名譚喜來,1902年出生在湖南省攸縣的一個工人家庭。
譚震林家里兄弟七人,他排行第三,因為家里人口多,生活過得非常貧窮。小時候的譚震林當過學徒,長大后又去攸縣縣城造紙廠當了一名工人。
譚家是革命家庭,早在1925年,譚震林的叔叔譚瑞成和二哥譚壽林就南下廣州參加革命軍,可惜在東征陳炯明期間犧牲。
兩位親人同時犧牲,極大震撼了譚震林,他也深受影響參加了革命。1926年,譚震林加入中國共產黨,領導了攸縣大罷工,當上了工會糾察隊隊長。
馬日事變后,譚震林遭到通緝,被迫遠走長沙,屈身于一家書店當印刷工。1927年底, 毛主席率領的工農革命軍攻克茶陵,譚震林大喜過望,前往茶陵領導工農運動。茶陵建立起縣蘇維埃政府后,譚震林當選政府主席。
不過很快,這個新生的紅色政權就被敵人盯上,茶陵工農革命軍遭遇失敗,被迫撤往井岡山。譚震林率部轉移,在井岡山見到了毛主席。
在譚震林的印象中,毛主席非常親切。譚震林一到,毛主席便搬來一個板凳,讓他坐下來談一談茶陵的斗爭形勢。譚震林想了想說:“沒有正規軍隊和地方武裝,就無法發動人民戰爭,土地革命也無法開展?!?/strong>
毛主席眼睛一亮,贊賞地說:“我提出‘槍桿子里出政權’,你是第一個支持我的!”
譚震林深受毛主席信任,1930年出任紅12軍政委,率部打回家鄉攸縣。不過由于時間緊張,紅12軍沒有建立根據地,籌集了一些錢糧便走了。
紅軍這一走,反動勢力卷土重來,殘忍殺害了譚震林的父親和大哥。這樣一來,譚震林成為家里的頂梁柱,卻為了革命需要遠走他鄉。
譚震林有個眾人皆知的稱謂“譚老板”,不是因為他有錢,而是來自于一個有趣的故事。
抗戰全面爆發后,在南方堅持了三年游擊戰爭的譚震林加入新組建的新四軍,任第三支隊副司令員。1940年春,譚震林遵照東南局和新四軍軍部的決定,前往江蘇工作,組建抗日救國軍東路軍。
從皖南到江蘇有一定距離,途中要突破敵人幾道封鎖線。譚震林身為新四軍的高級干部,雖然行動保密,但時時伴隨著危險。譚震林考慮再三,決定喬裝打扮一番。
譚震林還上了背帶西裝褲,白襯衫,頭戴黑色禮帽,看上去像一個做買賣的大老板。譚震林還交代隨行人員,途中稱呼他“老板”。
在這身服裝的加持下,譚震林一行順利抵達目的地。隨行人員習慣了喊譚震林老板,不好改口,再加上譚震林頗有“老板”氣度,根據地的戰士還以為上級真派來一個老板。時間一長,“譚老板”的稱謂在根據地傳開,后來毛主席知道了,也笑呵呵稱呼他為“譚老板”.
解放戰爭時期,譚震林又有了一個響當當的代號“502”,這個代號是怎么來的呢?
1947年,為了適應新的斗爭形勢,人民軍隊大整編,成立了五大野戰軍。出于保密需要,野戰軍首長向軍委發電報時,一般使用代號。譚震林時任華野第一副政委,是僅次于陳毅、粟裕的第三巨頭,有了“503”這一代號。
這一時期,譚震林與粟裕配合默契,粟裕負責攻,他負責守,粟裕負責“圍點”,他負責“打援”,在蘇中連戰連捷。粟裕是一代戰將,喜歡兵行險著,譚震林更沉穩,一直配合粟裕作戰,直到淮海戰役。
淮海戰役中,譚震林身為總前委委員,協助劉伯承、鄧小平、陳毅、粟裕統一指揮中野和華野,取得與國民黨軍戰略決戰的勝利。
譚震林是三野的三號首長,也是脾氣最大的首長。三野有人敢不服陳毅、頂撞粟裕,但唯獨沒人敢和譚震林交鋒。譚震林不好惹,但從來沒有私心,罵人也是為對方好。
譚震林脾氣大,對部下如此,對家人也是如此。新中國成立后,譚震林被委以重任,出任浙江首任省委書記。他掌握浙江軍政大權,位高權重,幾個弟弟聽說他“發達”了,也紛紛找上門來。
譚震林的四弟譚云,抗戰時期被國民黨抓了壯丁,在國軍干了十多年。1949年三野大軍南下浙江,譚云隨部起義,第一時間見到了三哥譚震林。
譚云此次前來,是請三哥給他安排工作的,想在杭州公安局當干部。譚震林不同意,嚴肅地說:“老弟,共產黨不同于國民黨,不能任人唯親。你在舊軍隊染了一些壞習氣,還是去工廠當工人,通過勞動洗涮一下舊思想?!?/p>
譚云急了,三哥掌握浙江大權,怎么能讓他當工人。譚震林比他更急,訓斥他:“你當干部不行,當公安局的干部更不行!”
譚云不服氣,又不敢朝三哥發火,竟大鬧杭州軍管會去了,要求給他安排工作。譚震林得知后大發雷霆,當即命令:“把他給我關起來!”
當然譚云沒犯什么錯誤,被關了一段時間,思想也想通了?;厝ズ笏斄艘幻颈痉址值墓と?,直到退休。
譚震林對四弟如此,對其他幾個弟弟也不例外。1949年冬,原來在家鄉攸縣開小商品店的六弟譚樂春趕到杭州,想找三哥借點錢,利用三哥的關系回老家辦礦。
譚震林又生氣了,指著六弟說:“我是浙江的省主席,不是我們譚家祠堂的主席,你想搞資本主義,我第一個不答應!”
譚樂春碰了一鼻子灰,灰溜溜回去。公私合營后,他當了一名普通的營業員。
譚震林的七弟譚德生,因為實在貧困,連去杭州的路費都掏不起,只好寫信求助譚震林。和對待那兩個弟弟一樣,譚震林拒絕給七弟安排工作,讓他安心留在老家務農。譚德生也很爭氣,后來當上了鄉黨委書記。
譚震林鐵面無私,難道對弟弟們一點情義不講嗎?其實不然。譚震林當浙江省委書記,后調國務院副總理,這幾十年間他和弟弟們的往來信件有幾百封,想念弟弟們,也思念攸縣家鄉。
事實上,譚震林對弟弟們要求嚴格,堅決不搞特殊,對子女們更是如此。
譚家幾個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學校離譚震林工作的地方很近,于是秘書建議譚震林下班后,讓孩子們坐順風車回來。譚震林不同意,說:“難道你想讓他們像八旗子弟一樣,腐敗墮落嗎?”
為此譚震林還立下一條家規:公車不得私用,誰敢私自坐車,滾出這個家門、不僅如此,譚震林還告誡子女:“出去后不要提我的名字,路是你們自己走的,將來出了什么事,我也幫不了你們?!?/p>
譚震林的大女兒譚涇遠,參加工作時要申報家庭情況。她拿不動主意,回來問父親。譚震林很生氣,說:“你的工作和家庭有什么關系?難道你出身干部家庭,就應該獲得優待嗎?這不是搞封建社會那一套嗎?”
譚家長子譚淮遠畏懼譚震林的權威,工作后從不提父親的名字,單位讓他負責掏大糞也毫無怨言。有的同事看不下去,勸他:“你父親那么大個官,隨便跟廠領導說句話,問題不不就解決了?”
譚淮遠笑了,說:“我哪敢提我們家老爺子啊,再說了,工作不分貴賤,沒什么丟人的?!?/strong>
譚震林身居高位,可他的六個子女都沒有從政,從事的是普通工作,在各自崗位上發光發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