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在陜西西安火車站臺上,一名即將奔赴老山前線的軍人和未婚妻依依惜別。未婚妻抑制不住哭了,還說:你安心打仗吧,家中有我……
楊越朝極力克制著自己,他緩緩抬起手輕拍妻子的后背,他們兩個都知道這一去可能就是永別。
楊越朝是一名軍官,他曾在軍校讀過書,這次對越反擊戰他主動請求上戰場,作為一個有血性的男人,他不能逃避。
上戰場前最讓他放心不下的就是家人,父母的年紀已經不小了,他害怕這一去就再也不能看到他們,孩子還年幼,不知道等他回來的時候孩子還認不認得他。
最讓他放不下的就是妻子,他走后妻子就成了家中的頂梁柱,她那瘦弱的肩膀能不能撐得住生活的重擔?
楊越朝和妻子是通過媒人介紹的,妻子是一名教師,而他是一名軍人,如果沒有媒人介紹的話他們兩個根本不可能認識。
楊越朝不是一個喜歡說話的人,盧俏梅性子也很文靜,兩個人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差點以冷場收尾,最后還是楊越朝覺得自己是個男人必須要主動,所以才留住了這段愛情。
盧俏梅是個很賢惠的女人,他們兩個談戀愛的時候她就經常做一些鞋墊和其他東西送給楊越朝,就連父母也經常能收到她做的東西。
兩個人結婚后,楊越朝常常不在家,而盧俏梅就守著他們的家庭,只要公婆哪里不舒服她都緊張的不能行。
好在公婆是個貼心的人,他們經常幫盧俏梅干一些農活,一家人的日子過的十分和諧,不過軍人是以軍令為重的,當中越戰爭要敲響的時候,楊越朝就有預感自己要上戰場了。
臨出發前楊越朝回家看望了父母和妻兒,這是他們一家人吃的最冷清的一頓飯,飯桌上沒有人開口說話,大家都機械般的往嘴里扒飯。
楊越朝想調節氣氛但又不知道怎么調節,上戰場殺敵是一件光榮的事情,這時候中越戰場上已經有了第一輪進攻,楊越朝是第二輪上去的。
父母都知道打仗是為了國家的未來和百姓的安寧,他們為兒子感到驕傲,他們不求孩子能建立多大的功勞,只希望他能平安回來。
匆匆見過面后楊越朝就準備離開了,盧俏梅給他帶了很多東西,其實她是想接著收拾東西的機會不讓丈夫看到自己流淚。
楊越朝要走的時候,盧俏梅代表家人送他去車站,眼看著丈夫要坐的車已經到來,盧俏梅再也忍不住了,她撲到丈夫懷中低聲痛哭著。
楊越朝也伸手輕輕的拍著她的肩膀,希望能給她一些安慰:“我走之后家中就拜托你了。”楊越朝說完這句話后就準備離開。
盧俏梅也擦干眼淚堅定的說道:“我等你回來。”她不舍的看著丈夫坐上離家的汽車,這一別就可能是一輩子。
楊越朝躲在窗戶后面偷偷看著妻子,男兒應在沙場上建功立業,他必須要肩負起這個責任,中越戰場確實危險,但如果人人都躲在后面不肯出頭,誰來保護國家。
楊越朝離開后,盧俏梅和公婆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著,他們很少收到丈夫傳來的消息,但這種時候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中越戰爭有無數軍人犧牲在他國的戰場上,其中還有很多家庭條件優渥的軍官,每個人都在拼命反抗著。
楊越朝離家好幾年,隨著邊境的戰火逐漸平息,士兵們也開始陸續回到家鄉,這個時候盧俏梅一家人又開始擔心起來,萬一楊越朝沒有回來怎么辦?
好在他們的擔心是多余的,楊越朝回來了,除了在戰場上受的小傷之外,身體并沒有其他問題。
此去,他對得起國家對得起人民,回來之后他也能在父母膝下孝順了,他們一家人再也不會分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