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節手術成功切除病灶,只是康復之路的第一步。術后身體元氣耗損、肺氣虛弱,如何加速恢復、降低復發風險?從傳統醫學智慧出發,為你解鎖科學調理方案,讓身體重煥生機。
在中醫視角下,肺結節手術會損傷人體的“正氣”,導致肺、脾、腎三臟功能失調。肺氣不足則氣短咳嗽,脾胃虛弱影響營養吸收,腎氣虧虛難以固本培元。此時的身體就像一臺暫時“卡頓”的精密儀器,需要通過調理重新恢復運轉。
術后初期,患者常出現氣短、乏力、咳痰等癥狀,這是肺氣受損、痰瘀未清的表現。中醫多采用益氣養陰、化痰散結的方劑,以黃芪、黨參補益肺氣,增強機體免疫力;用南沙參、麥冬滋養肺陰,緩解干咳不適;搭配浙貝母、茯苓化痰祛濕,幫助清除殘留痰瘀。隨著身體恢復,還會加入當歸、熟地等養血之品,促進氣血雙補。值得強調的是,中藥調理需根據個體差異辨證用藥,定期復診調整藥方,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術后脾胃功能較弱,飲食宜遵循“清淡、易消化、營養均衡”的原則。推薦用山藥、薏米、芡實煮粥,既能健脾益胃,又能利水滲濕;也可用百合、銀耳、雪梨熬羹,潤肺止咳效果顯著。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食物,以免加重腸胃負擔。此外,適當食用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魚肉、雞肉、豆制品,能為身體修復提供充足的營養。
傳統功法助肺氣 八段錦、太極拳等中醫傳統功法,是術后康復的絕佳選擇。其中,八段錦的“背后七顛百病消”“搖頭擺尾去心火”等動作,能通過拉伸與呼吸配合,促進氣血運行,增強肺部功能;太極拳動作舒緩,可調節呼吸節奏,改善胸悶氣短癥狀。建議每天堅持練習20 - 30分鐘,循序漸進,以身體微微發熱、不感疲勞為宜。
經歷手術,患者難免焦慮、緊張,而負面情緒會進一步損耗正氣,影響康復進程。中醫常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建議患者通過聽音樂、練習書法、與親友傾訴等方式放松心情,保持樂觀平和的心態,讓身體在積極的情緒中加速恢復。
肺結節手術后的中醫調理,講究“整體調理,標本兼治”。通過中藥、飲食、運動、情志多維度協同發力,不僅能幫助身體快速恢復元氣,更能從根源上改善體質,為健康筑牢防線。
【名醫檔案】趙莉敏
北京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科特聘專家,副主任醫師
北京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科特聘專家,先后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總醫院等三甲醫院任職,《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特約編審,中西醫結合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
擅長領域:擅長中藥調理結節體質,擅長治療肺結節、乳腺結節、甲狀腺結節以及各類多發性結節等;治療各類肺結節,甲狀腺結節、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有顯著的療效。
出診地點:北京勁松中西醫結合醫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