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輪到美國被收拾了!前不久,中國宣布對釤、釓、鋱、鏑、镥、鈧、釔等七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而美國在軍工、新能源和高科技領域中對稀土的需求量巨大,這無疑是直接扼住了美國的咽喉。
為了找到中國以外的稀土供應商,美國政府上個月低調表示,希望投資擴建巴西的礦山。然而,現實卻給了美國重重一擊。雖然巴西擁有富含重稀土的豐富黏土礦床,但由于中國在稀土加工方面的絕對優勢,在巴西開采的稀土礦,最終依然要運往中國加工。面對這樣的困境,特朗普似乎已經失去了理智,竟想出了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奇招——直接“下?!薄?/p>
據相關報道顯示,特朗普政府正在起草一項行政命令,用于囤積太平洋海底發現的金屬,以對抗中國在電池礦物和稀土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因為世界大多數海底普遍存在多金屬結核,這些結核富含鎳、鈷、銅、錳等金屬,是制造電動汽車電池、軍工設備以及高科技產品的重要原材料。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華爾茲等有影響力的共和黨人,都支持這一瘋狂的計劃。
但這個計劃,簡直是天方夜譚。且不說深海開采技術目前尚不成熟,多金屬結核分布于 4000 - 6000 米深海,開采需克服高壓、復雜地質環境及資源分布不均等諸多難題,現有技術難以實現高效分離與提取,成本更是高得驚人。即便美國真的能將這些海底金屬開采出來,以美國本土薄弱的稀土冶煉加工技術,也還是需要運到中國進行加工。
更何況,根據《聯合國海洋公約法》,國際海底資源屬于 “人類共同遺產”,開采需要經過國際海底管理局的批準。美國未經批準就試圖單方面行動,就是在公然違反國際法,必然會引發了歐盟、加拿大及太平洋島國近 40 余國的反對。此外,深海采礦還可能引發沉積物污染、噪音干擾生物鏈等問題,對脆弱的海洋生態造成不可逆損害,光是環保組織那關就過不了。
總之,特朗普政府妄圖通過這種不切實際的方式,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無疑是自欺欺人。在全球產業鏈緊密相連的今天,試圖通過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的手段,打破現有的合理分工,最終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美國若真想解決稀土問題,與中國合作,才是最明智的選擇,而不是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上演一出出鬧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