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一過,天氣就像撒了歡兒的小馬駒,呼啦啦地熱起來。這節氣最是難熬,早晚涼颼颼,中午熱得人直冒汗,空氣里還黏糊糊的像裹著層糖漿。這時候咱可得講究"吃春",老祖宗說"春夏養陽",但您可別光知道啃牛羊肉,像雞肉牛肉這些性熱的食材,吃多了容易上火冒痘。今兒就給您推薦三樣當季好肉,配著三個拿手菜譜,保管吃得您腿腳生風,精氣神兒倍兒足!
一、鴨肉:潤燥不上火
這頭一位登場的就是鴨肉,您別看它油光水滑的,人家可是正經的"涼補"高手。《本草綱目》里都寫著呢,鴨肉能"補虛除熱,和臟腑"。尤其是谷雨后這種悶熱天兒,來碗啤酒鴨最是熨帖。鴨肉里的單不飽和脂肪酸跟啤酒一碰頭,油膩勁兒全被化解了,剩下的全是醇香。要說這鴨子也挑人,得選半年左右的麻鴨,皮下脂肪薄,肉質細嫩不柴。
啤酒鴨做法:
1. 鴨塊焯水去腥,記得加姜片和料酒
2. 熱鍋冷油爆香八角桂皮,下鴨肉煸出金黃
3. 倒啤酒沒過鴨肉,加生抽、老抽、冰糖燜煮半小時
4. 最后撒把青紅椒,大火收汁就齊活
這道菜妙就妙在不用加水,啤酒的麥芽香滲進鴨肉里,啃完骨頭都得嗦兩口。上周老公吃了直說:"這味兒,比下館子還地道!"
二、蝦肉:清爽有活力
這第二位可是海鮮里的"白富美"——大蝦仁。谷雨后濕氣重,人容易蔫頭耷腦,蝦肉里豐富的鋅元素就是天然"充電寶"。配上脆生生的蘆筍,白綠相間看著就清涼。挑蝦可有講究,活蝦得選殼色透亮、觸須完整的,要是凍蝦仁,記得解凍后拿廚房紙吸干水分,這樣炒出來才Q彈。
蘆筍炒蝦仁訣竅:
1. 蝦仁開背去線,用蛋清淀粉抓勻
2. 蘆筍削去老皮,斜刀切段焯水
3. 蒜片爆香后先下蝦仁,變色立刻盛出
4. 蘆筍快炒斷生,蝦仁回鍋兜勻
這道菜講究個火候,蝦仁要在鍋里跳三跳就出鍋。上周閨女春游回來沒胃口,我炒了這盤,小丫頭就著米飯扒拉個精光,連汁兒都沒剩下。
三、魚肉:祛濕又開胃
壓軸出場的這位可是"水中人參",要說祛濕開胃,沒有比水煮魚更帶勁的了。草魚、黑魚都行,片魚片可得穩準狠,斜刀45度貼著魚骨走。底料要用自家熬的菜籽油,配上四川二荊條辣椒,那紅亮亮的湯往白瓷盆里一倒,"滋啦"一聲能勾人魂兒。
水煮魚要領:
1. 魚片用鹽料酒腌夠十分鐘
2. 豆瓣醬炒出紅油,加骨湯熬煮
3. 豆芽萵筍墊底,魚片燙至卷邊
4. 熱油潑辣椒面,滿屋飄香
上周末老同學來家,我端上這盆水煮魚,幾個大老爺們吃得滿頭大汗,直說比重慶巷子里的老店還夠味。這菜最妙在"燙"而不"煮",魚片嫩得能在舌尖打滑。
眼瞅著天氣越來越熱,您可別將就著吃飯。這三樣時令肉菜輪著做,鴨肉潤燥,蝦肉提神,魚肉祛濕,保管吃得順心順意。要我說啊,過日子就得講究個"應時而食",趁著春光正好,趕緊下廚露兩手。保不準您家那口子吃了這啤酒鴨,洗碗都比往常利索三分!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本文由“秀廚娘”原創,文章和圖片均有版權,未經允許,請勿抄襲、刪改、盜用,侵權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