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治則天下安,縣域是我國最基礎的細胞單元。下面通過工信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所屬的賽迪顧問發布的“2024年62個千億縣GDP排名”榜單,看一看發展現狀。
去年,我國新增山東滕州、合肥長豐、徐州新沂等3個“千億縣”,總數達到62個,合計占全國1.3%的陸地總面積。經濟總量達到10.5萬億元,占全國比重達到7.8%,同比提升0.2個百分點。
從省份分布來看,江蘇占據22席,高居第一。緊隨其后的是浙江11個,福建、山東各有6個,湖南3個,河南、安徽、內蒙古、陜西各有2個,新疆、湖北、遼寧、河北、江西、貴州各有1個。
三位“新成員”各有來頭。滕州是山東省人口最多的縣級市(176.5萬人),由棗莊市代管,去年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至1039.30億元。作為“中國中小機床之都”,全市擁有機床及配套企業超過400家,產品涵蓋數控立臥式加工中心、龍門加工中心、金切機床、鍛壓機床等十五大類600多個品種,年產量超過20萬臺(套)。
長豐是繼肥西之后安徽第二個千億縣,去年實現生產總值1038.64億元,同比增長10.6%。新能源汽車產業產值約1150億元,同比增長約55%,占全縣規上工業產值的54.5%;位于下塘鎮的合肥比亞迪整車產量達到95萬輛。
新沂GDP達到1026.64億元,同比增長8.3%。這是徐州代管縣級市,全年工業開票銷售收入達到1150億元,服務業開票銷售收入達到1010億元,簽約了17個投資規模超過10億元的項目。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60家,總數攀升至213家,穩居徐州市各縣區;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4家,同樣位居徐州市各縣區之首。
超七成“千億縣”(45個)名義增速超全國同期,12個名義增速超10%,義烏處于領跑位置,去年GDP同比增量447.9億元、名義增速21.8%。作為“世界超市”,義烏與全球230多個國家和地區保持著貿易往來,每年吸引著近60萬人次的外商前來,其中1.5萬人常駐義烏。2024年完成出口5889億元,超過全國23個省份,同比增長17.7%。
義烏國際商貿城是全球知名的小商品貿易中心,共有約7.5萬家商戶。去年日均客流22.43萬人次,日均車流9.9萬車次,同比分別增長12.15%和5.48%;外商日均到訪量超過3900人次,同比增長17.22%。
?圖源:賽迪顧問
GDP超過2000億元縣(市)達到10個。江陰成為全國第二座5000億級的縣級市,去年生產總值達到5126.1億元,同比增長5.6%。這是“中國制造業第一縣”,擁有2萬多家制造業企業,形成了高端紡織服裝、金屬新材料、石化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4個千億級集群。
江陰還被譽為“中國資本第一縣”,誕生了62家上市公司,在全國縣級市中排名第一。包括“男人的衣柜”海瀾之家,中國第一大民營造船企業揚子江船業,中國大陸第一的半導體封裝測試廠商長電科技、國內最大特鋼上市公司中信特鋼等。
昆山連續20年位居全國百強縣(市)之首,2024年GDP達到5380.17億元,其經濟規模超越2個省(青海、西藏),烏魯木齊、蘭州、呼和浩特等7個省會(首府)城市。規上工業總產值1.2萬億元,同比增長7.6%。外貿額超過8000億元,占全省外貿總值的14.5%;其中出口額達到5369.2億元。
全市擁有制造業領域30個行業,打造了7000億元級的電子信息和3000億元級裝備制造兩大主導產業以及一批百億級產業集群,高新技術企業突破3300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6家。
根據規劃,到2035年。昆山力爭成為“全國第一個地區生產總值超萬億元的縣級市”,相當于翻一番,用十年時間再造一個“新昆山”。能否實現?我們且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