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綻,東營區史口鎮機關食堂的門緩緩推開,墻上“弘揚文明風尚 共建文明餐桌”的紅色條幅隨風輕揚。食堂窗口飄出陣陣小米粥的清香。
“承諾紅綢”寫滿赤子心
食堂南側,十米長的紅綢橫幅鋪展在長桌上,隨著上班高峰到來,簽名臺前排起長隊,社保大廳的趙大姐握著馬克筆寫下“珍惜每棵菜,感恩種田人”,引得周圍一片喝彩;婦聯的幾位大姐用剪紙技法剪出“光盤”圖案貼在簽名處;簽字筆、馬克筆在不同崗位職工手中流轉,有人鄭重寫下部門+姓名,有人畫上笑臉符號,一個小時后,橫幅化作五彩斑斕的承諾之海。
“文明倡議書”飛入餐盤邊
活動現場,身著文明實踐紅馬甲的志愿者們穿梭于桌椅間,將《史口鎮深化文明餐桌行動倡議書》輕輕放置在桌子上。這份倡議書采用再生紙制作,印有“光盤行動”圖畫和“文明用餐五項倡議”。食堂負責人介紹,后續還將設置“文明監督崗”,持續鞏固文明實踐成果。
“環保文創袋”盛滿綠色情
在餐盤回收處,完成“光盤挑戰”的職工驚喜地收到專屬史口的定制環保帆布袋,袋面印有文明用餐和光盤行動圖案。環保帆布袋設計簡約實用,既可用于日常購物,減少塑料袋使用,又能通過醒目的標語潛移默化傳播環保理念。
午后的陽光斜照在光可鑒人的餐桌上,那些簽滿名字的條幅、墨香猶存的倡議書、鼓鼓囊囊的環保帆布袋,正悄然編織成史口鎮的文明經緯,這場文明實踐已然從活動升華為日常,讓餐桌上的文明成為看得見、摸得著、品得到的生活滋味。(大眾新聞記者 楊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