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某在馬路上撿到一部iphone,
歸還條件是要求機主支付感謝費,
這個請求,
能不能得到法院的支持?
基本案情
2024年1月22日,王某在商店門口遺失蘋果手機一部(2023年10月購買,購買價格10000元),報警后發現系宋某拾得。民警與宋某聯系詢問其是否拾到一部手機,并要求物歸原主。宋某承認撿到手機,但要求失主支付600元感謝費。
此后,民警多次與宋某電話溝通歸還事宜,被宋某以各種理由推脫。經多次協調,宋某同意將手機郵寄至派出所,但卻換了一部其他品牌的舊手機。失主王某無奈只好訴至法院,要求宋某返還手機,若不能返還,宋某則應賠償手機款10000元。
法院審理
法院審理后認為,王某手機丟失后,經公安機關調取監控可以證實系宋某拾得了該手機。但宋某不予返還拾得的蘋果手機,在公安部門多次催促后,宋某郵寄一部其他品牌的舊手機到公安機關。宋某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條的規定,依法應當承擔返還責任。案涉手機購買于2023年10月,距離丟失時已過三四個月,手機應有一部分折舊,為減輕當事人訴累,法院酌定手機價值為8000元。故依法判決宋某向王某返還手機,如不能返還,應賠償王某損失8000元。對于拾得人宋某要求支付感謝費的訴請,不予支持。
法官說法
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撿拾他人遺失之物,應當予以返還,這不僅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條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依照以上規定,拾得人在拾得遺失物以后,有通知失主或送交有關部門的法定義務,對拾得物既可以主動找到失主歸還,也可以將遺失物上繳到有關部門,但無權據為己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七條第一款規定:“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依照以上規定,拾得人可以請求失主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這里的必要費用僅包括在管理或服務中直接支出的費用,比如保管手機產生的保管費,送還手機支出的交通費等。對于所謂的感謝費,并非保管遺失物支出的必要費用,無權要求失主支付。拾得人要求失主支付感謝費,既不符合國家法律規定,也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相悖,不應予以支持。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如果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即如果失主明確表示愿意向拾得人支付感謝費的,在拾得人送還遺失物之時,應當按照承諾支付感謝費。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條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七條第一款、第二款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
來 源:中國普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