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勁
春日的暖陽透過斑駁的樹葉,柔和地鋪灑在熙熙攘攘的花鳥市場。鱗次櫛比的攤位上,花草綠植擺放得井然有序,二娃、我和妻子專注地挑選著種樹所需的工具。
一天,讀二年級的二娃一放學,剛進家門,那清脆的童聲便在屋里響起:“爸爸媽媽,春天是植樹的好時節!多植樹,地球就能變得更美麗。老師說,讓我們回家后帶著爸爸媽媽去種樹呢。我最喜歡吃沃柑啦,咱們周末就去老家地里種幾棵,好不好?”看著他那充滿渴望的眼神,我欣然答應了這件很有意義的事。
妻子微微皺起眉頭,假裝苦惱地問:“可我們上哪兒找沃柑樹苗呀?家里連種樹的工具都沒有呢。”二娃嘟起小嘴,語氣肯定地說:“花鳥市場啥都有,我們去那兒準能買到。”以前我常帶他逛花鳥市場,如今派上了用場。
我們精心挑選了4棵粗壯且根系發達的沃柑樹苗,又購置了一把小鋤頭和一把小鐵鏟。我撥通母親的電話,仔細請教一番后,便駕車駛向老家。車窗外,近處一彎、遠處一坡的油菜花熱烈綻放,金黃的花海隨風搖曳,多姿多彩,令人心曠神怡。坐在后排的二娃興奮地說:“春天真美啊!等沃柑樹長大了,我要摘好多沃柑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吃呢。”妻子笑著逗他:“二娃,別光想著吃,待會兒種樹時可得多使點兒勁兒哦。”二娃立馬大聲回答:“知道啦,我有小鋤頭和小鐵鏟。”
到了老家,二娃歡快地奔向地里。母親勞作的這片土地,種滿了嫩綠的芹菜和菠菜。旁邊還有一小塊剛翻松的地,母親在電話里說,已經撒下了小白菜和萵筍的種子。
“種哪兒好呢?”我從窩棚里拿出鋤頭和水桶,笑著問二娃。
“那里一棵,這里一棵……”二娃小手隨意指點著,回答得干脆利落。
妻子環顧四周,溫柔地對二娃說:“沃柑樹生長時需要充足的水分,不能種在太邊角的地方,因為那里土質薄。而且沃柑樹枝葉繁茂,長大后容易遮擋其他蔬菜,所以這4棵樹的間距也不能太近。”恰好鄰居地里種著幾棵橘柑樹,疏密得當,我目測每棵間距約3米,便高興地指著說道:“咱們就照著這樣種。”
一家人就此開啟勞作。二娃撅著小屁股,雙手緊緊握住小鋤頭的把柄,干勁十足地挖坑。沒一會兒,新鮮的泥土氣息便彌漫開來。他心急地要放樹苗,我過去一看,坑太小了,便接過鋤頭繼續挖,說道:“坑要比樹根深一些才行。”二娃蹲在一旁,滿眼好奇:“爸爸,為啥要挖這么大的坑呀?”妻子提著一桶水走來,笑著解釋:“坑大些,樹根才能舒展,就像小孩子睡覺,床鋪寬敞了,腿才能伸直,樹才能長得快呀。”
坑挖好后,二娃趕忙把樹苗放入坑中,雙手扶正。我開始填土,填到一半時,輕輕提了提樹苗。二娃皺起眉頭,滿是疑惑,問道:“這是干嘛呀?”我耐心地說:“坑底太硬會阻礙根系伸展,輕輕提一提樹苗,是為了讓根系更好地展開,獲得更充足的生長空間。”隨后,我扶著樹苗,引導二娃用小鐵鏟填土,再一腳一腳把土踩實。二娃干得格外專注,不一會兒小臉蛋上就溢出了汗珠,但直到樹苗穩穩立住,他才長舒一口氣。我和妻子相視一笑,點頭夸贊:“二娃干得真棒,加十分!”
二娃搶著澆水,我們配合著他,將水桶里的水緩緩澆在樹苗四周。他嘴里念念有詞:“小樹苗,多喝點水,快些長喲。”妻子輕輕擦去他臉上的汗珠,哼起了童謠:“小樹苗,快長大,長新葉,發新芽,陽光雨露哺育它,快快長大快快長大。”我也即興編了幾句順口溜:“二娃夯土又澆水,盼你枝頭掛滿花。等到秋天沃柑熟,我們一起摘回家。”
4棵沃柑樹苗就這樣種好了,我們臉上露出滿足的笑容。微風輕拂,帶來泥土的芬芳和春天獨有的氣息。今天,二娃帶著我們一起種下沃柑樹,這不僅是一次簡單的勞動,更是在他心中種下了一顆愛樹、愛自然、愛美好生活的種子。我堅信,這顆種子定會在他心底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撐起一片綠色的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