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光明網報道,前不久,作為特朗普政府削減聯邦支出計劃的一部分,美國國務院有了大動作,打算關閉10個駐外使館以及17個駐外領事館。從美國國務院的內部備忘錄可知,計劃關閉的駐外使館大多位于非洲地區,領事館則主要在歐洲地區。這些使領館關閉后,相關職能會轉交給相鄰地區的使領館。
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還考慮把美國國務院下一年度的預算支出削減將近一半,其中,國際援助、衛生項目、文化交流方面的支出都會大幅減少,甚至維和行動支出也將終止。此前,美國國務院就已指示駐外使領館裁減美籍員工和本地聘用員工。這一系列舉措,無疑顯示出美國在外交布局和財政支出上正在進行重大調整。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這樣大規模關閉駐外使領館,會削弱其在非洲、歐洲等地的外交存在,影響其對當地事務的影響力和信息收集能力,從長遠看,或許會改變全球外交格局的力量分布。
在貿易問題上,4月15日,美國白宮發言人轉述了特朗普的話,特朗普稱“球在中國那邊,中國應該與美國談判,因為中國現在需要和美國達成協議,而不是美國需要和中國達成協議,中國商品需要從美國市場賺錢” 。可實際情況是,美國執意挑起全球關稅戰后,中國的態度一直很強硬,絲毫沒有妥協跡象。
4月16日,美國媒體CNBC援引一名美國企業高管的話稱,當致電白宮咨詢中美貿易談判問題時,白宮回應稱一直沒接到來自中國的電話。這一細節足以說明,美國政府在貿易談判問題上,態度和實際情況存在偏差。美國對中國的認知還停留在過去,沒意識到中國這十年為應對各種突發情況所做的充分準備。
特朗普(資料圖)
白宮還曾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聲明辟謠,稱美國對中國總體征收145%的關稅,對部分產品征收的關稅可能超145%,沒有將對華關稅提升到245%的計劃,這從側面反映出美國政府也清楚繼續加征關稅難以讓中國屈服。中國如今已擁有對美國說“不”的實力,在貿易問題上不會輕易被美國牽著鼻子走。而美國消費者在中短期內,恐怕還得承受因關稅導致的高額物價。
李顯龍近期在與全國職工總會及工會領袖的對話會中,對美國的政策表達了深刻看法。他指出,美國推行的“美國優先”,本質上是零和博弈,美國加征關稅這一行為,可能迅速引發美國自身經濟衰退,還會波及世界其他地區。李顯龍認為,美國尋求推動的世界,其戰略核心是“非贏即輸”,并非“共贏”。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若退出國際規則體系,對世界其他國家的沖擊將十分顯著。
新加坡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4月4日也曾表示,特朗普宣布的“對等關稅”,標志著全球秩序發生重大變化,基于規則的全球化和自由貿易時代已經結束,世界進入了一個更武斷、充滿保護主義且危險的新階段。受美國對多國加征關稅,全球貿易沖突加劇的影響,新加坡貿工部在4月14日將該國2025年經濟增速預期下調至0%-2%區間。
不過,李顯龍也強調,新加坡將繼續堅定支持自由貿易、多邊主義及世界貿易組織,努力維持全球經濟體系正常運轉,避免其因美國退出而陷入癱瘓。新加坡還成立了經濟韌性工作組,來應對美國“對等關稅”給全球經濟帶來的不確定性。
特朗普(資料圖)
綜合來看,美國關閉駐外使領館,是其內部財政削減計劃的體現,卻會給全球外交帶來不小震動;特朗普在貿易談判上的言論脫離實際,中國有足夠實力和底氣應對美國的貿易施壓;而李顯龍對美國政策的分析,也反映出國際社會對美國當前做法的擔憂與反思。在復雜的國際關系中,各國都在重新審視與美國的關系,尋求新的平衡和發展路徑,未來的國際形勢走向,充滿了不確定性,值得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