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軍和埃及空軍聯合舉辦的“文明之鷹”聯合軍演開始,為了赴東道主國家埃及參演,中國空軍上演了一出實力不俗的“遠程戰略奔襲”。從環球網的報道來看,以國產四代半戰斗機殲-10C為首的一支編隊,浩浩蕩蕩地飛往約6000公里外的埃及并抵達目的地。在與此前已赴埃及的運-20戰略運輸機和空警-500預警機匯合后,如今埃及境內、甚至是整個中東范圍內,都出現了一支頗為強悍的航空作戰體系。
此前抵達埃及的空警-500和運-20
得益于具備反隱身探測能力的空警-500預警機的存在,我們便不難察覺此次赴埃及參演的解放軍航空兵部隊,有著很強的“功能指向性”,那就是展示“反隱身戰機作戰”。國內官媒曾在以往的報道中證實,受代差的影響,諸如殲-10C這樣的四代半戰斗機,幾乎在具備隱身能力的五代機面前毫無還手之力。即便前者享有明顯的數量優勢,也很難在模擬空戰對抗過程中戰勝后者。
殲-10S與埃及空軍的米格-29
如果想讓四代半戰機得以有效抗衡五代機,就需要為前者構筑起一個相對完整且先進的體系。而最重要的,就是要納入具備反隱身探測能力的裝備,以及效率足夠高的加密數據鏈。這其中,發揮出最關鍵作用的裝備,正是探測距離遠且可有效發現和跟蹤隱身戰機的“空警-500”。而在中東范圍內,擁有隱身戰機的勢力主要有兩個,一是中東地區唯一被允許進口F-35的以色列,二是美軍隱身戰機部隊。
殲-10C與埃及空軍的米格-29M
這樣想來,在中東火藥桶距離被引爆只差臨門一腳之時,中國突然在中東地區亮出可有效對抗第五代戰斗機的空警-500,乃至把曾在國內進行過驗證的“四代半戰斗機+反隱身預警機”的體系化組合,送到埃及并“大大方方地展示了出來”,這究竟是有何種用意,想必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屬于自己的答案了吧?
參演的中埃兩軍飛行員合影
需要注意的是,雖說“四代半戰斗機+反隱身預警機”的組合,已經是全球范圍內排名靠前的空戰體系,但其也只是剛剛夠被用于“對抗不在體系內作戰的敵方五代機”。在解放軍當下擁有的空戰體系中,四代半戰斗機早已是“打輔助”的存在,正兒八經的五代機殲-20和殲-35A,才是體系中最強有力的“矛”。不僅如此,此前有小道消息稱,可能被命名為空警-700的國產新型預警機已開始小批量裝備部隊試用,其反隱身探測能力在空警-500之上。
外媒曾在報道中推測空警-700已服役
也就是說,中國空軍的反隱身空戰體系已升格至“殲-20+殲-35A+空警-700”的組合,其中的任何一款機型都代表著當下的世界一流水平,這一體系更是他國在短時間內難以復刻的。而正如那句“有了更好的自用裝備,我們便可放心大膽地對外推銷‘上一代產品’”那樣,如今“殲-10C+空警-500”這一“最低檔次”組合體系出現在埃及,恐意味著外界傳聞已久的“埃及空軍或將引進殲-10C”一事,還只是個開始。中國真正想推銷的,乃是一個較為完整的空戰體系,而非某款單一裝備
中國殲-35A隱身戰機
一個行之有效的反隱身空戰體系,起碼可讓埃及或其他中東國家的領空,不至于在潛在對手的五代機面前宛如“毫不設防”。于是,倘若這種程度的體系足以證明自身價值,那中東地區的潛在買家會怎么想呢?一個很明顯的答案和方向,就是對“水平更高的體系出現需求”,如可能在未來對諸如殲-35A隱身戰機和空警-700預警機等產生興趣
外界推測的空警-3000預想圖
回到中國這里來看,如果未來某天,我們可從容且大大方方地幫助潛在買家構筑起由“第五代隱身戰機+反隱身預警機”所組成的空戰體系,那勢必說明國內又有了更新更好的“大玩具”,會是什么呢?答案或許是“殲-36和殲-50這兩款六代機,以及前不久開始投入試飛的空警-3000預警機”。到了那個時候,“中國外貿型裝備引領全球空戰體系發展方向”,將不再是一句空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