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4月20日上午7:30,長島農商銀行·2025長島環島半程馬拉松在長島海洋生態文明展覽館廣場鳴槍開跑。一次與純凈海島深度相擁、與絕美自然風光激情邂逅的奇妙征程正式開啟。
本屆賽事由煙臺市體育局、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管委主辦,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教育和衛生健康局承辦,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海洋經濟促進局、長島旅游集團有限公司協辦,煙臺永輝體育發展有限公司運營。
2025長島環島半程馬拉松以“純凈海島· 就是享跑”為主題,設置了環島31公里、半程馬拉松、享跑5公里三個項目,賽道依托長島四面環海的天然優勢,沿用以往的經典路線和特色跑道,串聯了長島春天最美麗的景致,秀麗風光盡收眼底。
經過激烈的角逐,孫士亮以1小時54分09秒的槍成績奪得男子環島31公里冠軍;
辛程林以1小時54分30秒的槍成績奪得男子環島31公里第二名;
姜全偉以1小時58分02秒的槍成績奪得男子環島31公里第三名。
周琳以2小時06分45秒的槍成績奪得女子環島31公里冠軍;
劉雪娟以2小時11分10秒的槍成績奪得女子環島31公里第二名;
郭彩運以2小時13分55秒的槍成績奪得女子環島31公里第三名。
程千桐以1小時13分38秒的凈成績奪得男子半程馬拉松冠軍;
張瑞琳以1小時15分38秒的凈成績奪得男子半程馬拉松第二名;
付金鑫以1小時16分35秒的凈成績奪得男子半程馬拉松第三名。
王少燕以1小時28分21秒的凈成績奪得女子半程馬拉松冠軍;
孫梅芳以1小時30分26秒的凈成績奪得女子半程馬拉松第二名。
楊悅悅以1小時38分54秒的凈成績奪得女子半程馬拉松第三名。
獨創的環島31公里賽項,以一條最優景觀線路串聯長島最著名的景區:九丈崖、月牙灣、仙境源、峰山林海、黃渤海分界線等。這條31公里賽道,一半在渤海、一半在黃海,不僅是一條比賽線路,更是一條旅游線路,在一些代表景點,組委會設置了裝置跑者可以打卡留念。參賽選手猶如在畫中奔跑,充分感受國際0碳島的海洋生態。
組委會在賽道中設置了在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點較有代表的點位,提醒跑者可以放慢腳步,看五彩斑斕的藍,聽大自然的白噪音,品藍色糧倉春漁之鮮,嗅大地小花大海扇貝的香、撫觸億年地質的力量,真切的感受自然的生命力,在國際0碳島中清零自己,充分享受這場生態島的賽事。
長島馬沿途十四個村,村村村民來助陣,從8歲到80歲,世代耕海的長島人自發的走向賽場,或揮舞著五彩的秧歌扇,跳出最富活力的舞蹈,或敲打著鏗鏘有力的鑼鼓,奏出振奮人心的旋律,或擊掌互動、或激情吶喊,給跑者以以動力,這是一場持續31公里的漁俗文化展演。
本次長島馬完善了賽道補給方案,在賽道沿途設置了11個能量補給站、6個特色補給站,補給物資更有長島特色。霜打過的煙臺蘋果、喜旺火腿、扇貝海帶包子、海參湯、海帶面、鮑魚湯、鲅魚水餃、三文魚等,在終點設置了煙臺美酒和海鮮大咖補給長廊,完賽包有長島扇貝禮盒,充分展示了藍色糧倉春漁季的特色。補給極具長島特色,數量豐富,贏得跑者的贊賞。
今年新增的三文魚補給站吸引了諸多跑者的目光,長島依托“藍色糧倉”海洋經濟開發區,全國首創的三文魚陸海接力養殖模式成功突破,長島馬特別設置了三文魚補給站也凸顯長島的藍色糧倉的發展。
長島馬引入了馬拉松AI短視頻技術,參賽者們不需再自帶視頻設備進行拍攝,在路跑過程中通過攝像采集信息、實時上傳云端,在云端進行Al檢測和號牌識別,然后自動剪輯、合成、渲染,并在完賽后2小時內一鍵輕松獲取自己專屬的長島馬參賽“紀錄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