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綠色食品工作座談會日前在湖南省衡陽市召開。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司長肖放出席會議并講話,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主任刁新育總結了綠色有機地標農產品工作,并對下一步工作作了部署安排。
2025年綠色食品工作座談會現場
會議指出,近年來,綠色食品工作系統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農業農村部部署要求,聚焦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持續推進農產品“三品一標”四大行動,綠色有機地標農產品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截至2024年底,全國綠色有機地標農產品獲證單位超過3.6萬家,產品總數超過7.6萬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總數達到1037個,面積超過2億畝。每年向社會提供的綠色食品實物總量超過1.2億噸。綠色有機地標農產品質量穩定可靠,抽檢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會議認為,發展綠色優質農產品是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國家鼓勵和支持生產綠色優質農產品。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踐行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的意見》明確提出,擴大綠色、有機、名特優新和地理標志農產品生產規模。《農業農村部關于加快農業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促進鄉村生態振興的指導意見》指出,加強綠色、有機、名特優新和地理標志農產品培育發展。同時,消費升級為綠色優質農產品發展創造了時代機遇,綠色有機地標農產品將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會議強調,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綠色有機地標農產品要在四個方面持續發力:一是增加優質供給規模,要主動適應消費結構升級需要,穩步擴大“三品一標”生產規模;二是提高綠色食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加大宣傳力度,線上線下齊發力,打響綠色食品精品品牌;三是嚴格監管保證認證產品質量,對使用禁用藥物和允許用藥但殘留超標的問題零容忍,發現問題一票否決,堅決取消用標資格;四是加快推動質量分級,選擇部分認證產品率先開展質量分級工作,推動生產端和消費端形成合力,促進優質優價。
會議對今年重點工作做出部署。一是快速提升綠色食品標志影響力。高聲量、高頻次加大綠色食品宣傳力度,依托權威媒體,構建宣傳矩陣,形成全方位、立體式宣傳格局。加強證后監管,抽檢要擴大覆蓋面,隨機檢要有威懾力,企業自檢要全鏈條,實地年檢要全覆蓋。二是促進綠色食品企業實現增值。與知名電商平臺加強合作,在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天集團開辟綠色食品專門銷售區,拓展網絡營銷渠道。要繼續辦好綠色食品博覽會、有機食品博覽會等展會。三是總結綠色食品產業價值。綠色食品產業30多年來取得了豐碩成果,要進行系統梳理,總結提煉綠色食品價值,促進綠色優質農產品技術創新與科技賦能。四是探索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區建設。聚焦優勢農產品區域和特色農產品區域,構建龍頭企業帶動,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認證賦能,“點線面”結合的綠色優質農產品發展格局。五是推進農產品分類分級。以水果類產品為重點,依托集中產區開展產品品質評價分析,推動形成一批農產品分類分級農業行業標準。六是探索開展鄉村傳統特色農產品登記保護。深入研究歐盟傳統特色產品的法律法規、制度安排、技術規范、實踐做法,制定工作方案,力爭盡快啟動鄉村傳統特色農產品登記保護工作。七是加強事業支撐保障能力建設。加強基礎理論技術研究,持續完善綠色食品標準體系。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系統總結凝練推廣應用的技術路徑、發展模式和實踐經驗。構建全國統一的綠色有機地標農產品管理服務平臺,提升信息化水平。持續開展檢查員、監管員、內檢員“三員”隊伍的培訓管理,加強作風建設,做到按制度辦事、用標準說話,始終守牢清正廉潔底線。
湖南、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青海共8家省級工作機構在會上介紹了典型經驗。湖南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劉益平、衡陽市委副書記陳澎、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總工程師張志華出席會議,各省級綠色食品工作機構負責人以及綠色食品中心各處室負責人參加座談會。(綠辦)
《中國食品報》(2025年04月21日08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