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某國產(chǎn)鏡頭的全開大暗角,引發(fā)了某書上有關(guān)于鏡頭通光量的熱烈討論。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暗角、通光量以及透光率的事情,希望一篇文章能夠把這個話題講明白。
暗角的成因
暗角與口徑蝕有點類似,只要全開光圈或多或少就會存在,只要縮幾檔光圈就可以幾乎消除。但實際上暗角的產(chǎn)生要比口徑蝕復(fù)雜很多,主要由三個因素導致的。
光學層面上,光線以傾斜角度進入鏡頭時,有效通光面積隨入射角余弦值四次方衰減。如果入射角達到45°,此時理論亮度衰減達(cos45°)^4≈0.25,即邊角亮度僅有中心區(qū)域的25%。也就是說光線越垂直射入,邊緣的亮度衰減就越低,比如長焦鏡頭就是這個類型的。而如果光線非常傾斜的射入鏡頭,邊緣亮度的衰減就越厲害,燈泡超廣角鏡頭就是為了盡可能將光線以小傾斜角射入而開發(fā)的。
機械層面上,后組鏡片直徑小于前組,邊緣光線被鏡筒物理截斷,形成機械漸暈。也就是說如果能夠做到整個鏡組的鏡片口徑盡可能統(tǒng)一,那么暗角也就會越輕微,反之則暗角越重。
傳感器層面上,傳感器微透鏡有最大入射角極限。邊緣光線入射角度大于極限時,傳感器將不會接收到光信號。未達到極限角度的光線也會有明顯的衰減,減少光信號接收量。也正因為此,M43系統(tǒng)的鏡頭往往會更加追求光線要垂直射入傳感器。
基于上述三個暗角的形成因素,可以簡單歸納出有關(guān)于全開光圈暗角的規(guī)律:
- 變焦鏡頭的暗角往往比定焦鏡頭重,尤其是超廣角變焦是暗角重災(zāi)區(qū)。
- 中廣角變焦頭的廣角端往往比中焦端暗角重,但長焦鏡頭則可能會相反。
- 全開光圈時,邊緣比中央暗2EV是行業(yè)平均水平。但有些原廠超廣角變焦能夠夸張到-6EV級別的暗角。
- 大部分情況下,近攝不僅會增加暗角,還會降低實際的光圈值。
- 看鏡頭口徑無法確定暗角輕重,有的鏡頭口徑大但中后組鏡片口徑小反而暗角更重。
目前我通過查閱以往測試能夠看到的全開光圈暗角較輕的鏡頭有:索尼FE 100mm F2.8 STF GM OSS、尼康Z 50mm F1.8S、適馬56/1.4 DG DN、適馬45/2.8 DG DN、松下S Pro 50mm F1.4、佳能RF 28-70mm F2L USM等。
光圈值與通光量
在這次的輿情中,有不少入門用戶認為大暗角就是“光圈值虛標”,但實際上光圈值與通光量是完全兩碼事。并且通光量測試的是鏡頭的中央畫面,與全開光圈時的暗角表現(xiàn)并沒有關(guān)系。
我們常見的光圈值F值是個計算值,F(xiàn)=焦距/通光孔徑直徑,只反映孔徑大小,光線在透過鏡片后有多少損失與光圈值無關(guān)。光圈值能夠比較好的反映出鏡頭的理論虛化量,但實際的虛化效果還是要根據(jù)鏡頭的實際焦距、對焦距離以及鏡頭本身的焦外風格所決定。
而在電影鏡頭中比較常見的通光量T值是個實測值,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精確匹配曝光,避免拍攝時不同機位曝光不同。理論上光圈值F值和通光量T值之間的差別就是由透光率決定的。攝影鏡頭透光率平均水平約85%,90%以上透光率的鏡頭幾乎全是定焦,且80%以下的旗艦鏡頭也不少。
對于透光率影響比較大的是鏡片數(shù)量、特殊鏡片厚度、鍍膜技術(shù)。在光學玻璃廠商的技術(shù)手冊中能夠查閱到每種光學玻璃在5mm和10mm厚度下的各波段透過率,如果鏡頭本身鏡組多且厚的話,會非常影響光線透過,典型案例就是“老蛙神鞭”。
其次一些特殊玻璃會特別影響藍紫波段的光線透過,雖然這些昂貴的特殊玻璃能夠極大的降低鏡頭體積重量,但也會讓光線透過率變低的同時讓色溫偏黃。這個在我們之前的內(nèi)容《為什么有些鏡頭會偏黃?》有詳細科普。
最后也是最影響透過率的就是鍍膜技術(shù)了。雖然目前的鍍膜技術(shù)的光線透過率能夠達到99%以上,但有多少個反光面就會讓透過率乘以多少次方。比如99.4%的十次方還有94%的光線透過率,但99%的十次方就只有90.4%的透過率了,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簡而言之就是,鏡片數(shù)量越少,鍍膜技術(shù)越好,透光率越高。
透光率和暗角其實并無直接聯(lián)系,比較典型的代表產(chǎn)品就是銘匠27/2.8,它有著非常喪心病狂的超大暗角(全開光圈時畫面邊緣猶如天黑)和頂級的透光率(雙高斯鏡片結(jié)構(gòu)非常簡單)。
就我個人來說,暗角是氛圍感的來源之一,對于人像&人文掃街拍攝而言并不是壞事。對于常規(guī)風光攝影領(lǐng)域,小光圈拍攝是主流也就沒有暗角的煩惱。最有影響的自然就是星空攝影,暗角真的會影響星空攝影創(chuàng)作,自然暗角更小光圈更大的定焦頭就是追求極致拍攝的不二之選。而透光率這件事情,消費者目前更想要的是更輕便更小巧的鏡頭,廠商犧牲透光率&色彩去選用高價值的高折射率鏡片是行業(yè)趨勢,目前看很難扭轉(zhuǎn)。
如果濃縮一下我的觀點,那就是:比起透光率,鏡頭輕便更重要;比起全開光圈暗角強弱,鏡頭性價比更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