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點,61歲的蚌埠市民劉昌水彎著腰,樂此不疲地給地里新栽菜苗澆水。
他的身后,400多塊規整的菜地在龍子湖西岸依次鋪開。西紅柿、小蔥、辣椒等各種蔬菜苗整整齊齊地“站”在了新翻整的土地上,搖曳著嫩葉。
誰能想象,這么大的一個“城市小菜園”是由一片荒地變身而來。
作為中國第六大城市內湖,蚌埠市龍子湖面積比杭州西湖面積還要大。但是一直以來,其西南岸數十畝的河灘地讓管理部門頭疼不已。周邊居民私墾亂種,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成堆,污染土地、水體,給這一片區的水生態治理帶來極大挑戰。
今年年初,蚌埠市市水利部門在保持地塊耕地屬性不變的前提下,創新推出“‘夢之園’市民認領計劃”,通過實施土地平整、道路、水系、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標準化生態菜園,為城市居民提供一個親近自然、體驗農耕樂趣的平臺。園內每塊土地被劃分為50平方米的標準化單元,配套生態種植培訓、灌溉水源供給和定期農技指導等。
“小菜園”。受訪者供圖
“我年輕時就會種地,后來一直在城里生活,想種地也沒地方施展。這下有了自己的菜園,真上癮,我天天來。”劉昌水說,退休后,自己一直想找點事做,這個“小菜園”成了他的快樂天地。
“460塊城市菜園地,讓市民享受城市田園生活,種下開心,收獲開心和健康。”負責該項目運營維護的安徽尚禹建設工程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丁干,指著登記名單說,原以為“小菜園”項目的推出要費勁推廣,結果3月30日開園當天460塊地塊就被搶光了。
開園后,平時園內的客流量超過1000人次,節假日的日均客流超3000人次。
“我們和所有認領地塊的市民都有嚴格約定,禁止使用化肥、農藥,只能夠使用不會污染土壤、水質的農家肥。因為都是自家菜地,市民比我們還要愛惜土地,守護自己種的菜,也都很支持。”丁干說。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夢之園”項目的配套,開發部門還專門引入了一套水凈化系統,所有地塊灌溉的水源都來自龍子湖,經過三重凈化后會流向每個地塊的灌溉水龍頭。種種舉措都是為了確保這一帶的水質、土壤不受破壞。耕地還是耕地,但玩法已經進階,與以往大不一樣。
“群眾需求就是最好的指揮棒。下一步,我們計劃注冊‘夢之園’商標,設計品牌,將其作為農文旅發展與生態環境整治融合一次新的探索。同時推出一些地塊供市民認領,并配套建設環境綠化美化工程。”丁干介紹,地塊出租后,物業管理方還會向有需求的市民提供旋耕機、專業肥料、農具防盜、技術指導、垃圾清運、保潔、監控等多項服務,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同時,打造新的消費場景。(陶偉、陳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