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球網報道, 特朗普政府先是宣布豁免智能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和零部件的“對等關稅”,但很快又改口,稱相關產品只是被轉移至另一個關稅類別,后續還將面臨單獨征稅。與此同時,中國已邀請聯合國193個成員,出席召開的非正式會議,欲就美國加征關稅問題進行討論。這一系列事件背后,究竟有著怎樣的深意?
特朗普(資料圖)
先看特朗普政府在電子產品關稅上的反復無常。4月11日晚,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低調修改稅則,豁免了對智能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和零部件征收的“對等關稅”。這一豁免涉及范圍廣泛,涵蓋了諸多在中國生產的產品。要知道,美國普查局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進口的電子產品中,約26%來自中國,其中81%的智能手機和78%的電腦顯示器都源自中國。可見中國在全球高科技產品供應鏈中占據著不可或缺的地位,特朗普政府此舉似乎是對這一現實的無奈認可。
然而,僅僅兩天后,特朗普就突然翻臉。13日,他宣稱并未宣布任何關稅“豁免”,相關產品只是被轉移至另一個關稅類別,還表示美國將在“不久后的國家安全關稅調查中審查半導體和整個電子供應鏈”。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也呼應稱,目前的豁免只是暫時的緩期執行,這些電子設備將在未來幾個月面臨單獨且“不容談判”的關稅。特朗普政府這種朝令夕改的做法,讓美國企業界怨聲載道。美國一公司高管直接炮轟白宮,稱白宮不斷傳出的更改消息,令“整個行業和投資者頭暈目眩”,給試圖規劃供應鏈、庫存和需求的公司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
而就在特朗普政府在電子產品關稅上反復折騰之時,中國已向聯合國193個成員發出邀請,召開非正式會議討論美國加征關稅問題。根據會議概念文件,美國將關稅當作極限施壓的武器,嚴重違反國際貿易規則,觸發了世界經濟和多邊貿易體系的沖擊和震蕩。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回應相關提問時強調,近期美方濫施關稅,嚴重沖擊全球經濟秩序和多邊貿易體制,損害各國利益和福祉,中國支持國際社會利用包括安理會在內的各種平臺進行討論,深化對單邊主義和霸凌行徑危害的認識。
特朗普(資料圖)
從多方面來看,中國此時召開這一會議意義重大。其一,美國的“對等關稅”政策并非只針對中國,全球眾多國家都深受其害。此前,特朗普曾對全球75個國家準備征收對等關稅,雖暫時叫停90天,但這些國家依舊面臨著關稅威脅,且在這90天內還要被迫與美國談判,面臨美國的訛詐和施壓。中國此次召集會議,給這些國家提供了一個表達不滿、共同聲討美國的平臺。
其二,聯合國是全球最大的國際交往平臺和規則制定平臺,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利用這一平臺能夠聯合國際社會,共同捍衛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反對美國濫用關稅政策破壞全球經濟秩序。其三,通過邀請193個成員參會,能在更廣泛的國際空間凝聚共識,推動更多國家站出來反對美國單邊關稅措施,形成對美國的聯合施壓。
此外,中國召開此次會議,還有更深層次的戰略意義。在當前國際形勢下,美國試圖通過關稅等手段逼迫他國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這對全球化發展造成了嚴重沖擊,多邊合作機制平臺和聯合國的地位都受到影響。中國將此事放在聯合國框架內討論,旨在維系國際秩序體系,維護聯合國的權威,展現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擔當,為全球各國樹立榜樣,引領各國共同反對美國的霸權行徑。
特朗普(資料圖)
綜合來看,特朗普政府在電子產品關稅上的反復,凸顯了其關稅政策的混亂以及面臨的國內經濟壓力。而中國召開聯合國非正式會議,討論美國加征關稅問題,不僅是為了維護自身利益,更是為全球各國提供了一個反對美國單邊主義和霸凌行徑的平臺,在國際舞臺上展現了中國的擔當與領導力。在未來,隨著會議的召開,國際社會對美國關稅政策的態度將更加明確,美國也將面臨來自全球的輿論壓力。這場由美國挑起的關稅戰,最終走向何方,值得全球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