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天出發,為夢想前行。4月19日,2025廣東時裝周-春季(第35屆)在廣州番禺盛大啟幕,全景式展現服裝產業在時尚引領、智能智造、區域協同、多元融合等領域的新質成果,堅實助力中國設計創新勢能的全球化裂變!
創立于2002年的廣東時裝周,歷經23載沉淀,已躍升為輻射全國的時尚生態樞紐,穩居中國三大時裝周頭部陣營。本屆為期九天的盛會將呈現82場主題活動,涵蓋品牌大秀、趨勢發布、主題展覽、供需對接、商貿交流、非遺新造、時尚消費等板塊,聚合新銳設計師、先鋒品牌、國際商業、硬核供應鏈與產業集群力量,構建從創意孵化到商業轉化的完整價值鏈。
作為廣東省“粵貿全國”工程重要展會,本屆時裝周不僅是廣州建設國際時尚之都的核心發布平臺,亦是番禺區打造千億級時尚消費品產業的關鍵引擎。經過兩屆實踐,廣東時裝周與番禺區域發展深度耦合,成功構建起產業協同創新的共生范式。番禺區政協主席、時尚產業鏈鏈長鄧耀棋在開幕致辭中指出,依托廣東時裝周這一超級流量入口,番禺通過“出新出彩”的鮮活時尚活動迅速提升產業影響力、賦能品牌升級、引領模式創新,形成“近悅遠來”的發展新格局,進一步堅實了產業基礎,推動了一批“來番禺 正當時”時尚產業重大項目的協同建設,為番禺打造第二個千億產業集群奠定了堅實基礎,更在全球時尚版圖中標注出清晰的灣區坐標。
“秀”與“展”
定義灣區時尚新范式
時裝周的本質是時尚產業生態系統的核心樞紐,既是商業與文化的交匯點,也是創意與趨勢的集中展演。作為中國時尚產業重要的“首發首秀首展”平臺及灣區時尚風向標,廣東時裝周憑借強大的資源聚合能力與國際化視野,持續吸引海內外先鋒設計師與創新品牌匯聚灣區。本屆廣東時裝周迎來新趨勢新靈感的集中爆發——從非遺工藝的創造性轉譯,到AI智造的美學重構,展示范圍從T臺延伸至更廣闊的場景,立體化重塑時尚敘事空間,持續吸引敢為人先的時尚創造者,引領中國設計從文化自覺走向市場自信的蛻變之路。
開幕首日,廣東時裝周率先用三場精彩的發布奠定創新基調。廣東本土原創品牌SANI以“流光半夏”為主題,重構傳統與時尚的對話,以“自然不一樣”的設計語言將侗族藍靛染藝術凝練于現代時裝設計,引領非遺活化與東方美學復興的浪潮。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創產業發展處」贊助,Fashion Farm Foundation主辦的“粵港澳大灣區時尚匯演 2025”,集結大灣區四組新銳設計力量,通過三地設計思維的碰撞,呈現大灣區時尚產業融合創新的新圖景——澳門設計師歐陽煦創立的XU’S以暗黑美學解構哲學命題,以肌理與廓形重寫當代敘事邏輯;香港設計師曾志豐攜IP AXIS INDUSTRIAL STUDIO亮相,將功能性設計融入前衛科幻風,演繹末日裝備美學;香港理工大學時裝及紡織學院展示學術創新成果,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則攜本土設計師展現技術革新。IP潮流活動“花生情報局”煥新升級,攜手潮流平臺LEVVV 和運動品牌KAWASAKI,為熱愛潮流的年輕群體呈上未來主義發布秀,以機車狂想、網羽運動、潮流藝術家聯名及Y3K四大篇章,解構運動潮流新維度,打破運動、藝術與科技的次元壁。
廣東時裝周始終以構建原創設計價值轉化生態為核心,關注時尚品牌的新質成長,為創意提供發聲舞臺,持續激勵灣區時尚的迭代升級。國家級廣州番禺(珠寶和動漫)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的啟動,率先為創意與設計密集的時尚產業編織起創新發展的保護網。在后續的日程里,既有以新中式非遺大秀為切口,探索傳統工藝與現代消費場景共生的創意佳作,亦有專注于未來風格,將概念性創作轉化為商業先鋒產品的具象演繹,更通過設計師嘉年華、2026SS流行趨勢發布等活動,為設計師群體呈上知識產權、IP打造、商業運營、跨界實驗等豐富內容,建立起本土設計話語體系,為大灣區時尚供應鏈與消費市場的精準對接搭建橋梁。
“智”與“鏈”
構筑時尚出海新航道
站在時代浪尖,廣東時裝周以敏銳之姿洞察新潮,為產業新事物的破曉發聲 !步入本屆時裝周的展覽區域,金鼎制造展現著領先全球的智造產品系列,由POP 研發的AI助手正在實時捕捉流行風向,來自頭部時尚品牌的精美產品也在無聲訴說著一場從商業、供應鏈到生產的AI變革已經到來。
在產業進行深刻變革的同時,全球貿易規則重塑與關稅政策調整也讓傳統外貿模式面臨新一輪轉型升級挑戰。聚焦跨境電商生態鏈構建與外貿基地能級躍升,本屆廣東時裝周通過科技賦能、文化融合與綠色轉型,全方位展現廣東服裝產業在國際競爭中的新優勢,為“中國制造”向“中國品牌”的全球化跨越開辟新航道,推動大灣區“時尚共同體”從“單兵作戰”邁向“集群共贏”的新階段。
向左滑動>>>
各產業集群聞風而動,紛紛拿出“看家本領”,希望通過時裝周吸納更多優質合作伙伴。帶著“番禺快時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的新榮譽,番禺以服裝為核心紐帶,串聯家居、珠寶、茶飲、美食等“時尚六品”,匯聚本土標桿品牌和龍頭企業,展現“設計-智造-出海"的全鏈路生態優勢,為“再造一個千億級產業集群”注入強勁動能;沙溪休閑服裝外貿基地聯合霞湖世家、通偉服裝、元一智造等領軍企業,以“時尚沙溪風·新質品牌潮”為主題,集中呈現沙溪服裝產業的蝶變成果;廣清紡織園以“時尚清遠 啟視未來”為主題,通過“產業升級”與“趨勢引領”雙線并進,聚焦產業升級、創新驅動與未來時尚趨勢協同發展。
開幕當日,廣東時裝周以開放姿態迎來高光時刻。大連、西南等產業集群代表團、廣交會客商和東南亞代表,法國、美國等華人商會代表,不約而同來到時裝周挖掘商機。遠道而來的印尼Citrus Department Store總裁董事Budi Salim表示,非常看好廣東時裝周的時尚創意與商業價值。不僅能深度領略到本土品牌的獨特魅力,發掘出眾多極具潛力的合作目標,期待將廣東時尚的多元風采引入國際市場,攜手開拓更多元的時尚商業版圖。
這場以技術創新為引擎、標準構建為護城河的產業升級,正通過廣東時裝周向世界遞交"灣區方案"——從跨境生態鏈的構建到外貿基地的協同進化,從綠色轉型的實踐到文化出海的突破,廣東時裝周不僅輸出引領全球的時尚產品矩陣,更形成可復制的商業價值體系,為國際時尚貿易獻上可持續化發展的“參考答案”。
“買”與“逛”
時尚引力場春上新啦
只要有夢想,卡皮巴拉也能上T臺!邁著能動就行的小碎步,帶著超長待機的思考臉,全球第一只走秀的卡皮巴拉萌萌地拉開了廣東時裝周春上新的序幕。在首發經濟浪潮推動下,廣東時裝周以全城時尚盛事之姿構建多維聯動網絡,通過整合產業鏈資源與地標商業體形成生態閉環,不僅釋放了設計美學的商業價值,更以審美賦能為支點撬動消費升級,使羊城煥發出時尚與商業共振的疊加效應,全面激活城市消費潛能。
精心策劃的「城野牧歌」主題展,以跨界融合的創新理念,以服裝產業為核心紐帶,通過場景化敘事與生態化布局,全景式呈現廣東時尚產業的協同優勢。展區以空間設計與消費場景的深度融合,構建起從服裝設計到生活方式的多維時尚生態,生動詮釋產業跨界聯動的創新勢能。18歲的初語攜手北江紡織,以牛仔為語言,以冷轉移技術為支撐,在春日世界里向大家發出“go out,get free”的邀請;廣東香云紗服裝品牌展、JOOOYS“綠繹華韻”非遺工藝與綠色設計推廣聚焦東方美學的現代表達,用時尚語言讓古老面料、傳統工藝煥發光彩;時尚生活方式跨界融合展區“衣”馬當先,將時尚基因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現時代新風貌;而超級 IP “四喜財神” 的時尚首秀,為大家奉上一場關于風格、跨界、命運與共富愿景的城市開運實驗,向世界發出“發財來廣東”的復興號召!
首次在四海城表心道開展“潮流周末”系列活動,聯動萬博商圈9大商場以“寵妳”主題串聯消費季,集結70余個潮流品牌與生活方式IP,將CBD核心區轉化為全民共享的時尚試驗場。當二次元游戲IP《鳴潮》的快閃空間在街頭落地,虛擬角色Coser與路人展開跨次元互動,lulu present、AJPG、GozoosOK等潮流品牌在街頭上演時裝秀,聯動KPOP隨機舞蹈的即興律動、潮流電音派對的聲浪共振,這場盛事以“時尚+”邏輯串聯寵物、音樂、二次元等泛文化領域,既為本土原創品牌提供發聲舞臺,也讓潮流文化深度嵌入城市日常。以“致敬夢想”為主題,廣東時裝周同樣為兒童、銀發群體、殘障人士打造專屬展現舞臺,舉辦模特大賽、公益走秀等主題活動,促成公益與時尚的有機融合,傳遞時尚產業的溫度。
“云逛時裝周”同步開啟線上狂歡,200+品牌借力電商平臺打破時空壁壘,實體商業與數字渠道形成共振。回應當下的直播熱潮,廣東時裝周積極推動“即秀即買”的消費新模式,鼓勵支持廣東品牌通過直播間吸引更多消費者的下單,真正將秀場流量轉化為銷量動能。作為小驚喜,首次上線的“云探時裝周”則希望通過“吹水”的方式,在廣東時裝周視頻號帶觀眾深入了解這場時尚盛會的幕后。
時裝周以雙向奔赴的姿態縫合專業高度與大眾審美的價值紐帶,既在垂直領域構筑產業標桿的對話場域,又以城市為經緯編織普惠性時尚生態,讓先鋒設計從秀場T臺流向市井街巷,在專業敘事與煙火日常之間建立起有機互哺的共生循環。
序幕已啟,好戲連臺。2025廣東時裝周-春季以灣區為卷軸,揮毫書寫中國時尚的嶄新篇章。這場融匯智造之力、非遺之美與未來之思的盛會,將在未來九天里開啟一場跨越時空的時尚對話。此刻,我們邀您共赴這場時尚與未來的盛會,見證灣區潮涌時,中國時尚的破浪前行。
更多內容丨盡在《中國紡織》雜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