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長假,
熱門景點人潮洶涌,
與其在擁擠中疲憊奔波,
不妨放慢腳步,
換個方式度過假期——
看一場展覽吧!
博物館、美術館、藝術館……
為自己打造精神舒適圈,
讓心靈在文藝的海洋中自由翱翔。
這份攻略——
(按開展時間順序排列)
精選了“五一”值得一去的展覽,
助你輕松規劃一場
充實又愜意的“五一”文藝之旅!
老梅越老越精神——梅雪峰、梅純一藝術研究展
展覽時間:2025年3月6日起
展覽地點:安徽省美術館-6、7號展廳
梅雪峰、梅純一,并稱“二梅”,安徽宿州人,是安徽近現代美術史上熠熠生輝的雙子星,他們既是父子,更是藝術道路上的同道者與傳承人?!岸啡缍?,父子各千秋。文脈接古今,丹青躋勝流”,美術史學家、評論家薛永年先生曾高度評贊二者藝術成就,他們在傳承傳統筆墨意趣的同時,抒發個性、表現時代,進行藝術的自我革新,以古雅高逸、剛健豪邁的畫風名享江淮,開安徽寫意花鳥一代新風。
“老梅越老越精神”是二人共用的一方印,也代表著他們對中國繪畫寫意精神的不懈追求。梅花乃群芳之首,他們愛梅、頌梅,也以梅傲然于世、不屈不撓的品性自勉、詠志。他們筆下的梅花或古樸、或蒼遒、或高逸,皆有自信豪邁的品格,為安徽當代寫意花鳥藝術增添了一份正大氣象。展覽通過“二梅”100余件不同時期代表作品,梳理二者藝術創作的風格變化、影響因素,探討藝術創作個體與家族、社會、時代之聯系,展現中國寫意花鳥藝術的傳承與創新。
「隨生命流淌」溯洄插畫展
展覽時間:2025年3月16日至5月5日
展覽地點:合柴1972-合肥當代美術館B館
大美黃山——黃山主題繪畫特展
展覽時間:2025年3月29日至5月18日
展覽地點:安徽博物院蜀山館(老館)五樓臨展廳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作為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有著“天下第一名山”之美譽。黃山“奇松、怪石、云海、溫泉”的奇觀,令古今游客為之神往,更引歷代文人筆歌墨舞,留下無數名篇佳作。黃山冠絕天下的山水勝境,與古徽州博大精深的文化積淀,為古今書畫家提供了藝術創作的豐厚滋養和絕佳題材,孕育了中國繪畫史上影響深遠的“新安畫派”。后來畫家繼承傳統,推陳出新,遂使“黃山”主題繪畫蔚為大觀。
由安徽博物院和中國美術館共同舉辦的《大美黃山——黃山主題繪畫特展》于2025年3月29日在安徽博物院蜀山館五樓隆重開展,展覽精選了兩館珍藏的黃山主題繪畫作品100多件。展覽分為兩個單元,展品時代從明清到現當代時期,年代跨度較大,風格多樣,盡現黃山千姿百態之美,令觀賞者為之耳目一新。
潘玉良藝術展
展覽時間:2025年4月10日起
展覽地點:安徽博物院廬陽館(老館)東二樓展廳
在中國百年現代美術史中,潘玉良是至關重要的時代面孔。在國內,她被劉海粟譽為“中國印象派第一人”,徐悲鴻則稱她為藝術界的“巾幗英雄”。在海外,她是中國留法藝術學會會長,著名的藝術史家蘇利文贊美她是“將中西藝術結合的少數中國畫家中的杰出榜樣”。與同時代留法的藝術家不同,潘玉良極少通過宣言或自述闡明立場,而是將藝術態度凝練于筆端。她在油畫、彩墨、素描、雕塑等多領域開拓實踐,打破性別、文化與藝術的邊界,其藝術生涯始終與時代激流共振。
作品即人。安徽博物院珍藏的4700余件潘玉良藝術作品,見證著這位藝術家的不止不休的創造活力。她的畫布是兩種文明的對話場域:東方線條、西方色彩、民族符號,這些原本不可并置的元素在她的筆下巧妙融合,使其成為20世紀中國現代美術跨文化實踐的生動案例。
本次展覽回歸本初,透過其作品本體語言的演變軌跡,印證藝術史的本質命題:“沒有藝術,只有藝術家。”展覽不僅是藝術風格的線性梳理,更希望開啟一場關于文化主體性的當代思辨:在藝術愈發依賴概念闡釋的當下,如何通過藝術語言的自覺建構,實現真正的文化表達?潘玉良留給今天的答案,藏在她的每一次起筆落墨間。
煌煌商邑 契刻千年——殷商甲骨文主題展
展覽時間:2025年4月18日至8月17日
展覽地點:安徽博物院廬陽館(老館)西二樓展廳
甲骨文作為商王朝時期刻寫于龜甲獸骨上的占卜記事文字,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見證。商周之后,甲骨文逐漸湮沒于歷史的長河中,直至1899年由王懿榮等學者重新發現,使得甲骨文逐漸為世人所知。又經劉鶚、羅振玉等一大批學者的搜集與整理,使甲骨學發展成為一門成熟的、國際性的顯學。天津博物館藏甲骨多為王懿榮、王襄等早期收藏家的舊藏,以字口清晰、內容豐富著稱,涵蓋祭祀、軍事、農業、天文等多領域,成為解讀商代社會的實物檔案。2017年,甲骨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遺產名錄》,體現了其世界性的文化價值。
為紀念19世紀末這一改寫歷史研究的重大發現,安徽博物院與天津博物館合作,遴選甲骨精品,舉辦了此次甲骨主題展覽,旨在以甲骨文這一重要的文明載體,激活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密碼,勾勒三千年前商朝的歷史脈絡與社會風貌。
茲山無盡——石虎最后十年重彩畫展(安徽站)
展覽時間:2025年4月22日至6月15日
展覽地點:安徽省美術館-3號展廳
愿天下祥和——百歲郭因書畫小品展
展覽時間:2025年4月22日至6月8日
展覽地點:安徽省美術館-8、9號展廳
生于1926年的郭因先生成長于戰火紛飛的年代,在逆境中奮起求學,勤于讀書與思考的他在新中國建設時期投身美學研究,而后著書成說,形成一派美學思想,其理論涉及基礎美學、文藝美學、藝術美學、生活美學等諸多方面。改革開放后,郭因先生將其思想與現實結合,在“建構和諧社會”的核心下,首創“綠色美學”,追求“三大和諧”美學,并進行學術實踐活動。治學之余,郭因先生寄情書畫,頗具風范,飄逸靈動,極富性情。
新徽派版畫名家紀念系列展:關學禮藝術作品展
展覽時間:2025年4月22日至5月11日
展覽地點:合肥市賴少其藝術館
擁抱繁花——新藝術運動與阿爾豐斯·穆夏
展覽時間:2025年4月25日起
展覽地點:安徽省美術館-4號展廳
藝海晴舟——周昭坎藝術文獻捐贈展
展覽時間:2025年4月25日起
展覽地點:安徽省美術館-5號展廳
*具體展覽信息以官網公布和現場為主
· ENJOY ·
編輯 | 淝南居士
? 素材來源 | 安徽省美術館聯盟、安徽省美術館、安徽博物院、合肥市賴少其藝術館、合柴1972、收藏拍賣雜志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