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是最好的時代,但也是最無聊最無趣的時代,機箱鮮有創新,結構大同小異,不只是機箱數碼類產品,就連新能源汽車也是同質化嚴重,很難讓人提起興趣。
今天帶來一套左手主機,也是少見的左邊放置,右側透類型的主機。
這套主機主打一個不一樣的海景房,不過因為相對比較異類的設計,顯卡壓力會大一些,盡量去選擇一張散熱模組規格更大的50系顯卡,我感覺50系顯卡矯枉過正,40系顯卡是散熱模組太過冗余,而50系部分顯卡則是保守了一些。
得益于非常合理的走線槽和扎帶設計,就算是小白,也可以做出非常整齊的理線。
配置表
CPU: Ultra 7 265K
主板: 華碩Z890 AYW GAMING WIFI W
顯卡: 耕升5070Ti踏雪OC
內存: 金士頓Renegade叛逆者 DDR5 8000 16G X 2
固態: WD_Black SN7100 1T
機箱: SSUPD 星艦 Xhuttle
電源: ROG STRIX 1000W白金雷鷹氮化鎵
散熱:華碩PRIME大師360水冷
整體展示
左手機箱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少見的,現實中也有很多場景適合左手放置的機箱,但是這樣做的品牌很少,這個視角其實可以看到它還是有一些海景房機箱的結構,比如貫穿的前面板燈帶昭示了它依舊有著左右分倉,但是分倉的空間并不是很大。
正面角度可以看到機箱本體并非規則的立方體,左側有著明顯的切邊,同時正臉也可以完整的展示顯卡的全貌。
俯瞰角度,因為燈帶的原因,一些接線并不是很顯眼,而顯卡吊裝方案,供電線從右側走下去不會影響整體觀感,顯卡下方甚至還提供了一個可調支撐。
個人建議可以在下方空白的區域,去增加一個5寸左右的小屏幕,用于監測硬件信息,也能填充過渡留白所帶來的略有些單調的場景。
這個吊裝方案下的顯卡可以無死角展示前面、側面和背板。
水冷管的走線可以做到無遮擋水冷頭,燈帶是點睛設計。
湊近看看這張耕升5070Ti踏雪OC顯卡特寫,也是一張很低調優雅的低光RGB白色顯卡。
側面和背板都可以無死角觀賞到。
顯卡側面的logo燈,亮度剛剛好。
華碩PRIME大師冷頭特寫,它的冷頭是磁吸可拆,內部的裝飾片可以自由調整方向。
水冷聯排風扇特寫。
換個角度看看冷頭,下方金士頓叛逆者 DDR5 8000特寫。
拉開角度看看。
底部聯排風扇特寫。
配件展示
主板來自定位介于吹雪和TUF的主板,華碩的哎呦喂(AYW)Z890,這是一塊命名很有意思的主板,也是出了白色款,搭建白色主機的選擇又多了選擇。
今年華碩白色主板也是全面進化,都是這種白色PCB。
初看一眼,大面積白色搭配中等程度銀色,散熱裝甲均為斜切點陣加之太空元素。
IO接口上的VRM散熱裝甲很用心的做了一些設計,半透的黑色多邊形視窗設計是點睛之筆。
VRM散熱裝甲層次分明,半透視窗可以看到內部的部分元件,上方印有AYW GAMING LOGO。
LGA1851插槽,這次供電模組為12+1+2+1相供電,單相80A電流,提供了Digi+ VRM數字供電控制。
四條DDR5插槽,支持最大容量256GB,AEMP 3.0和DIMMFit 技術加持下,最高超頻頻率為9066(MT/S)。
右上方可見DEBUG燈。
雙8pin ProCool高強度供電接口。
下方M.2散熱裝甲均為獨立設計,一共具備4個M.2插槽,其中靠近CPU的插槽支持PCle5.0規格。
另外三個M.2插槽支持PCIe 4.0規格,右側還提供了兩個側置SATA接口,配合底部的兩個SATA接口,一共8個存儲位。
顯卡插槽做了易拆鍵,簡單也非常好用。
主板IO接口相對比偏向實用化,給了20Gbps傳輸速率的C口,支持視頻傳輸,1個10Gbps USB-A以及2個10Gbps的USB-A、4個USB 2.0,數字音頻接口和2.5G網絡接口都具備,WiFi接口規格為6.0。
耕升的踏雪系列白色顯卡,5070Ti。
這是一塊OC版本的非公顯卡,主題踏雪,主打一個優雅低光白色方案。
它的體積并不大,整體尺寸為316x142x51mm(含擋板),2.2槽厚度,相對于40系的大板磚,屬于小巧精致級別,10+4+3相供電。
Blackwell架構,5nm制造工藝下擁8960個CUDA核心,Boost頻率最高2482MHz,16GB三星GDDR7顯存,TDP 300W。
最亮眼的元素是四個角做了冷切風格的冰塊裝飾,凸出了踏雪的主題。
背面為一整塊金屬背背板,左右各有一個碩大的雪花設計元素。
右側的雪花設計元素為六邊形鏤空。
配備了“雪盾”散熱器,主要是由5根鍍鎳復合熱管貫穿大面積銅底和升級加量的大面積散熱鰭片組成,三個風扇均為92mm直徑,第三代“炫風之刃”風扇,扇葉數量7片,并加入外環設計,相對于上代的9葉片,提升風量的同時還增強了扇葉強度。
唯一的LOGO燈位于側面,非常低調,供電接口為16pin的12V-2X6新協議規格。
3個DP2.1b和一個HDMI 2.1B,前者可提供80Gbps帶寬,最高支持8K(7680x4320)165Hz或者4K(3840x2160)480Hz畫面輸出。
金士頓Renegade叛逆者 DDR5 8000,工作時序為38-48-48-128,燈條設計風格百搭各類海景房機箱。
ROG雷鷹1000W氮化鎵,采用了大功率氮化鎵晶體管,對比傳統硅晶體管體積更小、發熱量低、轉化效率更高。
全模組搭配了全日系電容,定制散熱模塊,提供了8重保護機制和10年質保,配套的電源線也均為柔軟的壓紋線。
散熱風扇為135mm直徑的雙滾珠軸流風扇,具備ECO模式。
全模組接口中的顯卡接口,特意配備了2Pin的智能穩壓技術的IVS接口(紫色),用以實現比普通電源快45%的穩壓效果。
PRIME 大師水冷,也是華碩最新的新品,定價相對于華碩這個大品牌就很親民了。
到手已經是安裝好的狀態,PRIME 大師水冷有兩個版本,普通的和帶屏的,普通版本更適合預算有限的用戶。
整體外觀就非常低調了,三把風扇為一體式聯排設計,兩根線就可以解決供電和燈光。
冷頭特寫,它的冷頭非常有意思,外殼磁吸可以拿下,面板可替換同時也可以調整方向,隨機還配備了另一個可替換面板,內部水泵則是轉速3600 RPM的 Asetek 水泵。
風扇轉速為2200 RPM,扇葉數量9片。
SSUPD 星艦 Xhuttle,這是SSUPD推出的第一臺ATX機箱,這個牌子之前廣為熟知的應該是它家的MESH系列立式小機箱。
機箱主打一個左手放置,它雖然也是海景房范疇,但是顯然和其他海景房有著非常大的差異化設計,可以說是我最近做的一個最有意思的機箱了。
507mm高度、217mm寬度,進深417mm,整體體積50L,屬于主流中塔水準。
作為左手機箱,也是可以替換配件,調整為正常形態,也就是傳統的右置機箱,但是我這里并不建議,畢竟它的特色,就是左手放置。
支持主板背插,顯卡為吊裝形式,支持最大370mm。
風冷限高170mm,兼容性還是不錯的。
冷排默認位于機箱尾部,最大支持360冷排,底部則提供了三把反葉RGB風扇,風扇位也可以安排第二個冷排。
內部空間設計還是下了不少心思,相對很多海景房單一結構具備更多創意設計。
理線空間也非常合理。
接口位于下方,這也是一臺讓你放置在桌面上的機箱。
更多細節特寫。
頂蓋拆掉后的內部結構。
性能拷機測試
Speed way參考分數7653。
Steel Nomad參考跑分6587。
Port Royal參考跑分18856。
Time Spy Extreme顯卡得分13543。
Fire Strike Ultra顯卡得分18068。
支持DLSS 4的游戲賽博朋克2077幀率結果,大家可以自行參考下。
也放上2k分辨率幀率結果。
幽靈行動斷點不支持DLSS4和DLSS,但是也是發售沒太久的游戲,跑了一下最高畫質,4k分辨率下可以達到平均115幀成績。
2k分辨率下幀率進一步被拉到了168幀。
Steel Nomad壓力測試,97.3%成績通過。
拷機方面我做了兩次,華碩這次主板BIOS更新有平衡、水冷超頻和風冷超頻三個選項,在極限的水冷超頻下可以最大程度壓榨處理器性能,但是溫度會偏高,平衡模式下溫度甚至能低20度左右,屬實有點讓我驚訝。
水冷超頻,AIDA FPU+顯卡甜甜圈極限拷機測試,15分鐘,處理器主頻飆到了5.4Ghz和4.6Ghz,封裝功耗達到了驚人的287W,峰值甚至飆升到了317W,不過代價是溫度破百,建議這個模式下還是選擇千元水冷。此刻顯卡溫度也偏高,平均溫度83度,功耗290W左右。
平衡模式下單獨對處理器FPU拷機,此刻處理器頻率大約在5.2Ghz,功耗大約在230W,接近設計功耗,此刻溫度就非常穩定了,僅有81度左右,大師這顆水冷壓平衡或者風冷超頻狀態下的Ultra7還是無壓力的。
本次裝機就是這么多了,感謝觀看,有問題評論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