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和越南的關系歷來緊密且聯系甚廣,早在秦朝時期,秦始皇就設交趾郡,位置約在今越南的北部地區。到了西漢武帝時期,又設日南郡,范圍擴大到今越南的中部地區,此后一直越南一直都被劃分在中國的行政區域里。
直到唐末五代十國時期,唐王朝覆滅,中原割據越南趁此獨立。到宋朝后,它正式成為中國的一個藩屬國。
進入近代工業社會以后,從1885年算起越南淪為法國的殖民地長達半個世紀之久。1840年,英國用鴉片戰爭打開了清政府的國門,兩國的情形開始半封建半殖民化。
一開始因為我國和越南有著相同的經歷遭遇以及歷史羈絆因素,曾有不少越南的共產黨人士都參加過我國的革命。
二戰結束后,整個第三世界掀起了尋求民族大解放的浪潮,越南也不例外。以胡志明為首的越南共產黨積極反抗法國殖民者的入侵。在這個時期,新中國曾多次派專家顧問援助越南。
特別是與中國接壤的北越,與我國政府有著緊密的聯系,而北越在新中國的幫助下也早早地實現了獨立,趕走了法國殖民者和美國幫兇。
在持續時間約30多年的越南反抗殖民者的戰爭中,我國不顧當時自身的情況,向越南援助了近200億美元的經濟和軍事援助,為越南的解放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但進入20世紀70年代以后,隨著中美建交、中日建交、中蘇關系變化等活動,蘇聯便在暗地里示好越南,企圖包抄中國。
而越南方面,因胡志明的逝世也導致了對我國態度的轉變。1969年胡志明逝世后,黎筍上臺任越共主席,對我國的態度發生了360度大轉變。
1975年越南戰爭停戰,在國內實行激進的“左傾主義”,同時背靠蘇聯這棵大樹在中越邊境不斷挑釁我國,還公然在國際場合反華,致使在越南的中國華僑生存境遇變得困難。
除此,當時越南還以武力蠶食了我國南沙群島96%以上的島嶼。1978年11月還在庭毫山等中越邊界制造流血沖突,行為惡劣。越南在庭毫山公然射殺13名無辜民眾,還劫持了8名民眾為人質,最后又殺掉6人挑釁我國。
越南此舉,已是嚴重侵犯到了我國的邊界安全,嚴重危及到我國邊境地區的民眾安危。
1979年2月,面對越南一直以來的嚴重挑釁我國展開了自衛反擊戰。
在這場持續約10年的戰爭中,無數解放軍戰士為此付出了生命。其中就有我軍10位高級將領的孩子,他們的年齡大小不一,最小的年僅18,就此長眠于中越邊境。
他們都是誰呢?在戰爭中又都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張力
解放軍第54軍160師師長張志信之子張力。
出生在軍隊大院的張力,自小在父輩的耳濡目染下對軍營生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長大后他便加入到偵察兵行列中,我國對越南的自衛反擊戰展開以后,張力自告奮勇請求上前線。
“不要搞特殊化,別給我丟臉,不立功就別回來見我。”
面對兒子再三上前線的請求,從不搞特權的父親張志信給兒子搞了一次“特權”,將他調到尖刀連。這是當時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最為危險、風險最高的隊伍,直接與敵人展開正面沖突。
張力
在復雜多變的戰爭中,張力一直身先士卒,肯吃苦。而作為偵察兵,他又一直要處在隊伍的最前面偵察敵情,危險系數直線上升。
不幸的是,在一次偵察任務中,他永遠倒在了戰火紛飛的戰場上。
這天他和隊員幾人前往中越邊境的高地進行偵察,但慘遭越軍計劃好的埋伏,不幸遇難,年僅21歲。
當時張力的腰部中了彈,他便主動要求掩護其他的隊友撤退,并在最后時刻托隊友給父親帶話,到這時他的隊友才知其真實身份。
而父親張志信此時還在前線指揮戰爭,得知這一消息后,張志信默了良久說道:“倒在越南戰場上,也是死得其所!死的光榮!”張力是其唯一的兒子。
周偉
周偉的父親周開源當時在廣州軍區任職,是一名參加過抗戰革命戰爭的老兵了,聽到我國對越自衛反擊戰后,周偉不顧家人的極力反對,孤身一人加入了反擊隊伍中。
為了不被家人從戰場上抓回去,周偉還專門避開父親周開源所率領的軍隊。
不久,周偉所在的123師遭遇不測,一整個師都傷亡慘重,周偉壯烈殉國。父親周開源得知兒子犧牲,在經過短暫的悲痛后便趕忙投入到指揮戰爭中,戰場不等人。
耿軍和耿曉康
這是一對親兄弟,他們的父親是軍隊里的副參謀長。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消息傳來后,兄弟倆便瞞著家里來到了前線戰場。并在出發前就寫好了遺書,在思想上已經做好了回不去的準備。
但事實是,父母早就知道兩兒子的志向,對此他們也并沒有搞特殊化和反對,選擇了默默支持兒子們。
兄弟倆加入部隊后被分到同一個連,一同戰斗。
1979年3月,中越在高平展開了激烈的戰斗,最終被敵人圍困在高地上,身后就是懸崖峭壁,萬丈深淵。
當時兩兄弟所在的150師便打算突圍,這時耿曉康主動站出來表示自己愿為隊伍開路,偵察前線狀況。最終中彈身亡,年僅18歲。
而耿軍為了掩護大隊伍的撤軍,留在最后方,在被越軍的強勢進攻逼至懸崖后,選擇了跳崖也不當俘虜,年僅21歲。
羅粵寧
羅粵寧的父親是廣州軍區副參謀長羅榮,后駐守在新疆地區。
身為一個妥妥的官二代,羅粵寧本可以悠閑享樂一生,但他卻選擇了為國捐軀,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意志堅定的、合格的解放軍。
羅粵寧自小就對軍隊有著無限的向往,1969年在父親的同意下他進入了軍隊,十年如一日的訓練磨煉了他的意志。
對越自衛戰開始以后,羅粵寧作為尖刀連的副連長,一向身先士卒,與士兵們同吃同住。
在一次與越軍的正面沖突中,我軍以少對多,面對越軍的不斷進攻,羅粵寧在往來了四次掩護、營救還活著的隊友后,不幸犧牲。他犧牲前身中4槍,個個擊中要害,身體血流不止,但仍堅持營救隊友到最后一刻才倒下。
曹輝
149師446團的團長曹從連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和兒子的最后一面是在望遠鏡下遙遙相望。曹從連是我軍經驗豐富、意志堅定的戰士,參加過多次重大戰役,一向吃苦耐勞,不懼危險。
在父親的影響下,曹輝從小也有了矢志報國的信念,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他也學習了父親不懼危險的精神,主動承擔了為隊伍擔任哨兵的重任。
當時曹輝所在的部隊為了突破越軍的防御工事,主動站出來當哨兵吸引越軍的注意。曹輝出發前,向父親的方向遙遙敬了一個禮,隨即便駕車開向密集的槍林彈雨中,并隨時與隊伍報告最新的前方信息。
最終壯烈犧牲,而曹從連從望遠鏡中觀看了兒子犧牲的過程。幾天后,我軍順利突圍。
江魯平
對越自衛反擊戰開始后,時任陸軍軍長的江燮元便帶著兩個兒子參加戰爭。其中,江魯平在帶領士兵潛入作戰時被對方發現,當時戰斗敵眾我寡。
在這樣的不利條件下,江魯平為了徹底摸清對方有多少人,多少力量,不顧自己身體已負傷堅持前行展開戰斗。最后不幸犧牲,獻出了年輕的生命,沒有辜負父親對他的期望。
江燮元(上)和兩個兒子(下)
彭泓
彭泓的父親是空軍副司令,在對越自衛反擊中因執行一個重大任務中不幸犧牲。父親犧牲后,彭泓便也加入了軍隊中。
作為一名優秀的偵察兵,彭泓表現優異,多次孤身入險境,為我軍帶來了大量可靠的情報。
奈何天不遂人意,在又一次孤身犯險為部隊偵查情報時,他慘遭敵人埋伏,英勇犧牲。
毛曉東
毛曉東的父親毛余,是一位早在抗日戰爭時期就有過突出貢獻的軍事將領,時任廣州軍區司令部顧問。
毛曉東14歲時就被父親送去軍隊歷練,六年后他憑借著優異的成績表現被任命為連長,這讓父親毛余很自豪。
但不幸的是,在那場和越軍爭奪高地的戰斗中,毛曉東因身上多處中彈,傷勢嚴重,壯烈犧牲。
趙幼林
對趙幼林的父親相關記載較少,只知道他曾在廣州軍區后勤部任職。
趙幼林也是從小生長在軍區大院,長大加入到對越自衛反擊戰后,在一次執行任務中不幸犧牲。當時他為了營救已中彈的隊友,不幸被流彈擊中,以身殉國。
曲寧江
曲寧江的父親曲奎17歲入伍,經驗豐富、功勛卓著,時任解放軍41軍參謀長。對越自衛反擊戰時,曲寧江還在醫院養病,但他卻悄悄南下加入前線部隊,成為尖刀連的一名戰士。
但在負責轉移隊伍時,曲寧江不幸中彈,此時他還在拖著病體掩護隊伍快速轉移。最后他因中彈流血過多,不幸犧牲,年僅19歲。
總的來說,在整個對越自衛反擊戰期間我國有無數解放軍戰士壯烈犧牲,不論他們身份貴賤,他們的犧牲都是有意義的,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的祖國的和平穩定,他們的名字永遠值得被歷史和人民銘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