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為了促進煙葉高質量發(fā)展,廣西河池市煙草專賣局(公司)按照“優(yōu)質、特色、生態(tài)、安全、均質、高效”的工作要求,為煙農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幫助煙農種好“金葉子”,提高種植水平,助力煙農增收。
“煙苗4片真葉后加大揭膜通風量煉苗,莖稈8厘米后必須采取斷水煉苗,間苗補苗要去除過大或過小的煙苗。”河池煙草農藝主管盧昌友正在向育苗戶傳授育苗過程中的技術要點。
育苗是種植煙葉的第一步,為了提高育苗質量,河池煙草選派經驗豐富、技術過硬的煙技員,組建了一支技術指導隊,深入各煙區(qū)的育苗棚,圍繞苗床衛(wèi)生、溫濕度管理、病蟲害防治等環(huán)節(jié),進行實地指導講解,引導育苗戶按照技術標準進行規(guī)范操作,為煙葉生產開好局、起好步打下堅實基礎。
在育苗棚消毒。楊紹基攝
“現在我們通過集約化、專業(yè)化的育苗模式,有效降低了煙農的育苗成本,按照統(tǒng)一供種、統(tǒng)一育苗、統(tǒng)一管理、統(tǒng)一發(fā)放的方式,實現了100%專業(yè)化育苗,提高了煙苗的質量和整齊度,確保培育出優(yōu)質壯苗,從源頭上保證煙苗質量。”河池煙草煙葉科科長羅寶雄介紹。
“實現專業(yè)化育苗后,我們放心多了,也省事多了,只用等通知去領苗就行了,再也不用擔心育不好煙苗了!”煙農梁國建開心地說。
“現在我的煙苗成活率都達到了98%,煙葉質量也比以前更高了。”煙農韋開全說。
此外,河池煙草還成立督導小組,定期開展巡查,重點檢查病蟲害傳播隱患、是否缺水缺肥、煙苗是否異常等情況,發(fā)現問題及時指導整改,對犯常識性嚴重錯誤嚴肅追責,并根據成苗質量發(fā)放補貼,切實提高成苗質量。
召集煙農開展現場培訓。楊紹基攝
為了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環(huán)境,河池煙草按照“有機無機協(xié)調,控氮穩(wěn)磷鉀、補充中微肥”的工作思路,制定中等肥力耕地施肥方案表,并根據煙農煙田土壤情況,制定個性化施肥方案,實行“一戶一策”,做到因地制宜,實現精準施肥。
“你的這塊煙田光照不足,碳代謝不足,會促進氮代謝,施肥量不能增加。”
“這塊田很多年沒種煙了,相比經常種煙的田施氮量要減少1千克至1.5千克。”
“前期干旱,降雨量少,你的這片煙田要注意控制氮肥,減少專用追肥5千克。”
按照“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的原則,各煙區(qū)煙技員根據煙農煙田的土壤、光照、水分情況,指導煙農進行施肥,保證煙葉健康生長,提高煙葉內在品質。
煙農正在移栽。韋聯(lián)鋒攝
在南丹縣八圩瑤族鄉(xiāng)的煙田里,十幾臺大型起壟機正在來回穿梭,伴隨著機器作業(yè)的一聲聲轟鳴,一道道整齊的壟溝正迅速成型。“以前人工起壟費時費力還費錢,現在有了起壟機,起壟變得省時省錢又省心。”煙農岑秀龍站在一旁,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起壟前要沿著自然水流方向規(guī)劃好主要排水的中溝和邊溝,一個垌片應統(tǒng)一行向,便于改善田間氣候,從而減少病蟲害。”六寨煙站站長吳振華正在起壟培訓會上講解起壟注意事項。
為了讓煙農掌握起壟技巧,河池煙草組織技術能手,在各煙區(qū)開展起壟培訓會,現場示范技術要點,統(tǒng)一技術標準,重點圍繞壟距、壟高、壟寬和開溝深度開展手把手教學。
同時,對起壟機性能、結構和注意事項進行詳細講解,并引導煙農抓好地膜覆蓋質量,防止水土流失,確保每一塊煙田起壟都符合技術標準,為煙葉生長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目前,河池煙草1.67萬畝煙田全部完成起壟。
下一步,河池煙草將繼續(xù)把貼心服務送到煙農家里和田里,加強對煙農的技術指導和服務力度。(楊紹基、韋聯(lián)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