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產業協作中心揭牌現場。主辦方供圖
4月15日,深圳市寶安區與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在寶安區福海街道、新安街道分別舉行寶安環江粵桂協作前置倉、深圳寶安—廣西環江產業協作中心揭牌儀式。作為粵桂協作首個前置倉,其啟用標志著兩地產業協作邁入“倉儲展銷一體化”新階段。
粵桂協作前置倉項目位于寶安區福海街道新橋山工業園,面積1299.5平方米,重點承接環江林木產品倉儲、展銷及物流中轉。通過“樞紐效應、杠桿效應、裂變效應”三大作用,將構建環江木材產業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的系統性協作平臺,發揮樞紐效應,貫通產業鏈條與市場響應。前置倉以“環江加工—寶安倉儲—深圳銷售”全鏈條協同為核心,將倉儲物流、展示交易、品牌推廣等功能前移至深圳寶安,使木材產品交付周期縮短50%,實現大灣區市場需求的“零時差響應”,動態調整產品結構,形成“山鄉資源”直達“灣區市場”的快車道。
依托寶安產業發展集團“反向飛地”免租金扶持模式,前置倉為環江企業定制降本增效方案降低物流損耗成本,提升產品溢價空間和綜合競爭力,拓寬林木產品銷售渠道。激活裂變效應,推動產業升級與鄉村振興聯動,通過前置倉的示范切口,推動環江特色林木產業集群化發展,強化聯農帶農效果;同時創新“飛地收益反哺”機制,將運營收益按比例投入鄉村基建與民生改善,形成“產業發展—收益共享—鄉村振興”的可持續循環,實現區域協作從單一產業幫扶向系統性發展生態的轉型升級。這一模式通過空間布局重構、成本效益重構和產業鏈價值重構,打造粵桂協作背景下“以倉為媒、以產促興”的實踐樣板。
當天揭牌的深圳寶安—廣西環江產業協作中心,則是以產業、消費、勞務協作為核心,推動環江資源對接灣區市場。該中心由三部分組成:林木產品展示交易中心,農特產品展示交易中心和勞務協作中心。三大板塊協同構建“產業造血、消費助農、就業惠民”體系,打造東西部協作示范標桿。(羅翔 江艷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