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美國總統特朗普,高舉“美國優先”旗幟,頻繁施壓美聯儲,試圖以強勢美元和關稅政策捍衛美國經濟;另一邊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堅持獨立性原則,抵制政治干預,維護貨幣政策穩定。
這場權力與經濟的博弈,關乎美國經濟的未來,如今等不到中方電話的特朗普除了做好中美洽談失敗的準備外,還向“美聯儲”宣戰,19日深夜,白宮直接表示,團隊正在研究如何炒掉鮑威爾!這是怎么回事呢?
美元總統與民選總統
美國經濟現在不太穩定,就像在風浪里搖晃的船,讓特朗普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很不好過,美元時漲時跌,美國國債也讓人擔心,再加上國內抗議不斷,國際局勢又復雜,這些事纏在一起,讓特朗普壓力很大。
面對這些難題,特朗普覺得美聯儲應該負責任,他認為鮑威爾的貨幣政策沒能很好地抵消關稅戰帶來的壞影響,甚至公開表示對鮑威爾不滿意。
但鮑威爾堅持認為美聯儲應該保持獨立,不能聽政治人物的指揮,他不想因為特朗普的壓力就改變政策。
這場影響深遠的權力與經濟博弈,關系著美國經濟發展方向,也影響著全球金融市場的穩定。
美聯儲是美國的核心銀行機構,它決定著美元的走向,影響力巨大,與一般政府部門不同,美聯儲相對獨立,不易受到政治左右,從而保證貨幣政策的穩定推行。
現任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就好比這家“美元銀行”的領導者,負責管理和引導美國經濟發展方向,這種獨立性讓美聯儲能更專注于經濟目標,避免短期政治利益的影響。
美國歷史上的第一家中央銀行“美國第一銀行”在1791年成立,目的是幫助剛成立的美國政府處理欠款。
不過,這家銀行的股份分配有些特別:政府只占小部分股份,只有20%,剩余的大部分,也就是80%的股份掌握在私人手里,其中不少還屬于歐洲人。
這種私有制的特點,加上美聯儲后來在美國債務問題以及像1929年大蕭條、2008年次貸危機這樣的金融危機中所扮演的角色,都讓美聯儲的地位變得很不一樣,它的決策往往影響著整個國家的經濟命脈。
實際上,美聯儲持有大量美國國債,這意味著政府需要向美聯儲支付利息,因此可以將美聯儲看作政府的重要“債權人”之一。
作為民選總統,特朗普推行“美國優先”的經濟政策,簡單說就是啥都想著美國,他覺得要保護美國經濟,就得靠關稅和強勢美元。
面對經濟困難,特朗普希望美聯儲趕緊加息,這樣能穩住美元,讓大家對市場更有信心。
但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不聽他的,認為加息有風險,暗示他不同意特朗普不斷提高對中國商品關稅的做法,這兩人在經濟政策上似乎不太合拍。
鮑威爾認為目前的關稅戰策略并不奏效,如果繼續升級,美國經濟將面臨崩潰的風險,前景十分不樂觀。
特朗普批評美聯儲,背后是有原因的,馬斯克本人在接受采訪時,明確表示過應該“關掉”美聯儲,這顯示了特朗普對美聯儲的不滿,不僅僅是說說而已,更深一層來看,這件事也暗示了特朗普可能想方設法削弱美聯儲的影響力,讓它不再像以前那樣重要。
特朗普政府不滿鮑威爾的政策,開始采取行動了,特朗普批評鮑威爾的政策“又遲又錯”,暗示可能要撤掉他的職位,《華爾街日報》報道說,特朗普私下已經考慮“炒掉”鮑威爾好幾個月了。
此外,特朗普政府還想控制那些原本獨立于政府的機構,比如美國證監會、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以及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這實際上是想間接控制美聯儲,削弱它的獨立性。
俄亥俄州立大學的教授認為,美國最高法院不太可能批準這項法案,因為它會損害美聯儲的獨立性,可以預見的是,要撼動美聯儲的地位并非易事,這條道路充滿著荊棘和挑戰。
總統與美聯儲的對抗
美國歷史上,總統和美聯儲在貨幣政策上的沖突并不少見,可以說是家常便飯,尼克松時期就爆發過“美元危機”,里根時代則面臨“通貨膨脹”難題。
尼克松總統為了更快地發展經濟,曾對美聯儲施加壓力,要求增加市場上流通的貨幣數量,這種做法直接導致了物價上漲,人們手中的錢變得不值錢,最終引發了非常嚴重的通貨膨脹問題。
特朗普剛當總統那會兒,說過要公開肯尼迪遇刺的真相,這事兒讓不少人猜測他和美聯儲之間是不是有什么關系。
有些人覺得肯尼迪被殺是因為他想動美聯儲的奶酪,也就是挑戰他們發行貨幣的權力,雖然這些說法還沒證實,但可以看出來,美國人對美聯儲權力太大、運作不透明挺擔心的。
很多經濟學家認為,美聯儲保持獨立性對經濟穩定至關重要,它可以避免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擾,一旦美聯儲失去獨立性,可能出現政策失誤,市場也會變得不穩定,美元的信譽也會受損,這些都會給美國經濟帶來嚴重的問題。
就像有些媒體擔心的那樣,如果鮑威爾卸任后,美聯儲出現一位像特朗普一樣不按常理出牌的負責人,頻繁地根據總統的政治需求調整貨幣政策,美國經濟的未來就會變得非常不穩定,而且,美元的信譽也會大打折扣,總之,保持美聯儲的獨立性至關重要。
美國經濟的走向
特朗普挑戰美聯儲,既有短期的政治盤算,也有長遠的經濟目標,他想通過向美聯儲施壓,讓美元匯率保持穩定,增強市場信心,這樣就能獲得更多選民的支持。
與此同時,他還希望在與中國的貿易摩擦中占據更有利的地位,特朗普將美聯儲當成了貿易戰中的一個工具,但是,過度施加壓力的方法也暗藏著危險,它可能會讓市場變得更加動蕩,讓投資者感到不安,信心降低。
這種做法甚至有可能引發金融危機,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后果不堪設想,因此,在采取這類策略時,需要非常謹慎,充分評估潛在的風險和收益。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努力保持美聯儲的獨立性,這是為了維護它的聲譽,確保美國經濟穩定運行,他明白,如果美聯儲經常變動政策或者受到政治影響,大家會不再信任它,長期來看對經濟不利。
即使面對來自特朗普政府的巨大壓力,鮑威爾也可能做出一些讓步,比如,他可能不會調整利率,但會用其他方法來調節市場上的錢,這樣可以緩解雙方的矛盾。
這種策略旨在既維護美聯儲的原則,又能回應一些合理的訴求,盡量避免更激烈的沖突。
特朗普和鮑威爾的關系,就像一場經濟棋局,決定著美國經濟的未來,如果他們能好好合作,找到最佳方案,比如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互相配合,刺激經濟增長的同時控制物價上漲,美國經濟就能穩步發展。
但是,如果他們一直鬧矛盾,情況可能變得糟糕,美國經濟可能會停滯不前,甚至引發金融風險,這場博弈的結果對美國經濟影響重大。
特朗普政府實施的關稅政策并未迫使中國妥協,“別說電話了,連接觸都不接觸,明擺了就是要看著美國自己唱獨角戲”,美國想要的,中國絕不會給!中方奉陪到底,美國多家小企業更是聯合上訴特朗普的關稅行為,對于美國汽車制造業造成嚴重打擊。
單邊貿易措施無法真正解決問題,甚至可能損害美國經濟的利益,這種策略的失敗,凸顯了在全球化時代,各國之間需要建立互相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關系。
特朗普和鮑威爾的矛盾,說白了是美國政治制度里互相牽制的力量在較勁,一個是民選的總統,一個是掌握美元命脈的美聯儲主席,他們之間爭奪的是經濟大權。
這場較量最后的輸贏,會對美國經濟乃至全世界的金融市場產生很大的影響,美國需要更冷靜更實際的經濟政策,既要考慮眼前的利益,也要為長遠打算,在國內政治和國際合作之間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