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7點30分,2025北京亦莊半程馬拉松暨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在北京南海子公園鳴槍起跑,20支人形機器人參賽隊伍與1.2萬名參賽跑者同場競技。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自研的全尺寸人形機器人“天工Ultra”參賽,用時2時40分42秒跑完21.0975公里,奪得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冠軍,刷新世界紀錄,創造人形機器人運動性能發展的全新標桿。
在長達21公里以上的半程馬拉松賽程中,人形機器人要面對長時間奔跑、復雜路況以及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等挑戰,這要求在高能量密度一體化關節和機器本體的散熱技術、運控算法的魯棒性以及能源系統的效率等多方面具備極高水平。“天工Ultra”以2時40分42秒跑完21.0975公里的成績創造世界紀錄,并成為首個完賽半程馬拉松的人形機器人,這實現了具身智能機器人運動能力的重要里程碑式突破,顯著提升了機器人在復雜環境下的自主適應能力,以及長時間運行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可為未來大規模產業化應用提供堅實支撐。
不同于人形機器人常見的遙控手柄控制方式,“天工Ultra”使用無線領航技術完成跟隨導航和長程路徑規劃,依托自身搭載的運控算法和多模態傳感器,結合超寬帶無線技術,進行目標跟蹤,計算自身位置,自主實時調整奔跑方向和速度,完成從賽事起點到達目標點的奔跑。比賽過程中,“天工Ultra”使用電池快換技術,實現長時間作業的續航能力。
“天工Ultra”身高約180cm,體重約55kg。在馬拉松比賽中,從小尺寸到全尺寸的“升級”也是對人形機器人在真實環境中綜合性能的一次系統性檢驗。體型擴大不只大幅提高了重心,還意味著關節驅動系統需要提供更大扭矩、承受更高沖擊,運動控制算法需要應對更大慣性和動態平衡難題,能源消耗也將隨負載提升而激增。“天工Ultra”憑借大功率關節和低慣量腿部設計,在速度上爆發力極強。其結構優化實現了輕量化與剛強度的平衡,結合巧妙的緩沖設計,使得機器人能在長距離奔跑中保持完好。同時,通過關節導熱和整機熱仿真技術,確保了機器人的長時間持續奔跑能力。
此外,軟件和硬件的高度耦合,也是機器人長距離奔跑的關鍵。在通用具身智能平臺“慧思開物”的賦能下,“天工Ultra”憑借具身大小腦的高效協同,在長距離奔跑中展現出顯著優勢。具身“大腦”可實時感知環境,動態調整運動狀態,展現出強大的適應性和穩定性;而具身“小腦”則不斷優化運動控制策略,確保機器人在復雜路況下保持平衡。
“天工Ultra”完賽亦莊“半馬”驗證了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的技術創新成果,打開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的全新應用空間。未來,升級后的“天工”在搭載“慧思開物”平臺之后,除了擁有極強的運動能力,還具備自然交互、任務精準規劃、雙臂協同靈巧操作、多技能執行等能力,能廣泛應用于工業制造、物流分揀、特種作業等多領域執行任務,甚至走進家庭參與家庭服務、養老陪護等,為社會生產和人類生活提供更多保障和便利。
2025北京亦莊半程馬拉松作為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參與的半程馬拉松賽事,引發社會關注。它不僅是一場傳遞馬拉松精神的體育賽事,更是一次機器人技術與體育競技深度融合的創新實踐,人機共跑“半馬”進一步拉近了前沿科技與社會大眾的距離,同時推動了人形機器人本體硬件可靠性、具身大小腦的泛化性和魯棒性等關鍵共性難題的解決,加速技術突破、產品迭代和大規模應用落地。
本網站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如因無法聯系到作者侵犯到您的權益,請與本網站聯系,我們將采取適當措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