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是無尾目、蛙科、側褶蛙屬動物,黑斑蛙養殖具有投入少、產出高、周期短、致富快的特點,受到廣大養殖戶喜愛。腦膜炎敗血癥是黑斑蛙養殖中的一種極其嚴重的疾病,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其相關的癥狀特點以及在養殖過程中如何防范。
一、病原
蛙腦膜炎敗血癥屬于細菌性疾病,又被稱為歪頭病、白內障或者腦膜炎。該病的致病菌是米爾伊麗莎白菌(Elizabethkingiamiricola),屬黃桿菌目、黃桿菌科、伊麗莎白菌屬,為革蘭氏陰性菌。
二、流行特點
米爾伊麗莎白菌分布十分廣泛,蛙類是該病的主要宿主,可感染多種養殖蛙類,但對人、貓、犬和鼠等哺乳動物也具有感染性。200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第1125號將其列為三類動物疾病。蛙腦膜炎敗血癥的主要發病季節集中在4至11月,流行水溫為20℃以上。該病發病急,傳染性強、死亡率高達90%。
圖1 歪頭的黑斑蛙
三、癥狀
病蛙精神萎靡、頭低垂、行動緩慢、厭食,外觀體表褪色,全身癱軟浮腫,腹部脹大,眼球突出呈現白色模糊晶體,似白內障狀,某些個體腦部嚴重向一側傾斜,呈“歪脖子”狀,身體在水中失去平衡,游動時原地打轉。剖檢發現病蛙腹部有大量腹水,肝、腎、腸、膀胱充血,肝、腎明顯腫大,脾縮小。癥狀具有個體差異。
圖2 黑斑蛙白內障
四、診斷方法
1、初步診斷
根據病蛙臨床癥狀和特征可以作出初步診斷。
2、實驗室診斷
(1)分離培養:采取病蛙腦肝腎等組織,接種到TSA或營養瓊脂培養基培養,菌落呈微黃或亮黃色。
(2)生化鑒定:革蘭氏陰性、氧化酶陽性,葡萄糖氧化型或弱發酵型(要2至7天產酸)、無動力、無芽胞;發酵葡萄糖、果糖、麥芽糖、甘露醇產酸,不發酵木糖、乳糖、蔗糖,不還原硝酸鹽,β-半乳糖苷酸和DNA酶陽性。
(3)PCR診斷:參照米爾伊麗莎白菌16s rRNA基因序列設計引物擴增后進行序列分析。
五、預防措施
1、杜絕從疫區引種,加強對引進種苗的檢疫;
2、引進的蛙苗入池前先用藥劑進行浸泡;
3、定期對養殖場所進行消毒,改善養殖環境。可選用下列其中一種方式進行消毒。
(1)用濃度0.3mg/L的三氯異氰脲酸溶液對水體進行消毒,用濃度10mg/L三氯異氰脲酸溶液噴霧對食臺和陸地進行消毒;
(2)濃度50至100mg/L的生石灰溶液全池潑灑;
4、暴發過疾病的養殖池,不再作為育苗、放流或餌料池。
六、治療方式
該病病原菌具有復雜的耐藥性,目前我國對于該病有效的治療方法較少,主要以預防為主。且該病病原菌對人類存在潛在感染可能,當發現病蛙時要及時進行焚燒處理或加石灰后深埋,防止病原傳播。連續三天每日用濃度0.3mg/L漂白粉精溶液潑灑養殖池一次或每隔一天、每日兩次用濃度0.3mg/L三氯異氰脲酸粉溶液全池潑灑。
參考文獻
[1] 吳興鎮. 黑斑蛙白內障病原菌的分離鑒定及體外抑菌作用研究[D]. 西南大學, 2016.
[2] 阮陳松杰. 黑斑蛙“歪頭病”病原菌的分離鑒定及其致病機制研究[D]. 長江大學, 2021.
[3] 譚情, 張勝金戈, 王榮華. 伊麗莎白菌屬細菌生物學特征及其對水生動物致病性的研究進展[J]. 特種經濟動植物, 2024, 27(07):55-57+63.
來源:水生動物健康評估,何嘉莉
(備注:本網易號"養魚第一線"歡迎您的光臨!本文原創僅供參考和交流!內容和圖片大多來源于網絡資料,如有異見請告知,侵權可刪,歡迎指正和留言討論,如有不同見解或者內容補充請私信或留言或評論分享?。?/strong>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