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新疆柯坪,綠意與生機在絲路故地蓬勃涌動。從高效節水棉田到通古孜布隆水庫建設現場,從哈拉坤胡楊林飛防作業到駝城風情街的人間煙火,一幅“水利筑基、生態固本、文旅興業”的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柯坪縣立足新發展格局,以項目攻堅釋放動能,以科技護綠重塑生態,以文化浸潤激活鄉村,奏響高質量發展的春日強音。
春耕生產:智慧棉田穩根基
四月的柯坪,14.5萬畝棉田播種工作全面啟動,北斗導航播種機在田間劃出筆直線條。“今年我種了560畝棉花,政府給我們提供了優質的棉種,還派技術人員來指導我們使用大型機器種地,我相信今年一定又是一個豐收年!”柯坪縣阿恰勒鎮棉花種植戶王喜年說到。2025年,全縣新建高標準農田8萬畝,推廣新型抗鹽堿棉種,依托村級供銷站點實現農資直供到田。在新疆三和無人機研究院,植保無人機完成調試,通過云端平臺可實時監測棉田長勢。“科技種田省力又增效,咱農民也當上‘甩手掌柜’了!”棉農阿不力米提·買買提笑著說。
項目建設:通古孜布隆水庫惠民生
通古孜布隆水庫建設現場機械轟鳴,作為新疆重點水利工程,該水庫總庫容964萬立方米,2025年進入主體施工沖刺階段,建成后可解決柯坪灌區5.6萬畝耕地灌溉及2.3萬人飲水問題。“臨建工程、導流洞工程、上下游圍堰工程、高邊坡處理、大壩基礎開挖、交通洞工程、移民遷建道工程等已經全部完成了。大壩混凝土澆筑已完成7000m3,剩余工程量正按計劃推進。目前已完成投資約2.6億元,完成占比合同額65%。”項目經理周波說。水庫建成后,將與蘇巴什水庫聯合灌溉,有效緩解柯坪縣水資源供需矛盾,解決阿恰灌區水量不足的問題,并改善灌溉水質,對提高區域水資源利用率和改善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意義。
生態攻堅:直升機飛防護胡楊
在哈拉坤胡楊林區,兩架直升機低空掠過,正在向10萬畝胡楊林噴灑生物藥劑。“直升機飛防單架次作業面積超1000畝,每日可完成23架次作業,3天即可覆蓋全域10萬畝林區。通過GPS定位系統實現藥劑均勻噴灑,既減少了30%的用藥量,又避免了人工踩踏對林地的破壞。”林草局局長艾買提江·熱合曼說。近年來,柯坪縣通過“航空防治+地面巡查”立體防控體系,提高胡楊林葉片保存率達到85%以上,蟲害蟲災率控制在5‰以下。同時,蘇巴什河生態補水工程向胡楊林區輸水800萬立方米,千年“沙漠英雄樹”重現生機,筑起柯坪綠洲生態屏障。
文旅融合:駝城風情街引客來
夜幕下的駝城風情街燈火璀璨,非遺柯坪木勺、恰瑪古原漿等特色商品琳瑯滿目,都塔爾樂聲與烤包子香氣交織。“駝城風情街依托柯坪古絲綢之路重要驛站的歷史底蘊,融入齊蘭古城、克孜勒塔格佛寺等歷史文化元素,營造出了特色鮮明、極具文化魅力的特色街區。”新旅柯坪旅游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紹平介紹。自開街以來,駝城風情街日均客流量突破3000人次。據了解,柯坪縣一季度全縣旅游收入同比增長45%,文旅產業成為了鄉村振興新引擎。
從通古孜布隆水庫的攻堅號角,到哈拉坤胡楊林的生態蝶變;從棉田里的“科技革命”,到駝城街頭的文旅新韻……2025年的柯坪,正以“滴水穿石”的韌勁、“點綠成金”的智慧,書寫著綠洲振興的時代答卷。這里,每一滴水都流向希望的田野,每一棵樹都守護幸福的家園,每一條街巷都傳唱著團結奮進的歌謠——戈壁四月天,恰是柯坪躍遷時!
中國日報新疆記者站記者毛衛華|王子怡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