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要:作為科創板”提高上市門檻”新規后首家未盈利受理企業,奕斯偉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審核風暴。
作者:王曉
編輯:李朋
2025年4月2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向西安奕斯偉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奕斯偉材料”)發出了追問,15個問題猶如15把手術刀,精準切入這家半導體明星企業的命脈。
在這份被業界稱為“科創板最嚴拷問”的文件里,”持續經營能力存疑”"技術代差風險未披露""盈利預測缺乏依據"等字眼再次引發股民的關注。
這,距離其科創板IPO申請獲受理已過去150天,而距離中國半導體產業”國產替代”的集體沖鋒已逾十年。
當全球科技霸權爭奪戰進入納米級較量,這家承載著”打破海外硅片壟斷"使命的企業,卻在招股書里暴露出20億累計虧損、49.6%負債率、11.42億存貨堆積的殘酷現實。
一、京東方舊部投資
天眼查資料顯示,西安奕斯偉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位于西安市,是一家以從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為主的企業。企業注冊資本350000萬人民幣。通過天眼查大數據分析,西安奕斯偉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對外投資了5家企業,參與招投標項目3次,專利信息1261條,此外企業還擁有行政許可24個。
西安奕材的控股股東為奕斯偉集團,其直接持有西安奕材12.73%的股份,并為西安奕材第二大股東寧波奕芯和三家員工持股平臺(奕斯欣盛、奕斯欣誠、奕斯欣合)的普通合伙人和執行事務合伙人,相應股東構成一致行動人。奕斯偉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直接控制公司24.93%的股份,控制比例遠高于其他任何股東。
2019年11月,奕斯偉集團部分股東將表決權委托于王東升,王東升與米鵬、楊新元和劉還平三位奕斯偉集團的管理團隊股東于2019年12月簽署《一致行動協議》。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四人直接和間接控制西安奕材控股股東奕斯偉集團合計67.92%的股權,因此,王東升等四人系西安奕材的實際控制人。
王東升,1957年出生,1993年創立京東方并擔任董事長、執行委員會主席等職務,領導京東方解決了中國“少屏”問題,并使京東方成長為全球半導體顯示領域的領軍企業,被業界譽為“中國半導體顯示產業之父”。2019年6月,王東升從京東方卸任,次月應邀加入北京奕斯偉科技,開始致力于“芯”的事業,并于2019年11月擔任奕斯偉集團董事長和奕斯偉計算董事長至今。公司擬計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發行上市。奕斯偉材料本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53780.00萬股,擬募集資金為49.00億元,其中490000.00萬元用于西安奕斯偉硅產業基地二期項目。
值得關注的是,王東升2023年3月已卸任奕斯偉材料的董事長,他目前是奕斯偉材料的董事、戰略與投資委員會的主任委員。現任奕斯偉材料董事長的楊新元46歲,曾任京東方品質部部長、奕斯偉材料總經理。
與此同時,在奕斯偉材料的5名核心技術人員中,除了總裁劉還平等三名中國人,還有兩名韓國國籍的專家,他們分別任開發管理部部長、拉晶工藝開發部部長。顯然,這是一個新老結合、中外結合的團隊。
王東升曾帶領京東方顯示屏業務在經歷逾十年的虧損后,在2012年實現盈利。如今,在硅片領域,67歲的王東升能否帶領奕斯偉材料跨越虧損泥潭,業界拭目以待。
二、受理的首家未盈利企業
西安奕材尚未實現盈利,這是“科八條”后上交所受理的首家未盈利企業。
翻開奕斯偉材料的招股書,映入眼簾的卻是觸目驚心的數字:2021-2024年前三季度累計虧損超20億元,外延片毛利率跌至-30.31%,存貨規模三年暴漲5倍至11.42億元。這家由“中國液晶面板之父”王東 升二次創業的明星企業,正深陷虧損泥潭。
67歲的王東升能否復刻京東方神話,打破半導體硅片領域的“后來者魔咒”?這場豪賭的勝率,或許比想象中更加殘酷。
半導體硅片行業單位產能投資強度僅次于晶圓廠,奕斯偉第一工廠投資110億元,第二工廠計劃再砸125億元。截至2024年9月,公司固定資產高達103.09億元,折舊費用占成本46.7%,如同一臺“利潤粉碎機”。而產能利用率不足(第一工廠90%)與存貨周轉率持續下滑(2023年僅1.59次),進一步加劇資金鏈緊繃。招股書坦言:“若IPO失敗,資金缺口將如無底洞”。
重資產模式化作利潤絞肉機——2024年前三季度折舊攤銷占成本46.7%,11.42億存貨中暗藏1.87億跌價風險。中信證券的保薦書里寫著”中國半導體之光",審計報告卻顯示:若銷量或價格低于預期10%,盈利將推遲至2027年。這讓人想起滬硅產業耗時5年才毛利轉正的血淚史,而奕斯偉的賬上,未彌補虧損已達17.79億。
目前,西安奕材還處于虧損狀態。報告期,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08億元、10.55億元、14.74億元、14.34億元,均為快速增長;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下簡稱“凈利潤”)分別為-3.47億元、-4.12億元、-5.78億元、-5.89億元,虧損有擴大趨勢,合計虧損約19.26億元;扣非凈利潤分別為-3.48億元、-4.16億元、-6.92億元、-6.06億元,合計虧損20.62億元。
在12英寸硅片戰場,信越化學、SUMCO等五大巨頭筑起的專利長城已矗立半個世紀,85%的市場份額如同天塹。奕斯偉材料的招股書坦承:3納米外延片尚未突破,電阻率均勻性0.9%的技術參數,距離臺積電2納米要求的0.5%猶如光年。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半導體硅片市場是寡頭的游戲。日本信越化學、SUMCO等五大巨頭壟斷85%份額,而奕斯偉市占僅6%,且產品集中于成熟制程。
國際巨頭早在15年前布局12英寸硅片,工藝穩定性、良率、專利壁壘森嚴。奕斯偉的電阻率均勻性指標(0.9%)落后于臺積電2納米制程要求的0.5%,3納米外延片尚未突破9。更致命的是,核心設備如拉晶爐依賴進口,國產化率不足40%,供應鏈隨時可能“斷鏈”。
更殘酷的是設備囚籠——拉晶爐等核心設備國產化率不足60%,電子級多晶硅全球僅4-5家供應商。7629萬預付款鎖定的不只是原材料,更是將命脈交予他人的無奈。當美國商務部更新《實體清單》的陰影籠罩,這些數字不再是財務風險,而是懸在國產替代咽喉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在SEMI預警2024年全球硅片價格或再跌5%的寒冬里,奕斯偉卻將賭注押在2025年價格回升5%的夢幻曲線上。這種與行業趨勢背道而馳的樂觀,遭遇的是國內規劃產能超2026年預測需求1.5倍的產能堰塞湖。
其引以為傲的65萬片/月產能,在良率不足75%的現實面前(國際巨頭普遍超90%),更像是用砂礫堆砌的城堡。當存儲芯片巨頭開始砍單,11.42億存貨隨時可能化作吞噬現金流的黑洞,這場豪賭讓人想起當年無錫尚德的隕落軌跡。
三、面臨種種挑戰
作為科創板”提高上市門檻”新規后首家未盈利受理企業,奕斯偉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審核風暴。15個問詢問題中,”固定資產占比59.58%”"應收賬款增速超營收79.89%"等數據,暴露出重資產模式的致命傷。更令監管層警惕的,是其對某存儲IDM廠商35%的依賴度——這已不是客戶集中風險,而是公司上市面臨的挑戰。
在西安高新區的無塵車間里,硅晶棒在1600度高溫中緩慢生長,如同這個行業需要以十年為單位的耐心。奕斯偉材料的技術突圍并非全無曙光:7%的全球產能占比、對國內新建晶圓廠50%的供貨率,以及1200項發明專利儲備,都是黑暗中的星火。
但資本市場從不同情悲情。當招股書里出現"預計2026年實現盈利"時,投資者看到的是滬硅產業連虧7年、中芯國際28納米攻堅戰的漫長前史。或許正如某私募大佬所言:"我們需要英雄,但資本市場只相信能活到黎明的人。"
在光刻機、EDA、光刻膠等20個關鍵領域,本土企業平均落后國際先進水平3-5代。當我們為長江存儲突破232層NAND歡呼時,往往選擇性遺忘其設備國產化率不足20%的真相。
這場豪賭背后,是產業規律與戰略意志的激烈碰撞。重資產、長周期、高風險的行業特性,注定需要容忍”戰略性虧損"。但如何平衡國家意志與市場規律,避免淪為資本催生的泡沫,考驗著每個參與者的智慧。
當問詢函的警示紅光亮起,當存貨跌價準備的警報長鳴,這個關于勇氣與生存的故事,正在叩擊整個時代的神經。或許正如那封問詢函的終極之問:我們究竟需要怎樣的國產替代?是蒙眼狂奔的悲情沖鋒,還是尊重產業規律的持久戰?答案,或許就藏在西安廠房里那些靜靜旋轉的硅晶圓中——它們沉默著,卻終將在某個黎明折射出整個民族工業的晨光。
編后語:
奕斯偉材料踏上科創板 IPO 的征程,卻被 15 個問詢問題架在 “烤架” 上炙烤,這場面,像極了在鋼絲上跳舞,驚險又刺激。
王東升這位 “老將”,曾帶領京東方從虧損泥沼走向輝煌,如今又在硅片領域二次創業。可現實卻給他潑了盆冷水:超 20 億的累計虧損、高達 49.6% 的負債率、堆積如山的存貨,每一項都像巨石壓在肩頭。
半導體硅片行業,巨頭林立,宛如銅墻鐵壁。信越化學等五大巨頭占據 85% 的市場份額,筑起的專利長城讓后來者舉步維艱。奕斯偉材料雖說有 65 萬片 / 月的產能,卻因良率不足 75%,像一座根基不穩的沙堡。核心設備依賴進口,供應鏈如同被人攥在手里的風箏線,稍有不慎就會 “斷鏈”。
但這并不意味著奕斯偉毫無希望。它手握 1200 項發明專利,猶如藏著 1200 把 “秘密武器”;對國內新建晶圓廠 50% 的供貨率,也是它的底氣所在。
在這場 “豪賭” 中,奕斯偉不應盲目樂觀,要認清現實,腳踏實地。比如,加大研發投入攻克技術難題,提高設備國產化率,降低對進口設備的依賴;優化生產流程,提高產品良率,增強市場競爭力。
資本市場從不相信眼淚,只青睞能穿越風雨的強者。希望奕斯偉能像打不死的 “小強”,在這場艱難的戰斗中找到破局之道,讓民族工業在半導體硅片領域挺直脊梁。
(數據來源:招股說明書、上交所問詢函、SEMI行業報告、財新網、中金在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