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有一部經典的革命樣板戲,名為《紅色娘子軍》,描述的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海南人民的斗爭生活,紅色娘子軍指的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女子軍特務連,是馮白駒領導的瓊崖蘇區紅三團下屬的一支武裝力量?,今天我們要講就是領導海南地區武裝斗爭的馮白駒同志。
馮白駒是海南瓊山人,生于1903年。
馮白駒的父親是一名石匠,靠著精湛的手藝養活全家,馮白駒的母親則是一位勤勞的農村婦女,雖然生活不是很寬裕,但父母還是堅持供馮白駒讀書,馮白駒深知父母的不易,從小勤奮好學,考入瓊山中學,成為學校的骨干分子,積極參加進步學生運動。
1925年,馮白駒考入上海大夏大學預科,在此期間,馮白駒結識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好友,他們廣泛閱讀進步書刊與報紙,發現有一種思想或許就是中國未來的方向,它就是馬克思主義,馮白駒很快成為馬克思主義的信徒,于1926年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海南的革命形勢同樣急轉直下,國民黨反動派在海南同樣實行白色恐怖政策,馮白駒沒有被嚇倒,他組建起瓊山縣討逆革命軍,進行武裝斗爭。
1930年,在馮白駒的領導下,瓊崖工農紅軍獨立師宣告成立,當時,國民黨反動派不斷派軍隊對瓊崖蘇區進行“圍剿”,但馮白駒始終屹立不倒,他率領紅軍隊伍在母瑞山挺過了最艱難的八個多月,保存了革命力量,使海南的革命火種得以延續,最終打開了革命新局面。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馮白駒擔任瓊崖人民抗日游擊隊獨立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為瓊崖抗日戰爭的勝利和抗日武裝的發展壯大作出了卓越貢獻,解放戰爭開始后,馮白駒擔任人民解放軍瓊崖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他率領瓊崖縱隊進行武裝斗爭,為海南島的解放立下了大功。
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發起海南島戰役,聽到這個消息,馮白駒率領部隊進行接應渡海大軍,一舉摧毀敵人構建的“伯陵防線”,最終取得了海南島戰役的勝利。
毛主席對馮白駒作出了肯定:
“海南島與金門島不同的地方,一是馮白駒的配合,二是敵軍戰斗力較差。”
海南解放后,馮白駒留在當地工作,擔任海南軍區司令員兼政委,僅過兩年,馮白駒卻接連受到批判。
據說,海南黨委曾經掛過馮白駒的畫像,海南代表在全國政協會議上提出要海南單獨建省,因此馮白駒受到批判。
不久,馮白駒被調到廣東省委工作,擔任廣東省人民政府副主席,陶鑄有讓林克澤去海南主持工作的想法,沒想到林克澤卻給馮白駒寫信,提出了一些想法和要求,這封信沒有到達馮白駒的手中,而是留在了廣東省委。
陶鑄憤然大怒,認為馮白駒“企圖攫取海南黨組織與軍隊大權”,想搞“獨立王國”。
1957年,馮白駒被撤銷廣東省委員會書記、常務委員會委員和海南軍區政治委員的職務,下放到廣東省三水縣勞動鍛煉,據說毛主席在文件中曾作出“他(馮白駒)在歷史上是有功的”的批示,但廣東省委已經宣布了對馮白駒的處理。
1963年,馮白駒調任中共浙江省省委員會委員、浙江省副省長,十年運動開始后,浙江有意將馮白駒結合到浙江省革委會擔任領導職務,黃永勝卻通知其在浙江省的代理人,對馮白駒進行立案審查,幸好周總理出面干預,這才作罷,馮白駒被送到醫院進行治療。
1973年,馮白駒病逝于北京,終年70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