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今年哪部劇最是高開低走,那一定是《我的后半生》。
這部劇的陣容很強,張國立、佟大為、梅婷都在其中,但最后還是撲街了。
有人說,樂水珊是這部劇最大的“敗筆”。
而飾演這個角色的,正是鄔君梅。
《我的后半生》最大敗筆
2025年播出的都市家庭輕喜劇《我的后半生》,憑借張國立、佟大為、梅婷等一眾戲骨的加盟,以及對社會老齡化、代際矛盾等議題的探討,一度被視為年度現實主義佳作。
然而隨著劇情推進,由鄔君梅飾演的樂水珊成了眾矢之的。
觀眾從最初僅是對角色的不滿,上升至對演員演技的質疑,最終演變成整部劇口碑都直線下滑。
鄔君梅飾演的樂水珊,是一個年輕且活力滿滿的化妝師。
因其容貌與男主角沈卓然的亡妻極為相似,從而被卷入沈卓然晚年的情感糾葛之中,然而鄔君梅的表演卻讓不少觀眾覺得這個角色不夠落地。
盡管她在外形上符合替身情人的設定,但其冷硬、疏離的氣質與角色所需的靈動、復雜形成強烈反差。
比如在老茍的葬禮上,她露出不合時宜的微笑,彈幕上不少觀眾都在吐槽她這實在分不清婚禮與葬禮。
鄔君梅早年憑借《末代皇帝》等國際作品成名,其表演風格深受西方影視體系影響,注重肢體語言和面部控制,但缺乏中國家庭劇中需要的生活化細節。
這種國際化的特質在國內家庭劇的語境中就有些顯得格格不入,以至于觀眾認為她的表演過于端著,并不是本土化的情感表達。
比如她在《六姊妹》中飾演的劉美心,因吃野菜餅子時翹蘭花指、動作優雅,明顯與角色的貧困背景脫節。
而且鄔君梅的臺詞表現也讓人挺出戲。
她的普通話語調生硬,邏輯重音混亂,就有觀眾吐槽像是AI在念臺詞。
尤其是樂水珊與李黑豹的對手戲中,她的臺詞沒有什么情感起伏,甚至在逃婚這樣的關鍵情節都表現得有些麻木。
相比之下,同劇組的周野芒、丁嘉麗等演員通過方言、語氣變化等細節,反而把角色的生活氣息表現得更好。
更何況鄔君梅這次在《我的后半生》的表演節奏也似乎和劇情的發展不相配。
樂水珊與沈卓然的情感轉折的鋪墊明顯不夠,從利用到愧疚的心理變化,竟直接用簡單的表情變化就算過渡完了。
這樣的處理方式未免太過潦草,與其早年《辣媽正傳》、《如懿傳》中細膩的表現差別簡直不要太大。
除了鄔君梅的表現確實不到位,樂水珊這個角色的設定其實也有很大的爭議。
角色設定過于俗套
樂水珊表面上對沈卓然深情款款,實則將其視為“備胎”,并暗中與李黑豹保持曖昧。
這種“既要又要”的價值觀,與劇中想要傳遞的老年情感關懷主題背道而馳。
比如她在接受沈家資助后突然逃婚,動機缺乏鋪墊并不合理,被痛批成“為了狗血而狗血”。
更令觀眾不滿的是,劇集對代際矛盾的淺嘗輒止。
樂水珊與沈卓然相差30歲的年齡差,本是探討老年情感需求的切入點,但劇集將這一矛盾簡化為“替身文學”的俗套橋段。
人過半百的感情,還用這種橋段,被痛批也正常。
年輕觀眾質疑爺孫戀的倫理合理性,而老年觀眾則感到被冒犯,認為劇情脫離普通老年人的真實狀態。
再加上觀眾對惡女角色的容忍度已不似從前。
近年來,國產劇中的心機女配因角色立體度不足屢遭詬病。
樂水珊這個角色同樣過于扁平化,缺乏成長弧光、情節俗套、動機也過于單一,這也進一步加劇了觀眾的反感。
此次樂水珊的失敗,或許也能讓鄔君梅明白,那些國際上可以高光的表演方式并不適合當下國內的審美。
轉型不成功
1986年,鄔君梅憑借在《末代皇帝》中飾演文繡一角,成為首位獲意大利大衛獎提名的亞洲演員,還入選《人物》雜志“全球最美50人”。
此后,她的演藝事業一路長紅,主演了不少影視劇,其中《枕邊書》、《宋家皇朝》等作品更是奠定了其國際地位。
然而2005年回國發展后,她的角色逐漸固化,多以職場精英、宮廷貴妃為主,如《辣媽正傳》中的李木子、《如懿傳》中的甄嬛。
此次在《我的后半生》中她嘗試挑戰情感復雜的“替身”角色,本被視為轉型契機,卻因適配度不足而適得其反。
不少觀眾都認為,她更適合演繹強勢反派或女間諜之類的角色,而非那種需要情感張力的普通女性角色。
因為鄔君梅長期海外生活,缺乏對中國基層社會的直接體驗,尤其在年代劇中,她的貴氣氣質就會與角色設定格格不入。
相比之下,奚美娟通過觀察市井生活,精準還原了傳統婦女的形象。
其實《我的后半生》在開播初期因題材創新獲得好評,豆瓣評分一度達7.5。
但隨著樂水珊戲份增多,評分驟降至5.4,差評直指鄔君梅的表演,觀眾直呼根本無法共情。
此次鄔君梅飾演樂水珊,就被視作一次失敗的選角。
看過原著《奇葩奇葩處處哀》的都知道,影視版《我的后半生》弱化了原著的現實批判性,轉而追求狗血沖突。
樂水珊的騙婚情節在原著中明明有很強的荒誕諷刺意味,但劇集處理成俗套愛情戲,反而失去了該有的文學深度。
盡管劇集試圖打破“老年人無需愛情”的刻板印象,但對沈卓然情感經歷過于浪漫化的描述,反而有種脫離普通老年群體的既視感。
比如劇中七十歲教授與四十歲護士長的爺孫戀明顯缺乏現實邏輯支撐,觀眾也毫不慣著,吐槽這是“男頻爽劇老年版”。
鄔君梅在《我的后半生》中的表現,不僅是個人演技的滑坡,更暴露了國產劇在選角、敘事與價值觀傳遞上的諸多短板之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