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時期的“野”鄰居們又回來了,上海動物園再次發現昆蟲新種;召集“動物生活秀”和“拒絕投喂”志愿者,將進行動物展區豐容設施大比拼……近日,上海動物園“世界地球日”主題活動如約而至,活動以“綠意循環 共筑動物美好家園”為主題,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參與,共同感受自然的美好與生態保護的意義(行動計劃見文末)。
啟動儀式傳遞綠色倡議
活動當天,啟動儀式在“小熒星”的歌聲中拉開帷幕。嵐圖汽車捐贈了廢舊輪胎作為動物豐容材用,希望能夠為豐富動物飼養環境、提升動物福利作出貢獻。張林峰同學作為學生代表向所有市民游客發起活動倡議:讓我們即刻行動,共創綠色環保新生活,一起來保護地球媽媽!
隨后,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公共事務高級經理張琦為大家帶來了《做大自然的野朋友》主題分享: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入,我們所居住的城市有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如何和這些“野”鄰居做朋友,和諧共處,是我們需要關注的新問題。
令人驚喜的是,上海動物園作為城市生態林地,園內植被豐富、原生腐殖層保存良好,成為了眾多生物的美好家園,特別是珍稀昆蟲。繼“西郊公園毛角蟻甲”“虹橋萊甲”之后,上海動物園又有新發現——昆蟲專家封婷正式發布園內發現的第3個昆蟲新種:大眼寬突苔甲。
活動最后,上海動物園發布了本次“世界地球日”的活動倡議和行動計劃,鼓勵市民綠色出行、廢物利用、書寫環保誓言,并通過舊物征集、動物豐容、志愿服務等形式,參與到生態保護的行動之中。
領導、嘉賓共同為2025“世界地球日”活動揭幕。
豐富活動延續整月
本次活動融合自然體驗與環保教育,形式更加豐富、規模更勝以往。
在草坪上,上海動物園、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百家游學會、小熒星、城市荒野等19家機構搭建了23頂主題帳篷,創下歷年新高。這里有動物豐容工作坊、自然戲劇表演、泡沫塑料再生利用、防鳥撞貼展示、動物造型折紙、可回收物“變廢為寶”、套娃/版畫/絲網印刷環保袋DIY、小小向野守護者挑戰賽,還有由松月樓帶來的“非遺素包手工體驗”,現場蒸制的2500個素菜大包香氣四溢,游客參與包子制作,體驗“綠色餐桌”的樂趣。
程家橋街道與上海動物園聯合主辦“野保在行動——野生動物AI攝影作品展”,展覽在科學教育館開展,上海市文聯副主席、攝影家協會主席王杰為展覽開幕致辭。
據悉,上海動物園飼養著來自世界各地近470種5000余只(頭)珍稀野生動物。從2006年起,上海動物園就開始舉辦“世界地球日”活動,每年開展一系列科普主題活動。今年的主題活動由長寧區科委、科協主辦,上海動物園承辦,聯合多家環保、教育及社會組織共同策劃支持,為公眾帶來一場集科普教育、自然體驗、文化創意于一體的環保嘉年華。
地球日活動倡議和行動計劃
圖片來源于上海動物園
撰稿:毛奕云
編輯:程 前
責編:顏文彬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