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西餐,許多人腦海中會浮現出紫紅色如寶石般流動的葡萄酒、不同熟度的牛排、絲滑的鵝肝醬,亦或是色彩繽紛的馬卡龍甜點。
而這些我們印象中的西餐經典元素,大多能在法國菜中尋到蹤跡。江湖上流傳著世界三大菜系——中國菜、法國菜和土耳其菜的說法,雖不知這傳說是否真由日本人編造,但這三種菜系確實分別是東亞、西歐和中東美食的杰出代表,且它們的菜館遍布全球。
與隔海相望的英國相比,法國菜的口碑可謂天差地別。如果說英國菜常遭全球差評,那法國菜則廣受贊譽。
不過,法餐確實有些“調皮”,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或挑戰,比如堅硬如鋼鐵的法棍、散發獨特氣味的藍紋奶酪、令人望而卻步的大蝸牛,還有鮮活的牡蠣刺身。
如此豐富多樣的法國菜是如何誕生的?又為何能成為西餐的代表呢?讓我們一同探尋法國美食背后的故事。
法國,在地圖上的形狀頗為獨特。法國人常稱自己的祖國為“六邊形國家”,其本土形狀確實有幾分相似,當然,也有人覺得它像一只張開雙臂的快樂派大星。
法國位于歐洲大陸西側,面積比英國大,約相當于9個通遼。其國土三面臨海,擁有連綿的海岸線,且在地中海還握著一顆璀璨的寶石——科西嘉島。
法國的氣候也極具特色。北部和中部地形平坦,北大西洋暖流得以深入,形成了溫帶海洋性氣候區,全年溫和濕潤;南部沿海則是地中海氣候,雨熱不同期,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
正因如此,北部的人們常喜歡前往南部享受陽光。而法國東南方向的阿爾卑斯山區,屬于溫和的高原山地氣候,風景如畫,是著名的度假勝地,《海蒂和爺爺》中的場景便發生在那附近。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讓法國擁有了豐富的食材。其糧食自給率超過300%,這一數字著實令人羨慕。而且,法國菜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古至今不斷發展進化。
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臘人就對法國老祖宗高盧人的餐桌驚嘆不已。那時,高盧人的餐桌上有少量面包和美味的炭火烤串,部分高盧人還喜歡將肉燉好后直接上手大快朵頤,再配上美酒,生活質樸而美好。
后來,高盧被羅馬征服成為其行省,高盧人飼養的綿羊、豬、鵝等紛紛成為羅馬人的盤中餐。不過,高盧人也因羅馬人的統治獲得了葡萄酒。羅馬人以馬賽為起點,將葡萄種植推廣到整個高盧地區,而法國適宜的氣候讓高盧葡萄酒迅速風靡,甚至連羅馬市民都爭相品嘗。
西羅馬滅亡后,高盧人逐漸與法蘭克人、勃艮第人融合,法蘭西王國隨之形成。中世紀的法國飲食也并不匱乏,人們以各種蔬菜為主食,如胡蘿卜、白蘿卜、小蘿卜、香芹、白菜、百里香等,還有洋蔥、大蒜、小蔥等調味料增添風味。
此外,法國各地的特色美食也開始嶄露頭角,如巴黎的布里奶酪、阿爾薩斯的腌酸菜、第戎的芥末醬等。
當時,法國人常把蔬菜燉成湯,并加入豬油、牛油、羊油、鵝油、奶油、黃油或牛奶,同時搭配一種黑色的圓形大面包,蘸著湯水食用,類似于法式“泡饃”。
值得一提的是,現代意義上的法棍在19世紀才得以誕生,因為制作它需要一種高溫爐。正統法棍的原料簡單,只有面粉、水、酵母菌和鹽,剛出爐時酥脆可口,放置后則變得韌性十足。
到了1453年,法國打贏了百年戰爭,趕走了英國佬。此后,法國國王逐漸加強集權,并開始對外擴張,其影響力遍布美洲、非洲和亞洲。在世界近代史中,法國憑借交通發達和龐大的殖民地,匯聚了世界各地的貨物,食品豐富程度宛如夢幻樂園。
在美食發展方面,雖然有人認為近代法國菜受意大利人尤其是美第奇家族影響頗深,但法國學者卻有不同看法。
他們覺得意大利對法國菜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蔬菜和水果的輸出上,如櫻桃、草莓等,而在廚藝方面,法國有自己的獨特之處。
從法王弗朗索瓦一世定制餐盤,亨利三世推廣叉子,到路易十四時期,法國國力強盛,王室的飲食也達到了新高度。
路易十四堪稱“大胃王”,一頓飯能吃下大量食物,還在凡爾賽宮設立菜園,重視培育新品種。在他的影響下,新式法餐逐漸興起,香料使用減少,法國人對黃油的喜愛達到了癡迷的程度。
18世紀,巴黎的面包師們不斷創新,制作出了長條的法棍面包。盡管法棍放久后會變得堅硬如武器,但法國人依然有辦法享用,如切成薄片搭配布里奶酪。
波旁王室的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也繼承了暴飲暴食的傳統,路易十六更是對斯特拉斯堡的鵝肝情有獨鐘。
而拿破侖的飲食習慣相對接地氣,他喜歡吃肥肉、豌豆面包湯和冰葡萄酒通心粉,同時也注重國宴的菜品和擺桌,其宮廷御廚卡萊姆編寫的法國菜譜隨著拿破侖的征服傳遍歐洲。
即使在法國的國王們成為歷史后,國家元首們依然堅守美食傳統,舉辦豐盛的宴席。例如1900年巴黎世博會期間的大型宴會,以及1987年法國總理希拉克的宴請活動,都進一步提升了法餐在法國人心中的地位。2022年,法國成功申遺,法國總統馬克龍第一時間發文慶祝。
法國并非只有美好的一面。古代巴黎曾衛生狀況堪憂,如今的巴黎也并非一塵不染。法國菜中也存在如藍紋奶酪這樣的“黑暗料理”,且法餐的分量也常被鄰居德國人吐槽。
西方發達國家在美食定義上的話語權,也導致了一些令人費解的現象,比如吃全熟牛排會被嘲笑等。但其實,美食本就因人而異,只要保證健康和安全,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喜愛食物的權利。
法國菜,不僅是一種味覺享受,更是法國歷史、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生動體現。它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們去品味和探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