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烏克蘭戰爭打到了第1152天。盡管,俄烏雙方都在指責對方在前線破壞了復活節停火協議,但雙方的大后方,卻也真的沒有遭到對方的遠程攻擊。也許,正是這種難得的安寧,讓基輔體會到了和平的寶貴,所以,澤連斯基總統已經提議,停火30小時可以延長至停火30天。
然而,俄軍又怎會讓接近崩潰的烏軍,有寶貴的時間來休整和補充,所以,克里姆林宮根本沒有理會這一提議。顯然,30小時的停火結束之后,等待烏軍的將是俄軍更加兇狠的進攻,而正確判斷俄軍下一步的進攻方向,則成為烏軍統帥部必須做到的事情。因此,仔細觀察停火期間雙方的行動,就有三點,特別值得關注:
第一點,俄軍突襲讓烏軍陷迷局。4月19日,克里姆林宮宣布復活節停火之前,不僅炸了奧斯科爾水庫上,伊久姆市至庫比揚斯克市的公路橋,讓烏軍根本不方便在停火期間為里曼市北部的烏軍提供補給,而且,就在停火令即將生效之際,還突然在伊久姆正東方向發動猛攻,直接拿下了新米哈伊諾夫卡村。
由于該據點不僅在伊久姆市的正東方向,也基本上是在里曼市的正北方向、庫比揚斯克的正南方向,所以,俄軍的這一襲擊,就將一道難題擺在了烏軍統帥部面前:停火結束之后,俄軍要進攻伊久姆市、還是要進攻里曼市或庫比揚斯克市?
由于烏軍現在兵力和火力嚴重不足,所以,俄軍雖然現在主攻方向是波克羅夫斯克市,但在其他上千公里的戰線,卻也是擺出了全線進攻的架勢,在用小規模持續不斷的攻擊,蠶食烏軍的有生力量之際,偶爾就在烏軍露出破綻的地方,突然發動猛攻,狠咬烏軍一口,一副和烏軍統帥部玩打地鼠游戲的樣子,考驗烏軍統帥部的智慧,更考驗烏軍有限預備隊的機動能力。
第二點,烏軍調波克羅夫斯克部隊馳援康斯坦丁諾夫卡。盡管俄軍將波克羅夫斯克作為了主攻方向,但由于俄軍前段時間在康斯坦丁諾夫卡城南突出部的攻勢太猛,不僅搶了大片開闊地帶,兵鋒更是直指康斯坦丁諾夫卡這個大補給中心本尊,更影響波克羅夫斯克東翼的防守體系。
所以,負責該方向的烏陸軍總司令德拉帕蒂將軍,已經抽調本在波克羅夫斯克方向的烏軍第93機械化旅,增援在康斯坦丁諾夫卡城南防守的兩個烏軍國土防御旅,第109及第111國土防御旅,以便充分利用寶貴的30小時停火機會,調整烏軍的防線。
現在,俄羅斯軍事專家已經開始推測,烏軍會在康斯坦丁諾夫卡城南水庫附近,打造新的防線,以便利用當地豐富的水系,來阻擊俄軍下一步的進攻。然而,烏軍這種拆東墻補西墻的打法,很可能會讓波克羅夫斯克西南部戰場的態勢,向更有利于俄軍的方向發展。
第三點,烏軍試圖擴大攻入俄本土的陣地。4月20日,盡管基輔也認可了30小時停火協議,但烏軍擴大俄本土陣地的努力卻沒有停止:不僅在庫爾斯克地區的烏軍殘部,仍在利用邊境林區地帶和豐富的水系,和俄軍進行以察打無人機為代表的對攻戰,甚至在別爾哥羅德地區,以亞速旅為首的烏國民警衛部隊,還發動了兩次小規模的地面突擊。
只不過,其中的一支突擊部隊,遇到了雷區,損失慘重,另外一支則被俄軍重型武器的炮火擊潰,最終烏軍未能擴大在別爾哥羅德地區的陣地面積。對此,俄方已開始指責基輔現在已經無法控制前線激進的亞速旅武裝,顯然,此舉意在動搖烏克蘭的軍心。
總之,30小時的停火,瞬間即過,烏戰已是持久性消耗戰的特性,絕對不會因這短暫的停火而削減。所以,烏軍對攻入俄本土的執著,已經折射出基輔當局擔心防線結構性崩潰的戰略焦慮。但亞速旅在別爾哥羅德的突擊受挫又表明,缺乏體系支撐的戰術冒險,難以撼動俄軍邊境防御。
這種"以攻代守"的嘗試,更像是政治姿態而非軍事策略,其價值更多體現在牽制俄軍預備隊層面。但正如克勞塞維茨警告的"戰爭迷霧",當戰術動作脫離戰略支撐時,往往淪為無謂的消耗。現在,烏軍只能是期盼這短暫的停火,能夠延續美國的軍援,甚至哪怕是情報方面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