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國家要給大學生發錢了!”這條新聞一夜刷屏,評論區炸開了鍋。有人歡呼“躺平也能領低保”,有人自嘲“十年寒窗終成低保戶”,但真相真的如表面這般“魔幻”嗎?
最近兩辦一紙文件,將符合條件的未就業畢業生納入低保范圍。乍一聽,仿佛給“全職考公考研黨”發了一張“合法啃老通行證”,但仔細看條款——只有“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等特定群體才能申領,且每月幾百塊的補貼連奶茶自由都難以實現 。
更扎心的是,這份文件背后藏著一代人的生存困境:2025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高達1220萬,而計劃新增就業崗位僅1200萬。
央企校招1730個崗位涌入120萬份簡歷,某高校招聘會驚現“KTV公主”“洗碗工”崗位……當“天之驕子”和職校生搶飯碗,當“985文憑”淪為“低保資格券”,00后正經歷著史上最殘酷的就業冰河期。
為什么這代人會陷入“越努力越貶值”的循環?
其一便是全球化退潮。特朗普2.0時代,外貿訂單銳減,1.12億出口相關就業崗位搖搖欲墜,曾經吸納無數大學生的外貿企業成批裁員 。
其二是AI搶灘登陸。ChatGPT寫代碼、AI畫圖師取代設計師,連體制內寫材料的崗位都在被智能辦公系統擠壓。
其三是債務周期絞殺。全球印鈔狂歡后債務泡沫破裂,企業利潤縮水,裁員潮從地產蔓延到互聯網,連大廠都爆出“招聘黑產”丑聞——好崗位早已被關系戶內定。
更諷刺的是,這代人還遭遇了“人口結構雙擊”:大學擴招潮撞上新生兒斷崖,一邊是千萬畢業生涌入市場,一邊是消費需求萎縮導致崗位蒸發。
當“送外賣”成為211畢業生的保底選項,當“全職兒女”成為新型職業,社會的生存法則早已悄然改寫。
面對“學歷通脹”和“崗位縮水”,年輕人只剩兩條路:
要么向下突破底線——和職校生搶流水線崗位,忍受“月薪2000包吃住”的待遇,在招聘會上對著“洗碗工”崗位投遞簡歷;
要么向上賭命內卷——加入“全職考公大軍”,用三年五載搏一個“月薪5000但穩定”的編制,把人生希望寄托在千分之一的錄取率上。
而更隱蔽的危機正在發酵:高學歷群體下沉擠壓服務業,低端勞動力被迫“靈活就業”,全社會陷入“工作越找越差、薪水越談越低”的惡性循環。
有網友苦笑:“以前以為考上大學能跨越階層,現在才發現只是拿到了‘被時代拋棄延緩卡’。”
當“充分就業”成為歷史名詞,國家的“低保政策”更像是一劑止疼藥,并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真正的破局之道,還得依賴個體的“自救”。
比如及時擁抱新賽道。新能源材料、半導體芯片、生物醫療等戰略領域急需硬核人才,用專業壁壘構筑競爭力;
再比如打造個人IP。運營公眾號記錄專業干貨,既能賺騰訊流量收益 ,又能為簡歷鍍金;
此外,也要抓住政策紅利。目前,各地“510行動計劃”發放就業補貼,創業可申領最高20萬貸款 ,與其躺平領低保,不如借勢翻身。
時代的巨輪從不憐憫螻蟻,但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諾亞方舟”。當“發錢”的喧囂散去,真正能拯救我們的,永遠是看清現實后的主動突圍——畢竟,低保能兜住生存的底,卻兜不住人生的可能性。
從前以為大學文憑是敲門磚,如今才發現它是‘社會絞肉機’的入場券。但無論如何,請記住:在冰河期里,能破冰前行的,從來不是等待救援的人,而是把自己活成破冰船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