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更新
人物簡介
馬更新,女,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商法研究所副所長。韓國首爾國立大學、英國雷丁大學訪問學者。兼任最高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案件咨詢專家,中國商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證券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保險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商業法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行為法學研究會企業治理研究分會常務理事、北京市互聯網金融法治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市破產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及上海、天津等多地仲裁委員會仲裁員;擔任多家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和企業法律顧問。長期致力于民商法學、公司企業法學、證券法學、破產法學、保險法學、合同法、侵權法等領域研究。在《中國法學》等法學核心期刊發表論文50余篇,主持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等課題15項,出版獨著4部。
2019年12月,同韓國全南大學法學院院長會談與合作協議簽署儀式
成長之路與學術沉淀
用“孜孜不倦的追尋”來形容馬更新的求學歷程,是再貼切不過了。中國政法大學的本科與碩士,考取北京大學博士,再到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博士后流動站作研究,專注商法領域,在公司治理、證券交易、保險合規、破產銜接等細分天地精心耕耘、追根溯源,探尋商法規則背后的經濟邏輯與社會需求。她的求學歷程為之后的學術研究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彼時,國內商法正處于蓬勃發展、與國際接軌的關鍵節點,大量前沿問題紛至沓來。馬更新沉浸于浩如煙海的中外文獻,剖析域外成熟商法體系經驗,又立足國情,扎根本土商業實踐調研,努力在借鑒與創新間尋得平衡。
“沒有方向的勤奮只能是徒勞無功”。在選擇研究對象時,馬更新善于發現社會熱點問題,聚焦突出矛盾,創造性地提出自己的觀點。她在商法諸多領域均有涉獵,科研成果斐然,其中公司治理研究是她發力的重要方向。進入21世紀,尤其是我國加入WTO后,國內公司制改革浪潮翻涌,傳統治理模式弊端漸顯。她敏銳洞察到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間權力失衡的亂象,深入上市公司、民營企業實地調研,訪談高管,查閱檔案,挖掘治理漏洞根源。系列論文如《完善我國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制度建設的思考》《公司中律師兼任董事雙重身份的弊端及立法對策》《股東投票、投票權征集與因特網》等,剖析國內公司治理的漏洞和頑疾,借鑒國際先進模式,提出構建多元監督、強化中小股東權益保護等改革建言,為《公司法》修訂提供理論先聲,助推公司治理規范化進程。在諸多立法研討會上,她的觀點引發共鳴,成為法律修訂的理論借鑒。
證券市場法律保障與革新也是馬更新傾注更多心力的重要領域。從主板到創業板、科創板,再到北交所,每一次資本市場結構性升級,都伴隨著復雜法律問題的叢生。虛假陳述、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違法行為花樣翻新,投資者權益受到極大威脅。馬更新投身其中,鉆研復雜金融工具背后的法律關系,聯合金融學界、監管層破題。其著作《證券欺詐與投資者權益保護研究》《公司證券法治與司法前沿問題研究》等,闡明證券發行、交易、信息披露等全流程法律規制優化路徑,為證監會監管新規出臺、司法審判疑難案件裁判提供依據,護航資本市場在法治軌道穩健前進。
在保險法領域,面對險種迭代、理賠糾紛頻發的困境,馬更新深入保險實務,剖析保險的公益屬性與商業險盈利訴求沖突,研究重疾險條款晦澀、理賠標準模糊等亂象,保障保險消費者的權益。她善于將學術論文化作媒體科普文章,向大眾普及保險維權要點。同時,她也參與行業協會標準制定研討,推動保險條款通俗化、規范化,讓保險法成為保障民生、促進保險行業健康發展的堅實后盾。
隨著破產法修改工作的漸次展開,馬更新敏銳地捕捉到經濟變革與破產法律實踐對破產法提出的全新問題,發表了《界限與協同:破產程序與刑事程序適用順位辨析》《我國執行轉破產程序銜接機制完善路徑探索——從破產案件審理信息化出發》《自然人破產程序中的居住權問題審視與規范建議》等論文,呼吁學術理論與制度建構對上述前沿問題給與及時回應,充分發揮破產法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市場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尤其是對優化營商環境、防范系統性風險的重要意義。
2020年11月,在清華大學舉辦的“一帶一路”背景下企業廉潔合規發展論壇上發言
2021年9月,受邀擔任投服中心與芒果超媒共同主辦的《股東來了》2021全國總決賽的評委嘉賓
法治橋梁的搭建者
馬更新認為,商法研究應該從實務中來,再回到實務中去。商法的任何一個理論創新,也都應該服務于實務。基于此,每年她都要深入企事業單位授課、座談或專門調研,關心前沿動態,關注熱點問題,同時也將最新的法律動態和研究成果向企業普及,成為法治理論與實務的搭建者。在馬更新看來,這種調研是一種雙贏甚至多贏的活動?!蛾悤栽庠V:董事離任義務之困》《公司治理雙重股權結構探究:從阿里巴巴美國上市談起》《間接收購語境下股東優先購買權規則芻議——兼評南鋼控制權轉讓案》等一系列“接地氣”的研究成果,都離不開她這種調研的工作方法。
馬更新的影響力不止于象牙塔,更輻射至校園外的相關行業。在司法實務界,她現身法官、檢察官業務培訓課堂,傳遞商法最新理論成果。以復雜商事合同糾紛、公司股權爭議案件為例,剖析審判思路誤區,助力司法裁判精準把握商法精神,統一裁判尺度;參與重大疑難案件研討咨詢,憑借深厚學術造詣為個案正義發聲,強化司法公信力。
馬更新曾赴韓國首爾國立大學、英國雷丁大學等學府訪學,在國際商法論壇、學術峰會上,她從營商環境優化下的法律革新,到新興技術驅動的商事規則創新等方面,向世界展現中國商法的最新理論成果。引進國際前沿研究范式、協同跨國科研項目,推動中國商法研究融入全球話語體系,在國際規則制定博弈中注入中國力量,讓世界聽見中國商法學者的鏗鏘之音。
2019年3月,作為代表參加中國法學會全國會員代表大會
法苑桃李的引路人
馬更新是最高人民檢察院咨詢專家,多個法學研究會的理事,多家仲裁委員會的仲裁員,還兼任其他大量社會職務。但在諸多頭銜中,她最喜歡也最看重的還是老師,她總是謙虛地說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老師,或許正是這份質樸,才贏得學生更大的尊重。
馬更新由中國政法大學畢業,又回到母校任教。自回歸的那一天起,校園的靜謐書香與三尺講臺便成為她耕耘的主陣地。面對莘莘學子求知若渴的目光,她傾囊相授,將積累的知識系統性輸出,從基礎概念梳理到復雜法條解析,從經典案例復盤到學術爭議探討,課程設計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在課堂互動中,她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以包容開放之態接納多元觀點碰撞,培育獨立思考精神,一批又一批懷揣法治夢想的學生由此啟航,奔赴法律職業的各條戰線。
作為老師,馬更新桃李芬芳滿天下。平等、互敬、互愛、共享,是其師生關系的真實寫照,學術氛圍濃郁而溫暖。學術沙龍“新語莘苑”是思維激蕩的盛宴,公眾號每周刊登一篇師生的學術文章,以此激發大家對問題的洞察力和學術熱情。學生匯報研究進展、提出困惑,馬更新逐一點評引導,從文獻綜述精準度到研究方法科學性,從觀點創新性到論證邏輯嚴密性,細摳學術質量。也許是身為母親的緣故,馬更新在學生眼里并不是“苛刻”的老師。但不苛刻并不代表不嚴格,從學術觀點到論據支撐,從資料引用到論文格式,任何一個細節的不完善都會遭到她的嚴厲批評。學生對她的評價最多的是“敬畏”。
2021年6月,馬更新教授與2021屆碩士畢業生合影
在生活中,她以女性特有的細膩對學生關懷備至。學生遭遇挫折,她以親身經歷溫暖鼓勵,助其重拾信心。學生對前途充滿迷茫,她幫助學生分析性格特征與適合行業,指引學生踏上理想的工作崗位,去往機關、高校、律所、企業等,在各自領域傳承師訓,或守護公平正義、或培育法學新苗、或助力商業騰飛,成為法治社會建設生力軍。
回顧過往,馬更新憑借深厚學養和師者仁心,在商法領域獨樹一幟。展望未來,她仍將執守學術初心,砥礪奮進,推動國內商法研究邁向更高峰,續寫法治中國輝煌篇章,為法界后學照亮永無止境的求知征途。
——原文刊載于《中華英才》半月刊
2025年第07期
作者:本刊記者 梁 鈞 陳添添
責編:卡咪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